花前更劝深深盏

出自:近现代·沈祖棻《蝶恋花》

拼音:[huā][qián][gēng,gèng][quàn][shēn][shēn][zhǎn]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偶向碧桃花下见。 欲赠明珠,珠泪翻成串。 苦恨相逢春已晚,花前更劝深深盏。 寄语旧盟终不变。 罗带当时,双结同心绾。 飞絮游丝空历乱,春来自闭闲庭院。

查看原文

注释

【深深】1.深沉貌。 2.浓密貌。 3.牢牢地;严实地。 4.沉静貌。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花】

花【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蘤《唐韻》《集韻》《正韻》呼瓜切,音譁。《正字通》草木之葩也。《歐陽修·花品序》洛陽人稱花曰某花某花,稱牡丹則直曰花。

地名。《廣州志》南海縣有花田。

姓。唐有花驚定。《杜甫詩》成都猛將有花卿。《通志·氏族略》宋有尚書郞花尹。

《韻補》音訶。《棗據詩》延首觀神州,廻晴盻曲阿。芳林挺修榦,一歲再三花。《說文》本作華。榮也。从艸,象華葉垂敷之形,亏象蔕萼也。《唐韻古音》按花字,自南北朝以上不見于書,晉以下書中閒用花字,或是後人攺易。唯《後漢書·李諧·述身賦》曰:樹先春而動色,草迎歲而發花。

云:肆雕章之腴旨,咀文藝之英華。花字與華用。而五經、諸子、楚辭、先秦、兩漢之書,皆古文相傳,凡華字未有攺爲花者。考太武帝始光二年三月初造新字千餘,頒之遠近,以爲楷式,如花字之比,得非造于魏晉以下之新字乎。

【前】

前【子集下】【刀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歬音錢。《增韻》前,後之對。

進也。《廣韻》先也。

《禮·檀弓》我未之前聞也。《註》猶故也。

《儀禮·特牲》祝前主人降。《註》前猶導也。

《集韻》《韻會》《正韻》子淺切,湔上聲。《說文》齊斷也。俗作剪。

《正韻》淺黑色。《周禮·春官·巾車》木路前樊,鵠纓。《註》前,讀爲緇翦之翦。淺黑也。

《韻補》叶慈鄰切,淨平聲。《劉向·九歎》陸魁堆以蔽視兮,雲冥冥而暗前。山峻高以無垠兮,遂曾閎而廹身。

【更】

更【辰集上】【曰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玉篇》㪅今作更。《集韻》隷作更。○按更字,諸韻書作㪅字重文。《正字通》云俗字,非。

【劝】

勸【子集下】【力部

《唐韻》去願切《集韻》《韻會》區願切,音券。《說文》勉也。从力,雚聲。《廣韻》獎勉也,助也,敎也。《書·禹謨》勸之以九歌,俾勿壞。

悅從也。《論語》舉善而敎,不能則勸。

《戰國策》荆王大悅,許救甚勸。《註》勸猶力也。《集韻》或作勌。

【深】

深【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水名。《說文》水出桂陽南平,西入營道。

邃也。《增韻》深者,淺之對。《詩·邶風》深則厲,淺則揭。

深微也。《易·繫辭》惟深也能通天下之志。

藏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必深其爪。

衣名。《禮·深衣疏》衣裳相連,被體深邃,故謂之深。

州名。《韻會》後漢博陸郡,隋置深州。《廣輿記》今屬眞定府。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式禁切,音諗。度淺深曰深。《周禮·地官》以土圭測土深。

【盏】

盞【午集中】【皿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阻限切,音醆。《博雅》杯也。《揚子·方言》趙魏之閒或曰盞。《註》酒盞,最小杯也。

叶知輦切,音展。《歐陽修·送劉原甫詩》魚枕蕉一舉,十分當覆盞。䑕鬚管爲物,雖微意不淺。

《說文》本作琖。重文作盞。《廣韻》通作。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