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为槃翁赋遂初

出自:宋代·艾性夫《与雪舟杨子圆十五年不相闻一日辱和猥句更》

拼音:[lái][wéi,wèi][pán][wēng][fù][suì][chū]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羞把长裾事走趋,已将身世混樵渔。
畏途咫尺如千里,老友多年欠一书。
最喜山人题皓隐,莫教帝画到幽居。
欲寻载雪舟边路,来为槃翁赋遂初

查看原文

注释

【遂初】1.早先;以前。 2.遂其初愿。谓去官隐居。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来】

來【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徠《廣韻》落哀切《集韻》《韻會》《正韻》郞才切,賴平聲。至也,還也,及也。《禮·曲禮》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公羊傳·隱五年》公觀魚於棠,登來之也。《註》登讀爲得,齊人謂求得爲登來。

玄孫之子曰來孫。

麥名。《詩·周頌》貽我來牟。《前漢·劉向傳》作飴我釐麰。亦作䅘。

呼也。《周禮·春官》大祝來瞽令臯舞。

姓。

《集韻》洛代切,音賚。撫其至日來。《孟子》放勳曰:勞之來之。

叶鄰奚切,音離。《詩·邶風》莫往莫來,悠悠我思。《素問》恬澹虛無,眞氣從之。精神守內,病安從來。

叶郞狄切,音力。《詩·小雅》東人之子,職勞不來。叶下服。《大雅》經始勿亟,庶民子來。

叶落蓋切,音賴。《屈原·離騷》因氣變而遂會舉兮,忽神奔而鬼怪。時髣髴以遙見兮,精皎皎以往來。

叶良置切,音利。《荀子·賦篇》一往一來,結尾以爲事。

【为】

爲【巳集中】【爪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音潙。《說文》母猴也。其爲禽好爪。爪母猴象也。下腹爲母猴形。王育曰:爪象形也。

《爾雅·釋言》作,造,爲也。《書·益稷》予欲宣力四方汝爲。《洪範》有猷有爲有守。

治也。《晉語》疾不可爲也。《註》爲,治也。

使也。《魯語》其爲後世昭前之令聞也。《註》爲,猶使也。

語詞。《前漢·武帝紀》何但亡匿幕北寒苦之地爲。

姓。《廣韻》風俗通云:漢有南郡太守爲昆。《韻會》魯昭公子公爲之後。

《廣韻》《集韻》《韻會》于僞切,音䧦。《廣韻》助也。《增韻》所以也,緣也,被也,護也,與也。《書·咸有一德》臣爲上爲德,爲下爲民。《釋文》爲上爲下之爲,于僞反。徐云:四爲字皆于僞反。

《多士》惟我下民秉爲。《詩·大雅》福祿來爲。《箋》爲,猶助也。《釋文》于僞反,協句如字。

叶吾何切,音莪。《詩·王風》有兔爰爰,雉離于羅。我生之初,尙無爲。我生之後,逢此百罹,尙寐無吪。

【槃】

槃【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薄官切《集韻》《韻會》《正韻》蒲官切,音盤。《說文》承盤也。或从金。或从皿。亦作柈。《禮·內則》適父母舅姑之所,少者奉槃,長者奉水,請沃盥。《周禮·天官·玉府》若合諸侯,則共珠槃玉敦。《註》古者以槃盛血,以敦盛食。

槃樂也。《詩·衞風》考槃在澗。《鄭箋》考,成也。槃,樂也。

槃停,不進也。《宋書·吳喜傳》西雉旣殄,便應還朝而解,故槃停,托云捍蜀。

叶蒲沿切,便平聲。《魏·劉邵·趙都賦》牛首湡溟,波池潺湲。經落疇邑,詰曲縈槃。

【翁】

翁【未集中】【羽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正韻》烏紅切《集韻》《韻會》烏公切,音螉。《說文》頸毛也。《玉篇》鳥頸下毛。《前漢·禮樂志》赤鴈集六紛員,殊翁雜五采文。《註》孟康曰:翁,鴈頸。

《玉篇》飛貌。

《廣雅》翁,父也。《史記·項羽紀》吾翁卽若翁。

《玉篇》老稱。《史記·灌將軍傳》與長孺共一老禿翁。《註》年老頭禿也。

姓。《前漢·貨殖傳》翁伯以脂而傾縣邑。

《集韻》《正韻》。《周禮·天官·酒正註》盎,猶翁也。成而翁翁然,蔥白色,如今酇白矣。《釋文》翁,音嗚動反。一音於勇反。

《韻補》葉烏光切。《道藏歌》霄駢縱橫舞。紫蓋託朱方。風塵有憂哀,隕我白鬢翁。

《玉篇》或作。

【赋】

賦【酉集中】【貝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法志》畿方千里有稅有賦,稅以足食,賦以足兵。《註》賦,謂發賦斂財也。

《韻會》稟受也,給與也。《禮·中庸》天命之謂性。《註》性者,人所稟受。《朱傳》氣以成形,而理亦賦焉。

布也。《詩·大雅》明命使賦。《傳》賦,布也。《箋》使羣臣施布之也。

鋪今之政敎善惡。《班固·兩都賦序》賦者古詩之流。

貢士曰賦。《前漢·鼂錯傳》乃以臣錯充賦。《註》如淳曰:猶言備數也。臣瓚曰:云如賦調也。

【遂】

遂【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徐醉切,音穟。《廣韻》達也。《禮·月令》慶賜遂行,毋有不當。《註》言通達施行,使之周徧也。《前漢·王陵傳》上佐天子理隂陽,下遂萬物之宜。

進也。《易·大壯》不能退,不能遂。《書·仲虺之誥》顯忠遂良。《註》良則進之也。

成也,從志也。《禮·月令》百事乃遂。《註》遂,猶成也。《詩·衞風》言旣遂矣。

稱也。《詩·曹風》不遂其媾。

竟也。《前漢·平傳》吾聞先生事魏不遂。

盡也。《禮·曲禮》有後入者,闔而勿遂。《註》遂,闔之盡也。

《正韻》因也,兩事相因而及也。《詩·邶風》問我諸姑,遂及伯。《春秋·僖四年》侵蔡,蔡潰,遂伐楚。

擅成事也。《易·家人》無攸遂。《公羊傳·莊二十九年》大夫無遂事。

舒肆之貌。《詩·衞風》容兮遂兮。

物生出曰遂。《前漢·郊祀歌》靑陽開動,根荄以遂。

《前漢·胡母生傳》弟子遂之者。《師古註》遂,謂名位成達者。《史記·司馬相如傳》宦遊不遂,而來過我。

充備也。《禮·鄕飮酒義》節文終遂焉。

順也。《周語》以遂八風。

《正韻》因循也。《荀子·王制篇》小事殆乎遂。

鄕遂,郊外地。《周禮·地官·遂人》五縣爲遂,王國內有六鄕,外有六遂。

小溝也。《周禮·地官·遂人》夫閒有遂,遂上有徑。

遂人,官名。

國名。《春秋·莊十三年》齊人滅遂。《註》舜之後,國在濟北蛇丘東北。

【初】

初【子集下】【刀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䥚《唐韻》《集韻》楚居切《正韻》楚徂切,楚平聲。《說文》始也。从刀衣,裁衣之始也。《徐曰》禮之初,施衣以蔽形。《書·禹謨》率百官若帝之初。《蔡仲》愼厥初。

《禮·檀弓》夫魯有初。《註》初謂故事。

《列子·天瑞篇》太初者,氣之始也。《韓愈詩》賢愚同一初。《韻會》又姓。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