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责老掾询聋丞

出自:元代·王寂《拙轩》

拼音:[dū][zé,zhài][lǎo][yuàn][xún][lóng][chéng]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拙轩少也绝交朋,闭门坐断藜床绳。
据梧手卷挑青灯,目力自足夸秋鹰。
一行作吏负且乘,简书夜下催晨兴。
心劳政拙无佳称,高枕缓带吾何曾。
年来安东逐斗升,吻胶背汗疲炎蒸。
到官簿领交相仍,临事自笑无一能。
督责老掾询聋丞,日畏罪罟空凌兢。
穷荒九月河水冰,玉楼冻合衣生棱。
毡裘火炕寒不胜,呼吸未免髯珠凝。
积忧蓄热邪上腾,阿堵中有轻云凭。
临窗射日绝可憎,决眦泪霣长沾膺。
初谓造物何侵陵,细思无乃示小惩。
世医肤见浪自矜,肝胆岂易分淄渑。
屏除嗜欲学山僧,此理盖出三折肱。
斯文未丧信有征,天其使我双明增。
要作楷字头如蝇,表乞骸骨归山陵。
负郭二顷产有恒,堆盘苜蓿衣粗缯。
醉眠床下呼不应,自许此着高陈登。
饭余睡足搘枯藤,老眼细数云山层。

查看原文

注释

【督责】督视责罚:夫贤主者,必且能全道而行督责之术者也。
【聋丞】《汉书.循吏传.黄霸》:"许丞老﹐病聋﹐督邮白欲逐之。霸曰:"许丞廉吏﹐虽老﹐尚能拜起送迎﹐正颇重听﹐何伤?且善助之﹐毋失贤者意。""后遂以"聋丞"为地方副佐之称。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督】

督【午集中】【目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冬毒切《集韻》《韻會》《正韻》都毒切,音篤。《說文》察也。《廣韻》率也,勸也。《增韻》催趨也。《正韻》董也。

敕戒也。《前漢·車千秋傳》宜有以敎督。《唐晝裴度傳》請身督戰。

《說文》目痛也。

《爾雅·釋詁》正也。《左傳·僖十二年》謂督不忘。《疏》謂管仲功德正而不忘也。

《增韻》責也。《史記·項羽紀》聞大王有意督過之。《註》督,責也。

考也。《韓非子·揚權篇》督參鞠之。《註》考驗盡之也。

中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註》督旁之脩。《疏》中央爲督,所以督率兩旁。《莊子·養生主》緣督以爲經。《註》督,中也。謂中兩閒而立,俗所謂騎縫也。《六書故》人身督脈當身之中,貫徹上下,故衣縫當背之中,達上下者,亦謂之督。別作裻。

《奇經攷》督者,都也,督脈爲陽脈之都綱。

家督,長子也。《史記·越世家》朱公長男曰:家有長子曰家督。

大將曰督。《後漢·郭躬傳》軍征校尉,一統於督。

督郵,督護,都督,皆官名。

地名。《左傳·成十六年》我師次于督揚。《註》卽祝柯縣,今屬濟南郡。

《史記·燕世家》荊軻獻督亢地圖於秦。《註》督亢,燕地。徐廣曰:涿有督亢亭。

姓。望出巴郡,晉有督戎。

通作篤毒竺。《書·微子之命》曰篤不忘。《孔傳》篤,厚也。本又作竺。左傳謂:督不忘。林註謂:督厚不可忘也。《前漢·張騫傳》身毒在大夏東南。《李奇曰》一名天篤。《師古曰》今之天竺,蓋身毒,聲轉爲天篤,篤省文作竺,又轉爲竹音。《後漢·杜篤論都賦》摧天督。《註》卽天竺國。按此是督與篤竺毒古通。

【责】

責【酉集中】【貝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窄。《說文》求也。《左傳·桓十三年》宋多責賂於鄭。

非也。《書·君奭》誕無我責。《傳》汝大無非責我留。

誅責也。《詩·邶風·旄丘序》責衞伯也。《禮·表記》君子與其有諾責也,寧有己怨。《疏》責,謂許而不與而被責。

責讓也。《左傳·僖十五年》西鄰責言,不可償也。《註》微刺也。

任也。《孟子》有言責者。

取也。《戰國策》歸其劒而責之金。

問也。《史記·周勃世家》吏簿責條侯。《註》簿問其辭情。

自訟也。《前漢·韓延壽傳》痛自刻責。

《集韻》《韻會》《正韻》側賣切。與債同。《周禮·天官·小宰》聽稱責以傅別。《註》稱責,謂貸子。《疏》謂舉責生子,彼此俱爲稱意,故曰稱責也。《左傳·成十八年》施舍已責。《註》止逋責。

叶側棘切。《柳宗元·懲咎賦》旣明懼夫天討兮,又幽慄兮鬼責。惶惶兮夜寤而晝駭兮,類麏䴥之不息。

【老】

老【未集中】【老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栳。《說文》考也。七十曰老。从人毛匕,言須髮變白也。《禮·曲禮》七十曰老而傳。《公羊傳·宣十一年》使帥一二耋老而綏焉。《註》六十稱耋,七十稱老。

《詩·鄭風》與子偕老。《疏》沒身不衰也。《禮·祭義》貴老。爲其近于親也。

《周禮·地官·鄕老註》老,尊稱也。

《儀禮·聘禮》授老幣。《註》老賔之臣。《疏》大夫家臣稱老。

《禮·曲禮》國君不名卿老。《註》卿老亦卿也。

《禮·王制》天子之老。《註》老謂上公。

《禮·禮運》三老在學。《註》乞言,則受之三老。《左傳·昭三年》三老凍餒。《註》三老,謂上壽、中壽、下壽,皆八十已上。

《左傳·隱三年》桓公立,乃老。《註》老,致仕也。

《列子·天瑞篇》老,耄也。

姓。《廣韻》宋有老佐。

《韻補》叶朗口切。《釋名》老,朽也。《史記·律書》酉者,萬物之老也。

《韻補》叶滿補切,姥當以此得聲。《班固·西都賦》若臣者,徒觀迹於舊墟,聞之乎故老。十分未得其一端,故不能徧舉也。

【掾】

掾【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以絹切《集韻》《韻會》兪絹切,緣去聲。《說文》緣也。一曰官屬。《玉篇》公府掾史也。《六書故》掾乃屬官通稱。《前漢·蕭何傳》爲沛主吏掾。《音義》正曰掾,副曰屬。《後漢·百官志》公府掾比古元士三命者也。

《馬援傳》此丞掾之任,何足相煩。《晉書·元帝紀》辟掾屬百餘人,時人謂之百六掾。

《正韻》倪甸切,音硯。義同。《正字通》秦漢官皆有掾屬,今州郡佐貳曰掾,讀若釧,卽穿字去聲。正韻切音非。

《集韻》重緣切,音傳。椽其閒,此引作掾,誤。

【询】

詢【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相倫切《集韻》《韻會》《正韻》須倫切,音荀。《說文》謀也。《玉篇》咨也。《書·舜典》詢事考言。《詩·小雅》周爰咨詢。《傳》親戚之謀爲詢。《左傳·襄四年》諮親爲詢。

《爾雅·釋詁》信也。《註》宋衞曰詢。《疏》按方言:宋衞汝潁之閒曰洵。鄭風溱洧:洵訏且樂。詢、洵音義同。《玉篇》或作。

【聋】

聾【未集中】【耳部】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6画

《唐韻》盧紅切《集韻》《正韻》盧東切,音籠。《說文》無聞也。《釋名》籠也。如在蒙籠之內,不可察也。《左傳·僖二十六年》耳不聽五聲之和爲聾。

《宣十四年》鄭昭宋聾。《註》聾,闇也。《禮·王制》瘖聾跛躃斷者。《疏》聾謂耳不聞聲。

葱聾,獸名。《山海經》符禺之山,其獸多蔥聾,其狀如羊而赤鬛。《註》葱聾,如羊,黑首赤鬛。

《韻補》叶盧黃切,音郞。《易林》遠視無光,不知靑黃。黈纊塞耳,使君闇聾。

【丞】

丞【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署陵切《集韻》《韻會》辰陵切《正韻》時征切,音承。《玉篇》繼也。《廣韻》佐也。《正韻》副貳也。《禮·文王世子》虞、夏、商、周有師保,有疑丞。

《戰國策》堯有九佐,舜有七友,禹有五丞,湯有三輔。

《前漢·百官表》丞相秦官金印紫綬,掌丞天子助理萬機。《註》應劭曰:丞者,承也。相者,助也。

《前漢·淳于長傳》扶丞左右,甚有甥舅之恩。

《宋史·天文志》紫微垣西蕃七星,第七星爲上丞。東蕃八星,第八星爲少丞。

與承通。《史記·張湯傳》於是丞上指。今本或作承。

《廣韻》常證切,承去聲。縣名。在沂州,匡衡所居。

《韻補》叶之郢切。與拯通。《揚雄·羽獵賦》丞民於豐桑。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