猨叫泪湲潺

出自:宋代·高荷《上黄太史》

拼音:[yuán][jiào][lèi][yuán][chán]

平仄:平仄仄平平

万里南溪郡,黄香得赐环。
盛名喧海内,摧翮返云间。
太史资诚峻,郎官选亦悭。
朝廷才特起,堂奥援谁扳。
一梦追前事,群公厄后艰。
中伤皆死祸,放逐罕生还。
别驾之戎僰,侨居傍草菅。
想知谙鸟道,闻说异人寰。
杨子家元窘,王维室久鳏。
鵩来心破碎,猨叫泪湲潺
达观终难得,羁愁必易删。
众情相恻悯,灵物自恬憪。
迥阁澄秋晚,幽窗耸夜跧。
蜀天何处尽,巴月几回弯。
坠履魂空断,遗弓涕忽潸。
石门凄殿楯,铜雀惨宫鬟。
帝统联仁圣,皇恩感艳顽。
纲罗疏党禁,诛蔓扫朋奸。
点检金闺彦,凋零玉笋班。
尚令宗庙器,遥隔鬼门关。
拊髀咨询及,含香诰命颁。
笑谈趋赤县,吟咏落乌蛮。
奏记怀东观,移文颔北山。
应将九迁待,未补七年閒。
士愧千钧弩,身谋五两纶。
退藏欣望气,延仰窃窥斑。
昌谷词源窄,滞溪笔力孱。
斲轮深类扁,投斧欲随般。
鹄卵真能伏,龙鳞敢冀攀。
不嗔无绍介,试遣略承颜。

查看原文

字义

【猨】

猨【巳集下】【犬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雨元切《集韻》于元切,音袁。《玉篇》似獼猴而大,能嘯。《埤雅》猨,猴屬。長臂善嘯,便攀援,故其字从援省。或曰猨性靜緩,故从爰。爰,緩也。論衡曰:猨伏於鼠。今人取鼠以繫猨頸,猨不復動。《史記·李廣傳》廣爲人長猨臂,其善射亦天性也。《司馬相如·子虛賦》赤猨蠷蝚。《後漢·方術傳》五禽之戲,四曰猨。

《司馬相如·子虛賦註》象俗呼爲江猨。

《玉篇》亦作蝯。《集韻》本作蝯。亦作猿。

【叫】

叫【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正韻》吉弔切《集韻》《韻會》古弔切,音訆。《說文》嘑也。《詩·小雅》或不知叫號。《釋文》叫本又作嘂。

叫叫,遠聲也。《揚雄·解難》大語叫叫。

叫奡,高舉貌。《司馬相如·大人賦》糾蓼叫奡。

色叫。《麈史》王德用召入兩府,有干薦舘職者。王曰:某武人,素不閱書,若奉薦則色叫矣。今人以事理不相當爲色叫,本此。

《集韻》《韻會》。俗作呌,非。

【泪】

泪【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字彙》與淚同。(淚)《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力遂切,音類。目液也。《本草》淚者,肝之液。《譚子化書珠玉篇》悲則雨淚。

《集韻》劣戌切,音律。義同。

《集韻》《韻會》郞計切《正韻》力霽切,音麗。疾流貌。《張衡·南都賦》漻淚淢汨。《註》引淮南子,水淚破舟。○按《淮南子·主術訓》本作戾。淚與戾古通。

《集韻》力結切,音捩。義同。

淒淚,寒涼貌。《前漢·武帝賦》秋氣憯以淒淚。亦作戾。

【湲】

湲【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王權切《集韻》《韻會》《正韻》于權切,音員。潺湲,水流貌。《楚辭·九歌》觀流水兮潺湲。

《廣韻》獲頑切《集韻》胡鰥切《正韻》侯頑切,音睆。

《集韻》《韻會》同。

【潺】

潺【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玉篇》士山切《集韻》《韻會》《正韻》鋤山切,音孱。潺湲,流水貌。一曰水流聲。《謝靈運詩》乗月弄潺湲。

借作流涕貌。《楚辭·九歌》橫流涕兮潺湲。

水名。《水經注》涪縣有潺水。

《唐韻》昨閑切,音虥。義同。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