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锐森然胜气多

出自:唐代·白居易《醉后走笔酬刘》

拼音:[fēng][ruì][sēn][rán][shèng][qì][duō]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刘兄文高行孤立,十五年前名翕习。是时相遇在符离, 我年二十君三十。得意忘年心迹亲,寓居同县日知闻。 衡门寂寞朝寻我,古寺萧条暮访君。朝来暮去多携手, 穷巷贫居何所有。秋灯夜写联句诗,春雪朝倾暖寒酒。 陴湖绿爱白鸥飞,濉水清怜红鲤肥。偶语闲攀芳树立, 相扶醉蹋落花归。张贾弟兄同里巷,乘闲数数来相访, 雨天连宿草堂中,月夜徐行石桥上。我年渐长忽自惊, 镜中冉冉髭须生。心畏后时同励志,身牵前事各求名。 问我栖栖何所适,乡人荐为鹿鸣客。二千里别谢交游, 三十韵诗慰行役。出门可怜唯一身,敝裘瘦马入咸秦。 冬冬街鼓红尘暗,晚到长安无主人。二贾二张与余弟, 驱车逦迤来相继。操词握赋为干戈,锋锐森然胜气多。 齐入文场同苦战,五人十载九登科。二张得隽名居甲, 美退争雄重告捷。棠棣辉荣并桂枝,芝兰芳馥和荆叶。 唯有沅犀屈未伸,握中自谓骇鸡珍。三年不鸣鸣必大, 岂独骇鸡当骇人。元和运启千年圣,同遇明时余最幸。 始辞秘阁吏王畿,遽列谏垣升禁闱。蹇步何堪鸣珮玉, 衰容不称著朝衣。阊阖晨开朝百辟,冕旒不动香烟碧。 步登龙尾上虚空,立去天颜无咫尺。宫花似雪从乘舆, 禁月如霜坐直庐。身贱每惊随内宴,才微常愧草天书。 晚松寒竹新昌第,职居密近门多闭。日暮银台下直回, 故人到门门暂开。回头下马一相顾,尘土满衣何处来。 敛手炎凉叙未毕,先说旧山今悔出。岐阳旅宦少欢娱, 江左羁游费时日。赠我一篇行路吟,吟之句句披沙金。 岁月徒催白发貌,泥涂不屈青云心。谁会茫茫天地意, 短才获用长才弃。我随鹓鹭入烟云,谬上丹墀为近臣。 君同鸾凤栖荆棘,犹著青袍作选人。惆怅知贤不能荐, 徒为出入蓬莱殿。月惭谏纸二百张,岁愧俸钱三十万。 大底浮荣何足道,几度相逢即身老。且倾斗酒慰羁愁, 重话符离问旧游。北巷邻居几家去,东林旧院何人住。 武里村花落复开,流沟山色应如故。感此酬君千字诗, 醉中分手又何之。须知通塞寻常事,莫叹浮沉先后时。 慷慨临歧重相勉,殷勤别后加餐饭。 君不见买臣衣锦还故乡,五十身荣未为晚。

查看原文

注释

【锋锐】1.指兵刃尖锐快利。如:锋锐的匕首。2.[目光、言论等]尖锐;敏锐。如:锋锐的目光。3.指勇往直前的气势。如:挫败敌人的锋锐。
【森然】1.茂密貌;丰厚貌。 2.众多貌。 3.盛貌。 4.耸立貌。 5.阴森貌。 6.因惊恐而毛发耸立貌。 7.阴冷貌。 8.严整貌。 9.味纯正浓郁。
【胜气】1.不平凡的气质﹑气度。 2.强盛的气势。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锋】

鋒【戌集上】【金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集韻》《韻會》敷容切,音丰。《說文》兵耑也。本作鏠。省作鋒。《釋名》刀其末曰鋒,言若鋒刺之毒利也。

《前漢·東方朔傳》變詐鋒起。《荀子·王制篇》嘗試之說鋒起。《註》如鋒刃齊起而難犯。

軍之前列。《前漢·黥布傳》布爲前鋒。

星名。《史記·天官書》斗杓端有兩星,一內爲矛招搖,一外爲盾天鋒。

國名。《史記·五帝紀》帝嚳娶豐。

劒名。《典論》寶劒有三,其二曰華鋒。

【锐】

銳【戌集上】【金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以芮切《集韻》《韻會》俞芮切《正韻》于芮切,音叡。《說文》芒也。

《書·顧命》一人冕執銳。《傳》銳,矛屬也。《釋文》銳,以稅反。

《左傳·成二年》銳司徒免乎。《註》銳司徒,主銳兵者。《釋文》銳,悅歲反。

《廣韻》利也。《史記·武安侯傳》魏其銳身爲救灌夫。《前漢·淮南王傳》於是王銳欲發。《註》王意欲發兵,如鋒刃之銳利。

《劉向·說苑》哀公問取人。孔子對曰:毋取口銳。口銳者,多誕寡信。

《左傳·哀十一年》子羽銳敏。《註》銳,精也。《桓十一年》我以銳師,宵加於鄖。《王褒·講德論》各采精銳,以貢忠誠。

《正字通》今凡物鑯利曰銳。《前漢·天文志》下有三星銳,曰罰。《註》上小下大,故曰銳。《爾雅·釋丘》再成銳上爲融丘。《註》纖項者。《釋文》唯歲反。

《釋山》銳而高嶠。《疏》銳,鑯也,言山形鑯峻而高者,名嶠。

《正韻》細小也。《左傳·昭十六年》且吾以玉賈罪,不亦銳乎。《註》銳,細小也。《疏》銳是鋒鋩。《釋文》銳,悅歲反。

姓。《姓苑》升平申鮮里,有御史中丞銳管。

《韻會》《正韻》徒外切,音兌。矛屬。

《集韻》都外切,音祋。義同。

《五音集韻》弋雪切,音悅。《揚子·方言》盂,宋楚魏之閒或謂之銚銳。《集韻》籀作㓹。或作稅。

【森】

森【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所令切《集韻》《韻會》《正韻》疏簪切,音參。或作槮。《說文》木多貌。《潘岳·射雉賦》蕭森繁茂。

盛也。《潘岳·籍田賦》森奉璋以階列。

植也。《元包·坤辭》丞森囤若。

《固陵文類》宋杜曾詩:哀猿藏森聳,渴鹿聽潺湲。《註》森去聲,所禁切,音滲。

【然】

然【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如延切,音䔳。《說文》燒也。《註》徐鉉曰俗作燃。蓋后人增加。《孟子》若火之始然。《管子·弟子職》蒸閒容蒸,然者處下。《文劉績曰》古者,束薪蒸以爲燭。蒸,細薪也。稍寬其束,使其蒸閒可各容一蒸,以通火氣。

使已然者居下,未然者居上,則火易然也。《集韻》通作䕼。

《玉篇》許也,如是也。譍言也。《史記·張耳陳餘傳》此固趙國立名義不侵爲然諾者也。

《廣韻》語助。《禮·檀弓》歲旱,穆公召縣子而問然。《註》然之言焉也。

《廣韻》如也。《詩·邶風》惠然肯來。《禮·檀弓》貿貿然來。

承上接下語。《禮·曲禮》然後客坐。

《檀弓》然則盍行乎。《文王世子》然而衆知父子之道矣。

《禮·祭義》國人稱願,然曰:幸哉有子如此。《註》然猶而也。

果然,獸名。《周禮·春官·巾車》然。字註。

率然,蛇名。《孫子·九地篇》率然者,常山之蛇也。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

連然,縣名。《前漢·地理志》益州郡連然有鹽官。

燕然,山名。《前漢·匈奴傳》至速邪烏燕然山。

姓。《左傳》楚然丹。鄭然明。

叶而鄰切,音人。《劉向·列女贊》齊女傅母,防女未然,莊姜亦材,卒能脩身。《馬融·東巡頌》散齊卽畢,越翼良辰,棫槱增積,烈火燔然。

【胜】

胜【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桑經切,音星。《說文》犬膏臭也。从肉,生,意兼聲。一曰不熟也。徐引禮記,飯胜而苴熟。《禮·內則·秋宜犢麛膳膏腥釋文》腥,音星。雞膏也。說文作胜,云:犬膏臭也。

《集韻》七正切,音婧。《山海經》玉山有鳥焉,名曰胜遇。《註》音姓。

新佞切,音性。與腥同。星見食豕,令肉中生小息肉也。

《五音集韻》所庚切,音生。餼肉也。

【气】

气【辰集下】【气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去旣切《集韻》丘旣切,音炁。《說文》雲气也。象形。一曰息也。或作氣、炁。

與人物也。今作乞。

《玉篇》去乙切《廣韻》去訖切《集韻》《類篇》欺訖切,音乞。《博雅》求也。一曰取也。或省文作乞。《徐官·古今印史》氣,小篆本作气。氣爲火所化,其出必炎上,故象炎上之形。凡求乞者必於上,因借爲求乞字。气、乞本同一字也。後世隷楷以二字易混,乃省一筆以別之。

《六書正譌》气,俗用氣,乃稟氣之氣。雲气必用气。○按天地人物之氣雖別,而气、氣字義實同,分屬則泥矣,《正譌》之說非是。(氣)〔古文〕也,息也。《文子·守弱篇》形者,生之舍也。氣者,生之元也。《易·乾卦》同氣相求。《繫辭》精氣爲物。《禮·月令》孟春之月,天氣下降,地氣上騰。

《祭義》氣也者,神之盛也。《註》氣謂噓吸出入者也。

天氣曰元氣。《後漢·明帝紀》升靈臺,望元氣。《註》元氣,天氣也。

陰陽曰二氣。《太極圖說》二氣交感,化生萬物。

五氣。《史記·五帝紀》炎帝修德振兵,治五氣。《註》王肅曰:五氣,五方之氣。

《書·洪範·曰雨曰暘曰燠曰寒曰風註》雨木氣,暘金氣,燠火氣,寒水氣,風土氣爲五氣。

《素問》寒熱風燥濕,五氣之聚也。寒生水,熱生火,風生木,燥生金,濕生土。

六氣。《左傳·昭元年》六氣:隂陽風雨晦明也。

《莊子·逍遙遊》乗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辨。《註》平旦爲朝霞,日中爲正陽,日入爲飛泉,夜半爲沆瀣,與天地黃之氣爲六氣。

年有二十四氣。《內經》五日謂之謂之氣。《書·正義》二十八宿,布於四方,隨天轉運,所以敘氣節也。氣節者,一歲三百六十五日有餘,分爲十二月,有二十四氣,一爲節氣,謂月初也,一爲中氣,謂月半也,以彼迭見之星,敘此月之節氣。

曆家有之。氣所動者,其灰斯散,人及風所動者,其灰聚。

有望雲氣法。《周禮·春官》保章氏以五雲之物,辨吉凶水旱之祲象。《註》視日旁雲氣之色,靑爲蟲,白爲喪,赤爲兵荒,黑爲水,黃爲豐。《史記·天官書》雲氣有獸居上者勝。《又》日旁雲氣,人主象。《又》金寶之上皆有氣,不可不察。海旁蜃氣象樓臺,廣野氣成宮闕。然雲氣各象其山川人民所聚積,精華實息者吉,虛耗者凶。《邵諤·望氣經》鬱鬱蔥蔥,隱隱隆隆,佳氣也。綿綿絞絞,條條片片,兵氣也。澤澤燄燄,女子氣也。如藤蔓挂樹者,寶氣也。紫氛如樓者,玉氣也。

道家有食氣法。《參同契》食氣鳴腸胃,吐正吸外邪。

以鼻觸物亦曰氣。《禮·少儀》執食飮者勿氣。《疏》執尊長飮食,不鼻臭之也。

《唐韻》《集韻》通。《說文》饋客芻米也。引《春秋傳》齊人來氣諸侯。

叶去訖切,音乞。《成公綏·嘯賦》聲不假器,用不借物。近取諸身,役心御氣。

叶丘謁切,音朅。《嵆康·寒食散賦》當吐利之困患兮,守危殆而假氣。喜乳哺之遂安兮,信衆疾之日歇。

【多】

多【丑集下】【夕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朵平聲。《爾雅·釋詁》衆也。《詩·小雅》謀夫孔多。《增韻》不少也。《易·謙卦象傳》君子以裒多益寡。《禮·表記》取數多者,仁也。

勝也。《禮·檀弓》曾子曰:多矣乎予出祖者。《註》曾子聞子游喪事有進無退之言,以爲勝于已之所說出祖也。《史記·高帝紀》臣之業所就,孰與仲多。

刻求也。《左傳·僖七年》後之人將求多于汝,汝必不免。

稱美也。《前漢·袁盎傳》諸公聞之皆多盎。《後漢·馮異傳》諸將皆言願屬大樹將軍,帝以此多之。

戰功曰多,見《周禮·夏官·司勲》。

荒俗呼父爲阿多。《唐書·德宗紀》正元六年,回紇可汗謝其次相曰:惟仰食于阿多。

姓。漢多軍,多卯,宋多岳。

梵語吃栗多,華言賤人。底栗多,華言畜生。

樹名。貝多樹,出摩伽陀國,長六七丈,冬不凋,見《酉陽雜俎》。

南印建那補羅國北有多羅樹,株三十餘里,其葉長廣,其色光潤,諸國書寫采用之。見《西域記》。

叶都牢切,音刀。《蘇轍·巫山廟詩》歸來無恙無以報,山下麥熟可作醪。神君尊貴豈待我,再拜長跪神所多。

《詩·魯頌》享以騂犧,是饗是宜,降福旣多。《正字通》朱傳,犧,虛宜虛何二反,宜,牛奇牛多二反,多,章移當何二反。字彙專叶音趨,不知詩有二反也。○按朱子意,若从上虛宜切之犧,牛奇切之宜,則當何切之多宜叶章移切,音貲。若从下多字叶,則犧叶虛何切,音呵,宜叶牛多切,音哦。一在支韻止攝,一在歌韻果攝,《字彙》叶逡須切,音趨,錯入虞韻遇攝,《正字通》譏《字彙》不知二反,殊不知其錯入虞韻,幷不知一反也。《說文》多,重也,从重夕。夕者,相繹也,故爲多。重夕爲多,重日爲曡。

相关诗句
五十身荣未为晚 君不见买臣衣锦还故乡 殷勤别后加餐饭 慷慨临歧重相勉 莫叹浮沉先后时 须知通塞寻常事 醉中分手又何之 感此酬君千字诗 流沟山色应如故 武里村花落复开 东林旧院何人住 北巷邻居几家去 重话符离问旧游 且倾斗酒慰羁愁 几度相逢即身老 大底浮荣何足道 岁愧俸钱三十万 月惭谏纸二百张 徒为出入蓬莱殿 惆怅知贤不能荐 犹著青袍作选人 君同鸾凤栖荆棘 谬上丹墀为近臣 我随鹓鹭入烟云 短才获用长才弃 谁会茫茫天地意 泥涂不屈青云心 岁月徒催白发貌 吟之句句披沙金 赠我一篇行路吟 江左羁游费时日 岐阳旅宦少欢娱 先说旧山今悔出 敛手炎凉叙未毕 尘土满衣何处来 回头下马一相顾 故人到门门暂开 日暮银台下直回 职居密近门多闭 晚松寒竹新昌第 才微常愧草天书 身贱每惊随内宴 禁月如霜坐直庐 宫花似雪从乘舆 立去天颜无咫尺 步登龙尾上虚空 冕旒不动香烟碧 阊阖晨开朝百辟 衰容不称著朝衣 蹇步何堪鸣珮玉 遽列谏垣升禁闱 始辞秘阁吏王畿 同遇明时余最幸 元和运启千年圣 岂独骇鸡当骇人 三年不鸣鸣必大 握中自谓骇鸡珍 唯有沅犀屈未伸 芝兰芳馥和荆叶 棠棣辉荣并桂枝 美退争雄重告捷 二张得隽名居甲 五人十载九登科 齐入文场同苦战 锋锐森然胜气多 操词握赋为干戈 驱车逦迤来相继 二贾二张与余弟 晚到长安无主人 冬冬街鼓红尘暗 敝裘瘦马入咸秦 出门可怜唯一身 三十韵诗慰行役 二千里别谢交游 乡人荐为鹿鸣客 问我栖栖何所适 身牵前事各求名 心畏后时同励志 镜中冉冉髭须生 我年渐长忽自惊 月夜徐行石桥上 雨天连宿草堂中 乘闲数数来相访 张贾弟兄同里巷 相扶醉蹋落花归 偶语闲攀芳树立 濉水清怜红鲤肥 陴湖绿爱白鸥飞 春雪朝倾暖寒酒 秋灯夜写联句诗 穷巷贫居何所有 朝来暮去多携手 古寺萧条暮访君 衡门寂寞朝寻我 寓居同县日知闻 得意忘年心迹亲 我年二十君三十 是时相遇在符离 十五年前名翕习 刘兄文高行孤立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