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骤复能驰

出自:唐代·白居易《有小白》

拼音:[néng,nài][zhòu][fù][néng,nài][chí]

平仄:平仄仄平平

能骤复能驰,翩翩白马儿。毛寒一团雪,鬃薄万条丝。 皂盖春行日,骊驹晓从时。双旌前独步,五马内偏骑。 芳草承蹄叶,垂杨拂顶枝。跨将迎好客,惜不换妖姬。 慢鞚游萧寺,闲驱醉习池。睡来乘作梦,兴发倚成诗。 鞭为驯难下,鞍缘稳不离。北归还共到,东使亦相随。 赭白何曾变,玄黄岂得知。嘶风觉声急,踏雪怪行迟。 昨夜犹刍秣,今朝尚絷维。卧槽应不起,顾主遂长辞。 尘灭駸駸迹,霜留皎皎姿。度关形未改,过隙影难追。 念倍燕求骏,情深项别骓。银收钩臆带,金卸络头羁。 何处埋奇骨,谁家觅弊帷。稠桑驿门外,吟罢涕双垂。

查看原文

字义

【能】

能【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集韻》《正韻》奴登切,音儜。《說文》熊屬,足似鹿。能獸堅中,故稱。賢能而疆壯者稱能傑也。《徐曰》堅中,骨節實也。

《廣韻》善也。《增韻》勝任也。《書·大禹謨》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

《正字通》順習也。《詩·大雅》柔遠能邇。

《廣韻》奴來切《正韻》囊來切,音㾍。三足龞。《爾雅·釋魚》龞三足,能。《註》山海經,從山多三足龞,今陽羨縣君山池亦有之。

與台通。三能,星名。《史記·天官書》魁下六星,兩兩相比,名曰三能。《註》作三台。

《正字通》乃帶切,音柰。姓也。唐能延壽,能元皓,宋能迪。

與耐通。《前漢·晁錯傳》胡貊之人性能寒,揚粵之人性能暑。《註》能,讀曰耐。

《韻補》叶音尼。《屈原·離騷》紛吾旣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叶下佩,佩音皮。

叶音寧。《詩·小雅》各奏爾能。叶上湛,湛音沈。

叶音袽。《柳宗元·佩韋賦》歷九折而直犇兮,固摧轅而失途。遵大路而曲轍兮,又求達而不能。

【骤】

驟【亥集上】【馬部】康熙筆画:24画部外筆画:14画

《廣韻》鉏祐切《集韻》《韻會》《正韻》鉏救切,音縐。《玉篇》奔也。《說文》馬疾步也。《詩·小雅》載驟駸駸。《註》小曰馳,不馳而小疾曰驟。

凡疾速曰驟。

數也。《左傳·襄十一年》晉能驟來。《註》晉以諸之師,更番而出,故能數來。

《集韻》才候切,音㔌。義同。

叶逡須切,音趨。《淮南子·原道訓》縱志舒節,以馳大區,可以步而步,可以驟而驟。

叶縱遇切,疽去聲。《桓麟七說》輪不暇轉,足不及驟。騰虛踰浮,瞥若飆霧。本作。

【复】

復【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房六切,音伏。《說文》往來也。《廣韻》返也。《書·舜典》如五器卒乃復。《傳》復,還也。《詩·小雅》言歸思復。

《韻會》答也。《書·說命》說復于王。

《韻會》白也。《禮·曲禮》願有復也。

《韻會》反命也。《周禮·天官》諸臣之復。《註》復,報也,反也。《疏》謂羣臣受王命,使臣行之訖,反報於王也。

招魂曰復。《禮·檀弓》復盡愛之道也。《註》復謂招魂,庶幾其精氣之反。

興復。《諸葛亮·出師表》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姓。《正字通》元有復見心。

州名。《隋書·地理志》後周置復州,大業初改曰沔州。

復陶,官名。《左傳·襄三十年》使爲君復陶。《註》復陶,衣服之官也。

衣名。《左傳·昭十二年》王皮冠秦復陶。《註》秦所遺羽衣也。

《集韻》《韻會》《正韻》方六切,音福。《集韻》重也。《正韻》反覆也。《易·復卦》反復其道。《詩·小雅》顧我復我。《註》謂迴轉反復之也。

《正韻》復,除也。《前漢·高帝紀》七大夫以下,皆復其身及戸勿事。《註》復其身,及一戸之內,皆不徭役也。

與複通。《史記·秦始皇紀》爲復道,自阿房渡渭屬之咸陽。《前漢·高帝紀》上從復道上,望見諸將往往耦語。《註》上下有道,故謂之復。

與覆通。《詩·大雅》陶復陶穴。《音義》復,累土於地上。《說文》作覆。

《集韻》《韻會》《正韻》浮富切,浮去聲。《集韻》又也。《增韻》再也。《詩·大雅·大明序》文王有明德,故天復命武王也。

叶房月切,音伐。《韓愈·招揚之罘詩》禮稱獨學陋,易貴不遠復。作詩招之罘,日夕抱饑渴。渴,巨列切。

【驰】

馳【亥集上】【馬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音池。《玉篇》走奔也。《廣韻》馳騖也,疾驅也。《左傳·莊十年》公將馳之。

《玉篇》天子道也。《正字通》馳道,天子所行路,若今之中道。

姓。《姓苑》明馳九垓,仁壽縣舉人。

《集韻》唐何切,音駝。亦走也。

叶徒臥切,音隋。《詩·小雅》不失其馳,舍矢如破。

叶尺里切,音恥。《劉向·九歎》周流覽於四海兮,志升降以高馳。徵九神於回極兮,建虹采以招指。

叶直詈切,音滯。《蔡邕·彈棊賦》於是列象,彫華逞麗。豐腹斂邊,中隱四企。輕利調博,易使騁馳。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