霁景牵诗思

出自:唐代·元稹《元和五年予官不了,罚俸西归,三月六日至陝》

拼音:[jì][jǐng,yǐng][qiān][shī][sī,sāi]

平仄:仄仄平平平

小年闲爱春,认得春风意。未有花草时,先醲晓窗睡。 霞朝澹云色,霁景牵诗思。渐到柳枝头,川光始明媚。 长安车马客,倾心奉权贵。昼夜尘土中,那言早春至。 此时我独游,我游有伦次。闲行曲江岸,便宿慈恩寺。 扣林引寒龟,疏丛出幽翠。凌晨过杏园,晓露凝芳气。 初阳好明净,嫩树怜低庳。排房似缀珠,欲啼红脸泪。 新莺语娇小,浅水光流利。冷饮空腹杯,因成日高醉。 酒醒闻饭钟,随僧受遗施。餐罢还复游,过从上文记。 行逢二月半,始足游春骑。是时春已老,我游亦云既。 藤开九华观,草结三条隧。新笋踊犀株,落梅翻蝶翅。 名倡绣毂车,公子青丝辔。朝士还旬休,豪家得春赐。 提携好音乐,翦铲空田地。同占杏花园,喧阗各丛萃。 顾予烦寝兴,复往散憔悴。倦仆色肌羸,蹇驴行跛痹。 春衫未成就,冬服渐尘腻。倾盖吟短章,书空忆难字。 遥闻公主笑,近被王孙戏。邀我上华筵,横头坐宾位。 那知我年少,深解酒中事。能唱犯声歌,偏精变筹义。 含词待残拍,促舞递繁吹。叫噪掷投盘,生狞摄觥使。 逡巡光景晏,散乱东西异。古观闭闲门,依然复幽閟。 无端矫情性,漫学求科试。薄艺何足云,虚名偶频遂。 拾遗天子前,密奏升平议。召见不须臾,憸庸已猜忌。 朝陪香案班,暮作风尘尉。去岁又登朝,登为柏台吏。 台官相束缚,不许放情志。寓直劳送迎,上堂烦避讳。 分司在东洛,所职尤不易。罚俸得西归,心知受朝庇。 常山攻小寇,淮右择良帅。国难身不行,劳生欲何为。 吾兄谙性灵,崔子同臭味。投此挂冠词,一生还自恣。

查看原文

注释

【霁景】雨后晴明的景色。
【诗思】做诗的思路﹑情致。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霁】

霽【戌集中】【雨部】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子計切,音擠。《說文》雨止也。从雨齊聲。《爾雅·釋天》濟謂之霽。《註》今南陽人呼雨止爲霽。《疏》濟,止也。《書·洪範》曰雨曰霽。《傳》龜兆形有似雨者,有似雨止者。《前漢·魏相傳》爲霽威嚴。《註》霽,止也。

《集韻》才詣切,音嚌。晴也。《埤雅》雨晴曰霽。

《集韻》在禮切,音薺。

子禮切,音泲。義同。

【景】

景【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正韻》居影切《集韻》《韻會》舉影切,音警。《說文》光也。《釋文》景,境也。明所照處有境限也。

《爾雅·釋詁》景,大也。《詩·小雅》以介景福。《箋》受大福也。

《詩·小雅》景行行止。《箋》景,明也。

《詩·小雅》景行。《朱傳》大道也。

《博雅》景景,白也。《篇海》韶也。

像也,慕也,仰也。

《詩·鄘風》景山與京。《傳》景山,大山。

山名。《詩·商頌》景員維河。《朱傳》景,山名,商所都也。

衣也。《儀禮·士昏禮》婦乗以几,姆加景。《註》景之制如明衣,加之以爲行道禦塵,令衣鮮明也。景亦明也。

星名。《史記·天官書》天晴而見景星。景星者,德星也。

風名。《史記·律書》景風居南方。景者,言陽氣道竟。

姓。景差,見《史記·屈原傳》。

《廣韻》《正韻》於丙切《集韻》於境切,音影。物之隂影也。《詩·邶風》汎汎其景。《疏》汎汎然見其影之去往而不辨。《周禮·地官·大司徒》以土圭之灋測土深,正日景。《釋文》景本或作影。《佩觽》形景爲影,本乎稚川。

《韻補》叶舉兩切。《夏侯湛·抵疑》黎苗之樂函夏,若遊形之招惠景。叶上響。

【牵】

牽【巳集下】【牛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摼音岍。《說文》引前也。从牛,象引牛之縻也。《易·夬卦》牽羊悔亡。《書·酒誥》肇牽車牛。《禮·曲禮》效馬效羊者,右牽之。效犬者,左牽之。

《周禮·天官·小宰》掌其牢禮,委積膳獻飮食賔賜之飱牽。《註》飱,夕食也。牽,牲牢可牽而行者。《左傳·僖三十三年》惟是脯資餼牽竭矣。《註》牽,謂牛羊豕。

《玉篇》挽也。《左傳·襄十年》牽帥老夫,以至於此。

《玉篇》連也。《易·小畜》九二牽復吉。《疏》牽謂牽連。

《玉篇》速也。《禮·學記》君子之敎喩也,道而勿牽。《疏》牽謂牽逼人。苟不曉知,亦不偪急,牽令速曉也。

《管子·法法篇》令出而不行,謂之牽。

拘也。《史記·六國表》學者牽於所聞。

牽牛,星名。《禮·月令》旦牽牛中。

地名。《春秋·定十四年》公會齊侯衞侯于牽。《註》魏郡黎陽縣東北有牽城。

人名。《左傳·成十七年》鮑牽見之。

姓。《後漢·皇甫規傳》實賴兗州刺史牽顥之淸猛。

《廣韻》苦甸切《集韻》輕甸切,音俔。《廣韻》牽挽也。

《增韻》挽舟索,一名百丈牽。

叶詳均切。《急就章》盜賊繫囚搒笞臀朋,黨謀敗相引牽,欺誣詰狀還反眞。《韻會》亦作掔。

【诗】

詩【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始平聲。《說文》志也。《釋名》之也,志之所之也。《書·舜典》詩言志。《傳》心之所之謂之志。心有所之,必形于言,故曰詩言志。《詩·國風·關雎序》在心爲志,發言爲詩。《前漢·藝文志》誦其言,謂之詩。《舊唐書·經籍志》詩以紀興衰誦歡。

六詩。《周禮·春官·大師》敎六詩。《疏》按詩上下惟有風雅頌是詩之名也。三者之中有比賦興,故總謂之六詩。《鄭康成·六藝論》詩,絃歌諷諭之聲也。朱子曰:風雅頌,聲樂部分之名。賦比興,則所以制作風雅頌之體也。

樂章也。《荀子·勸學篇》詩者,中聲之所止也。《註》詩謂樂章,所以節聲音,至乎中而止,不使流淫也。

《類篇》承也,持也。《禮·內則》國君世子生三日,卜士負之,吉者宿齊,朝服寢門外,詩負之。《註》詩之言承也。《疏》《詩含神霧》云:詩者,持也。以手維持,則承奉之義,謂以手承下而抱負之。

姓。《後漢·南蠻傳》詩索,交阯朱䳒人。

《字彙補》讀作誅。《荀子·王制篇》修憲令,審詩商。《註》詩商,當爲誅賞。《樂論篇》作審誅賞。

【思】

思【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恖音司。《說文》睿也。《書·洪範》思曰睿。《六書總要》念也,慮也,繹理爲思。

願也。《詩·大雅》思皇多士。《箋》願也。《正義曰》以意之所思,必情之所願也。

語巳辭。《詩·周南》不可泳思。

《大雅》神之格思。

語起辭。《詩·大雅》思齊太任。

《魯頌》思樂泮水。

《諡法》謀慮不愆曰思。

州名。楚黔中地,唐置思州,以思邛水得名。

姓。以諡爲氏,明有思志道。

《廣韻》《集韻》《類篇》《韻會》相吏切,音四。《揚雄·甘泉賦》儲精垂思。

悲也。《詩·小雅》䑕思泣血。《註》思,去聲,䑕思,哀以思。言悲也。

《書·堯典》欽明文思。《註》道德純備謂之思。《音義》思,息嗣反。

如字。

叶相居切,音須。《徐幹·室思詩》妾身雖在遠,豈違君須臾。旣厚不中薄,想君時見思。

叶桑才切,音腮。多鬚貌。《左傳·宣二年》宋城者謳曰:于思于思,棄甲復來。

念也。《易·咸卦》憧憧往來,朋從爾思。《詩·邶風》莫往莫來,悠悠我思。《說文》从心囟聲。囟頂門骨空,自囟至心,如絲相貫不絕。

相关诗句
一生还自恣 投此挂冠词 崔子同臭味 吾兄谙性灵 劳生欲何为 国难身不行 淮右择良帅 常山攻小寇 心知受朝庇 罚俸得西归 所职尤不易 分司在东洛 上堂烦避讳 寓直劳送迎 不许放情志 台官相束缚 登为柏台吏 去岁又登朝 暮作风尘尉 朝陪香案班 憸庸已猜忌 召见不须臾 密奏升平议 拾遗天子前 虚名偶频遂 薄艺何足云 漫学求科试 无端矫情性 依然复幽閟 古观闭闲门 散乱东西异 逡巡光景晏 生狞摄觥使 叫噪掷投盘 促舞递繁吹 含词待残拍 偏精变筹义 能唱犯声歌 深解酒中事 那知我年少 横头坐宾位 邀我上华筵 近被王孙戏 遥闻公主笑 书空忆难字 倾盖吟短章 冬服渐尘腻 春衫未成就 蹇驴行跛痹 倦仆色肌羸 复往散憔悴 顾予烦寝兴 喧阗各丛萃 同占杏花园 翦铲空田地 提携好音乐 豪家得春赐 朝士还旬休 公子青丝辔 名倡绣毂车 落梅翻蝶翅 新笋踊犀株 草结三条隧 藤开九华观 我游亦云既 是时春已老 始足游春骑 行逢二月半 过从上文记 餐罢还复游 随僧受遗施 酒醒闻饭钟 因成日高醉 冷饮空腹杯 浅水光流利 新莺语娇小 欲啼红脸泪 排房似缀珠 嫩树怜低庳 初阳好明净 晓露凝芳气 凌晨过杏园 疏丛出幽翠 扣林引寒龟 便宿慈恩寺 闲行曲江岸 我游有伦次 此时我独游 那言早春至 昼夜尘土中 倾心奉权贵 长安车马客 川光始明媚 渐到柳枝头 霁景牵诗思 霞朝澹云色 先醲晓窗睡 未有花草时 认得春风意 小年闲爱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