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窦峰前一派悬

出自:唐代·崔道融《雪窦禅师》

拼音:[xuě][dòu][fēng][qián][yī][pài][xuán]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雪窦峰前一派悬,雪窦五月无炎天。
客尘半日洗欲尽,师到白头林下禅。

查看原文

注释

【雪窦】1.山名。山在浙江省奉化市西﹐为四明山别峰﹐有雪窦寺﹑妙高台﹑飞雪亭﹑千丈岩瀑﹑三隐潭瀑等名胜。 2.寺名。在雪窦山。 3.唐宋时的一些高僧名号﹐因挂单雪窦寺而得名。
【一派】1.一条支流;一条水流。 2.一个流派;一个派别。 3.谓一类。 4.犹一片;一阵。用于景色﹑气象﹑声音﹑言语等。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雪】

雪【戌集中】【雨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集韻》相絕切《韻會》《正韻》蘇絕切,音㡜。《說文》本作䨮。凝雨。《元命包》隂凝爲雪。《釋名》雪,綏也。水下遇寒氣而凝,綏綏然下也。《埤雅》雪六出而成華,言凡草木華五出,雪華獨六出,隂之成數也。《詩·邶風》雨雪其雱。

《廣韻》除也。《韻會》洗也。《莊子·知北遊》澡雪而精神。《戰國策》得賢士與共國,以雪先王之恥,孤之願也。

《廣韻》拭也。《家語》以黍雪桃。《史記·酈食其傳》沛公遽雪足杖矛,曰:延客入。

小雪、大雪,名。見《後漢·律曆志》。

山名。《後漢·明帝紀註》天山卽祈連山。一名雪山。

陽春白雪,古曲名。

姓。《正字通》明洪武中巡雪霽。

【窦】

竇【午集下】【穴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5画

《廣韻》田音豆。《說文》空也。《禮·月令》穿竇窖。《註》入地隋曰竇。

鑿垣爲孔曰竇。《左傳·襄十年》王叔之宰曰:蓽門圭竇之人。《註》竇,穿壁爲小戸。

穴也。《禮·禮運》禮義者,順人情之大竇。《註》竇,孔穴。

水道也。《左傳·襄二十六年》齊烏餘襲我,高魚有大雨,自其竇入。《註》雨故水竇開。

決也。《周語》不竇澤。《註》竇,決也。

地名。《左傳·莊九年》殺子糾于生竇。《註》生竇,魯地。《北史·魏本紀》泰常七年,自雲中西幸屋竇城。《水經注》漢武微行柏谷,遇辱竇門。

感其妻深識之,饋賜以河津令。其鬻渡,今竇津是也。

姓。《風俗通》夏后相遭有窮氏之難,后緡方姙,逃出自竇而生少康,其後氏焉。漢有魏其侯竇嬰。

通作窬。《禮·儒行》蓽門圭窬。《釋文》音竇。

《集韻》徒谷切《正韻》杜谷切。與瀆通。《周禮註》西竇五嶽。

【峰】

峰【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集韻》同峯。

【前】

前【子集下】【刀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歬音錢。《增韻》前,後之對。

進也。《廣韻》先也。

《禮·檀弓》我未之前聞也。《註》猶故也。

《儀禮·特牲》祝前主人降。《註》前猶導也。

《集韻》《韻會》《正韻》子淺切,湔上聲。《說文》齊斷也。俗作剪。

《正韻》淺黑色。《周禮·春官·巾車》木路前樊,鵠纓。《註》前,讀爲緇翦之翦。淺黑也。

《韻補》叶慈鄰切,淨平聲。《劉向·九歎》陸魁堆以蔽視兮,雲冥冥而暗前。山峻高以無垠兮,遂曾閎而廹身。

【一】

一【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1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弌《唐韻》《韻會》於悉切《集韻》《正韻》益悉切,漪入聲。《說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廣韻》數之始也,物之極也。《易·繫辭》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

《廣韻》同也。《禮·樂記》禮樂政,其極一也。《史記·儒林傳》韓生推詩之意,而爲內外傳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閒殊,然其歸一也。

少也。《顏延之·庭誥文》選書務一不尚煩密。《何承天·答顏永嘉書》竊願吾子舍兼而遵一也。

《增韻》純也。《易·繫辭》天下之動貞夫一。《老子·道德經》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爲天下正。

均也。《唐書·薛平傳》兵鎧完礪,徭賦均一。

誠也。《中庸》所以行之者,一也。

正一。《唐書·司馬承楨傳》得陶隱居正一法,逮四世矣。

一一。《韓非子·內儲篇》南郭處士請爲齊宣王吹竽。宣王悅之,廩食以數百人。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韓愈詩》一一欲誰憐。《蘇軾詩》好語似珠穿一一。

《星經》天一星,在紫微宮門外。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

太一,山名,卽終南山。一名太乙。

三一。《前漢·郊祀志》以太牢祀三一。《註》天一,地一,泰一。泰一者,天地未分元氣也。

尺一,詔版也。《後漢·蕃傳》尺一選舉。《註》版長尺一,以寫詔書。

百一,詩篇名,魏應璩著。

姓,明一炫宗。

三字姓。北魏有一那婁氏,後改婁氏。

一二三作壹貳叄。《大學》壹是皆以修身爲本。《史記·禮書》總一海內。《前漢·霍光傳》作總壹。《六書故》今惟財用出納之簿書,用壹貳叄以防姦易。

《韻補》叶於利切,音懿。《左思·吳都賦》藿蒳豆蔲,薑彙非一。江蘺之屬,海苔之類。

叶弦雞切,音兮。《參同契》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樞,其數名一。

【派】

派【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匹卦切《集韻》《韻會》普卦切,。《說文》別水也。一曰水分流也。《左思·吳都賦》百川派別,歸海而會。

《博雅》水自汾出爲派。

《集韻》卜卦切,音。谷名,在安邑。

莫獲切,音麥。泉潛通也。

《韻補》叶滂佩切,音配。《歐陽修·病暑賦》覽星辰之浮沒,視日月之隂蔽。披閶闔之淸風,飮黃流之巨派。

叶普駕切,音怕。《呂溫勳臣贊》河出昆侖,來潤中夏。連山合沓,橫擁其派。或作泒,非。泒音孤,水名。

【悬】

懸【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6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涓切,音泫。本作縣。《說文》繫也。或从心。《孟子》猶解倒懸。

叶熒絹切,音院。《張衡·西京賦》後宮不移,樂不徙懸。門衞供帳,官以物辯。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