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坡蛆蜫蜦

出自:唐代·郑綮《题中书壁》

拼音:[cè,zè,zhāi][pō][qū][kūn][lún]

平仄:平平平平平

侧坡蛆蜫蜦,蚁子竞来拖。一朝白雨中,无钝无喽罗。

查看原文

字义

【侧】

側【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阻力切《集韻》《韻會》札色切,音㳁。旁也,傾也。《詩·召南》在南山之側。《書·洪範》無反無側。《註》不偏邪也。

隘也。《書·堯典》明明揚側陋。

叛黨曰反側。《後漢·光武紀》使反側子自安。

《儀禮·旣夕》有司請祖期曰日側。《註》側,昳也。謂將過中之時。與同。

側注,冠名。酈食其服以見沛公。

側生,茘支名。

與特通。《儀禮·士冠禮》側尊一甒醴。《註》特設一尊醴也。

《聘禮》公側授宰玉。

側授宰幣。《註》謂君特授,不假相也。

同仄。《史記·平準書》公卿鑄鏱官赤側。《註》赤側,錢名。

【坡】

坡【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滂禾切《正韻》普禾切,破平聲。《說文》阪也。滇俗稱山嶺曰長坡,其岥岮高峻者曰相見坡。《唐書·翰林志》德宗移學士院於金鑾坡。

飛坡。《朝野僉載》晉元帝永昌中,秦州敷水店西坡,白日飛四五里,直塞赤水坡上,桑畦麥隴,依然不動。

《集韻》彼義切,音賁。義同。

【蛆】

蛆【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子魚切《韻會》《正韻》子余切,音苴。《類篇》蝍蛆。《爾雅·釋蟲》蒺藜,蝍蛆。《註》似蝗而大腹,長角,能食蛇腦。《莊子·齊物論》民食芻豢,麋鹿食薦,蝍蛆甘帶,鴟鴉耆鼠。《廣韻》蝍蛆,食蛇蜈蚣也。《關尹子·三極篇》蝍蛆食蛇,蛇食蛙,蛙食蝍蛆,互相食也。

《集韻》千余切,音疽。《說文》蠅乳,肉中蟲也。《本草》蛆,蠅之子也。凡物敗臭則生之。《北史·甄琛傳》曾拜官,諸賔悉集,郉巒晚至。琛謂巒:何處放蛆來,今晚始顧。

水蛆。《正字通》生南方溪㵎,長寸餘,黑色。

雪蛆,隂山、峨眉二山,積雪不消,生蛆大如瓠,俗呼雪蛆。《集韻》或作。

【蜫】

蜫【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古渾切,音昆。同䖵。詳䖵字註。

【蜦】

蜦【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力迍切《韻會》《正韻》龍春切,音倫。《郭璞·江賦》神蜧蝹蜦以沈遊。《註》蝹蜦,行貌。

《集韻》倫浚切,淪。去聲。《廣韻》大蝦蟇,狀如屨,食蛇。《本草》田父,一名蜦。《李時珍曰》大蝦蟇卽田父也。

郞計切,音麗。與蜧通。詳下蜧字註。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