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 其五

朝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 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 气力渐衰损,转觉日不如。 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 前途当几许,未知止泊处。 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

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字元亮。又名潜。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出生于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他的青少年时代,生活贫困,但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博览群书。29岁起,出仕,起家为江州祭酒,后赋闲;继而为荆州刺史桓玄属吏,后因母丧辞职归家,在家乡浔阳开始躬耕。后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继而转任江州刺史刘敬宣的参军,再任彭泽令80余日,辞官回家。42岁起,归田躬耕,直至贫病交加而下世。他的文学创作丰硕,今存诗歌125首,文12篇,影响巨大,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的今存诗作包括四言诗9首,五言诗116首。前者一般,后者包括咏怀诗和田园诗两类。咏怀诗内容丰富:有中年游宦在外的行旅诗,表达宦海奔波者对家园的想念,透露出时代的污浊与动荡;有晚年归田后的抒情言志诗,如《杂诗》、《饮酒》、《咏贫士》、《拟古》、《读山海经》、《挽歌诗》等,或者表达了诗人坚持躬耕道路,傲视豪门世族,拒绝统治者的征召,淡然忘世的态度,或者表达诗人身在乡村关注政治,感慨人生而“猛志常在”的心情。田园诗包括中年所作《怀古田舍》、《劝农》以及晚年所作《归田园居》、《桃花源诗并记》等,诗中描写了乡村风光与田园劳动生活,并在此基础上表达了他的社会理想。《归田园居》50首是其中代表作,写出了“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的田园景致与诗人的欣喜心情;写出了与农民“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的交往中的纯真与“带月荷锄归”的劳动诗意。《桃花源诗并记》中描写的桃花源故事,既有战乱年代人们聚众入山避难的历史现实背景,也同魏晋以来阮籍、嵇康等人继承老庄小国寡民观点而倡导无君论思想影响分不开,同时也包含了他对田园生活的体验,所以成为千古流传的佳作。他的田园诗虽然流露了封建士大夫的闲适情调,但掩盖不了其中对农家的感情和自己劳动生活的感受。他的现存文包括辞赋3篇,韵文5篇,散文4篇。其中的《感士不遇赋》虽是自悲有志莫骋、怀才不遇,却也表达了寒门庶族文士备受压抑的愤激声。《归去来兮辞》更是他同封建官场诀绝的宣言,是至今被传诵的不朽之作。散文《五柳先生传》和《桃花源记》都有很大的影响。陶渊明的诗文,艺术成就自唐代以来,备受推崇,在唐代山水田园诗人中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他的诗文,在他死后100多年,才由萧统搜集编定,称《陶渊明集》,今已不存。今存最早版本为南宋元初本。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东庄十八景为匏庵先生赋 其二 菱濠

[明代] 吴俨

菱头初刺人,菱叶已零乱。
试问采菱归,作蔬还作饭。

句 其五

[宋代] 吴倧

渔携网近鸥斜去,人过桥东影倒行。

西湖春游词七首 其四

[明代] 吴兆

越女善拿舟,吴姬解棹讴。
尊低芳树下,人拥古堤头。
香酝寻仙客,灵峰问梵流。
花时无远近,分日出城游。

句 其十四

[宋代] 吴光

农祥待白未为雪,春榜争魁欲放梅。

李忠定公挽诗 其一

[宋代] 吴冈

梦卜庸真相,艰难倚大儒。
英风起衰懦,直气慑奸谀。
琳馆终高卧,燕然漫仕图。
哀荣看赠典,犹是慰寰区。

秘古堂诗

[宋代] 吴可

群儿只解秘金玉,百岁作痴空润屋。
君家胜味渠不知,掉头归来北窗读。
插架整整三万签,谁何有书真不然。
是中文字到蝌蚪,补亡应得由庚篇。
异锦千囊更妙好,中有玉奁藏小草。
不烦脱帽苦挥毫,漫说惊蛇杂飞鸟。
摩挲鼎彝自笑语,碧晕堆花久瘗土。
悬知百好堕儿戏,此物一出吞万古。
客来错恶初不解,把玩慇勤定为怪。
我知此老极不浅,规模正欲超三代。

庆游宝制 其二

[宋代] 吴同山

时事枰棋著固难,奕秋袖手却旁观。
汉庭持论卑皋朔,洛社论年参潞韩。
富贵无心来则受,行藏有道处之安。
金笼放鸽徒誇诩,静处乾坤分外宽。

清平乐

[明代] 吴子孝

韶光易变,凉露霏如霰。
翠卷香消憔悴遍,一夜池塘秋晚。
芦枯苇折波中,凫栖雁宿芳丛。
尽日倚阑如画,白苹红蓼西风。

题张穫轩诗卷 其二

[宋代] 吴子实

句法亲传得,江湖老穫轩。
推敲深得趣,穷达可曾论。
好爵无三字,清名有五言。
还知绝奇处,难弟复难昆。

九顶大像阁

[宋代] 吴宗旦

嘉州石佛名天下,回视新昌可子孙。
幸甚身游大人国,恍然梦跨北溟鲲。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