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夔州见寄寒食日忆故姬小红吹笙,因和之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鸾声窈眇管参差,清韵初调众乐随。幽院妆成花下弄, 高楼月好夜深吹。忽惊暮雨飘零尽,唯有朝云梦想期。 闻道今年寒食日,东山旧路独行迟。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为匈奴族后裔。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他和柳宗元一同参预那唐朝永贞年间短命的政治改革,结果一同贬谪远郡,顽强地生活下来,晚年回到洛阳,仍有“马思边草拳毛动”的豪气。他的诗精炼含蓄,往往能以清新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人生或历史的深刻理解,因而被白居易推崇备至,誉为“诗豪”。他在远谪湖南、四川时,接触到少数民族的生活,并受到当地民歌的一些影响,创作出《竹枝》、《浪淘沙》诸词,给后世留下“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的民俗画面。至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更是地道的民歌风味了。他在和白居易的《春词》时,曾注明“依《忆江南》曲拍为句”,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依曲填词的最早记录。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春雪

[近现代] 张鸿

重城犹自雪纷纷,匝地浓阴不可分。
轻薄因风随舞絮,迷离蔽日胜浮云。
争春梅柳都无色,画粉楼台自策勋。
毕竟寒威能几曰,隔林红已逗斜曛。

持庵丈自临川来视尊兄再云先生赋怀奉简

[清代] 王易

巾车偶淩尘,城市稀识面。
羡公垂老年,兄弟得相见。
一丘心所期,八口力已倦。
风檐接对问,万语归一叹。
平居味昔言,识字始忧患。
温训故相宽,学问出屯难。
时方际阳九,大野看龙战。
篝狐惊夕枕,椎埋讶朝畔。
沟壑填罢癃,民命一何贱。
偷息幸吾侪,经画得再饭。
出门惮搔首,返棹已嫌缓。
蒙方养毛羽,公其守文献。
髭白日以添,观河自知变。
相思苦公遥,相逢喜公健。
斯世惜馀黎,时愁诵云汉。

涌泉寺八咏 其六 松落烟萝

[明代] 孙传庭

深径萝冉冉,弥望烟漠漠。
遥闻鸡犬声,知有人居错。
老幼总无营,第不废耕作。
辟地余有心,此中良不恶。

汉上

[清代] 陈炳

楚国江山古,维舟望渺然。
山盘青入蜀,江合白吞天。
樊口上寒月,汉阳生暝烟。
欲寻抱瓮者,小别夕阳边。

移居呈左虞四首 其二

[明代] 曹昌先

篱落逐溪斜,悠然野老家。
纵横聊种药,次第亦开花。
锦里先生芋,青陵处士瓜。
递观时物变,吾意已无涯。

枫林

[清代] 李应熙

一壑秋容瘦,霜天半欲红。
远郊分野色,病叶怯高风。
与影飘寒藻,将心托塞鸿。
日斜频俯首,生意感飞蓬。

读刘蕡传

[清代] 李楷

李唐叶叶富词臣,今日犹传下第文。
留得直言为盛事,千秋原不负参军。

山斋偶成 其二

[明代] 黄湜

静处沉思动处机,乾坤落落壮心违。
谁能与物原无竞,我拙谋身自觉非。
半榻青山吟梦远,一灯残雨故人稀。
床头剩得馀樽在,夜起呼童煮蕨薇。

送存书记

[元代] 梁大柱

一声两声松子落,三片五片枫叶飞。
夕阳在山新月上,道人相伴一僧归。

抱遗老人空江吹笛小像

[清代] 蒋曰豫

一声两声秋自语,搀来朴树湾头雨。
歍歍咽咽背镫成,黯黯茫茫水乍生。
锦䆧聊落《梅花弄》,几叠如传《黍离》痛。
乐府嬉春宛转情,玉山品月承平梦。
我欲理此曲,曲短愁复那。
铁龙铁龙可奈何,人生哀乐由来多。
不见平章秘密歌天魔,何况垂杨垂柳千里催明驼。
当筵捉换琵琶抱,头白天涯泪更沱。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