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崔少监见示坠马长句,因而和之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麟台少监旧仙郎,洛水桥边坠马伤。尘污腰间青襞绶, 风飘掌下紫游缰。上车著作应来问,折臂三公定送方。 犹赖德全如醉者,不妨吟咏入篇章。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为匈奴族后裔。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他和柳宗元一同参预那唐朝永贞年间短命的政治改革,结果一同贬谪远郡,顽强地生活下来,晚年回到洛阳,仍有“马思边草拳毛动”的豪气。他的诗精炼含蓄,往往能以清新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人生或历史的深刻理解,因而被白居易推崇备至,誉为“诗豪”。他在远谪湖南、四川时,接触到少数民族的生活,并受到当地民歌的一些影响,创作出《竹枝》、《浪淘沙》诸词,给后世留下“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的民俗画面。至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更是地道的民歌风味了。他在和白居易的《春词》时,曾注明“依《忆江南》曲拍为句”,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依曲填词的最早记录。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题忠毅姚公庙 其四

[宋代] 林宋伟

两日经行旧战场,却来祠下谒堂堂。
偷生诸将今何在,万古英灵独耿光。

盼柯园晤石耳山人

[清代] 马之骦

劳生谁复澹风尘,石耳山人道意真。
栗里曾称晋处士,叠山原是宋遗民。
清余积雪萧萧发,危挺孤嵓落落身。
莫讶武陵非隔世,桃花流水自通秦。

蒲中八咏为师岩卿赋 其五 东林夜雨

[元代] 陈赓

林壑冷含秋,风雨黯如海。
何如赞公房,青灯淡相对。

吴中感兴

[清代] 谢遵王

两月金阊住,听残《白纻歌》。
山惟洞庭好,春是虎丘多。
良觌故人远,乡心寒食过。
舵楼闲倚望,渺渺奈愁何?

松风用黄山谷武昌松风阁韵 其二

[清代] 李{音皆}韺

两松阶旁各魁然,昔时所植今百年。
伟干矗空柯倒悬,浓阴蔽日云压椽。
依树稳坐苔为毡,长风送响惊鹤眠。
枝飐叶摇颓绿烟,洪涛郁怒翻长川。
戛金击石鸣丝弦,嗷嘈繁声凑华筵。
十年茅屋长拘挛,倦趾有如修绠缠。
未曾健步遨林泉,今睹此景雄且妍。
愿寻万本栽庭前,壤培泉沃场师贤。
远阴幕地高撑天,空中时作溪潺湲。
探胜赏奇饥忘饘,日携琴酒长盘旋。

斋居喜雨

[清代] 许友

细草如孤岸,春船系碧桐。
晓晴山梦里,残月柳丝中。
佛古人心寂,阶荒鬼语工。
通宵煨药饵,瓦灶火犹红。

野眺 其一

[清代] 方坰

疏林茅屋动炊烟,早稻初花香满田。
柔橹咿哑答人语,一湖秋水卖菱船。

独珠回峰

[明代] 饶慇学

特立孤峰耸碧间,珠崖不数五溪蛮。
崧岳云中悬宝镜,骊龙颔下吐名山。
恍若海天明月现,犹疑琼岛夜光还。
予侪勿讶登临晚,拂袂乘风共早攀。

过茧云庐名之曰方寸蓬莱作文记之更题诗其后

[清代] 罗有高

刻意探幽人海外,精庐谁爱石塘偏。
山攒净绿环空界,室敞低垣受远天。
遁迹便同冀缺耨,移情虚寄子春弦。
嘉名肇锡休相讶,一记精微证水仙。

登北固山

[清代] 沈逢春

两点金焦在,荒峦势不孤。
江声摇石壁,夕照淡浮屠。
寺古禅扉寂,时清战垒芜。
昔年山下路,何处走乌珠。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