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秀才赠端州紫石砚,以诗答之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端州石砚人间重,赠我因知正草玄。阙里庙堂空旧物, 开方灶下岂天然。玉蜍吐水霞光静,彩翰摇风绛锦鲜。 此日佣工记名姓,因君数到墨池前。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为匈奴族后裔。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他和柳宗元一同参预那唐朝永贞年间短命的政治改革,结果一同贬谪远郡,顽强地生活下来,晚年回到洛阳,仍有“马思边草拳毛动”的豪气。他的诗精炼含蓄,往往能以清新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人生或历史的深刻理解,因而被白居易推崇备至,誉为“诗豪”。他在远谪湖南、四川时,接触到少数民族的生活,并受到当地民歌的一些影响,创作出《竹枝》、《浪淘沙》诸词,给后世留下“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的民俗画面。至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更是地道的民歌风味了。他在和白居易的《春词》时,曾注明“依《忆江南》曲拍为句”,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依曲填词的最早记录。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赋得海不扬波赠张将军 其三

[明代] 叶春及

大星小星坠海中,海鲸东去水涵空。
楼头戍卒浑无事,到处投竿学钓翁。

赏菊和查心谷韵

[清代] 董白

一弓书屋十分秋,闻道群贤逸兴悠。
共赋新诗花假宠,更斟佳酝客消愁。
幽姿带露重阳近,爽气浮香几日留。
笑我九还丹未就,金英满地若为酬。

有感

[清代] 丁日昌

一弓小辟读书岩,蔓草疏茅手自芟。
敢诩史长才学识,难尝世味苦酸咸。
此时说梦终无益,他日知谁果不凡。
惟有旧巢双燕子,依依向我尚呢喃。

遇丈人

[明代] 陶益

爱汝忘年叟,遗予不韵诗。
自言曾著述,到老负襟期。
懒去樵空叶,狂来钓废丝。
相逢何草草,一别即留思。

应天长

[唐代] 冯延巳

石城山下桃花绽,宿雨初晴云未散。
南去棹,北飞雁,水阔山遥肠欲断。
倚楼情绪懒,惆怅春心无限。
燕度蒹葭风晚,欲归愁满面。

一点春 藕丝 见况周颐《词钞》

[清代] 冒俊

一弯西子臂,七窍比干心。
美人烈士情无限,馀绪缠绵自古今。

临江仙 丙寅九日登吴山恨蔚真未预兹游,作此寄之。

[清代] 严既澄

信美湖山容俯仰,从头感逝伤离。
登临情味绝凄其。
芳年摧落照,归梦系儿妻。
长伴飘零湖上月,何时照取双栖。
中年忧患赖相持。
莫将孤枕泪,愁损软腰肢。

南都将北游以书告别作新阳关三阕以壮其行 其二

[近现代] 林南强

波浪如山打两舷,谢安舟底自高眠。
晚来被酒柁楼立,唤起蛟龙舞九渊。

数诗

[魏晋] 孙放

一往纵神怀,矫迹步玄阐。

读元遗山送李参军诗因寄铁崖

[清代] 苗令琮

女莫作王明君,男莫作班定远。
尊为阏氏贵封侯,一去边廷竟不返。
铁崖赵侯古侠者,平生足迹半天下。
吊古欲射钱塘潮,依人又跃燕山马。
击筑长安里,买醉章华街。
缠头十万锦,穷愁安在哉。
西风易水酒徒散,酣歌走上黄金台。
隐居深闭太行足,杨柳门前几回绿。
四时空失慈母欢,一朝难得八州督。
我昔南行七阅月,归来亲鬓有华发。
空空两手登高堂,我母见之若饥渴。
因忆逢君林屋西,君言失意今当归。
故山春色又周岁,白头望断莱子衣。
衣如鹑兮马如狗,跋涉三年竟何有。
请君三复遗山诗,扼狐岭上应回首。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