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驿台·三月三十日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译文

靖安宅里,天天面对着窗前碧柳,凝眸念远;望驿台前,春意阑珊,花儿纷纷飘落地面。两处美好的春光,在同一天消尽;此时,家中人思念着宦游在外的人,宦游人同样也思念着家中的人。

赏析

首句“靖安宅里当窗柳”,元稹宅在长安靖安里,他的夫人韦丛此时就住在那里,写其宅自见其人。“当窗柳”意即怀人。唐人风俗,爱折柳以赠行人,因柳而思游子。大概是取柳丝柔长不断,以寓彼此情愫不绝之意。我们从这诗句里,依稀看见韦丛天天守着窗前碧柳、凝眸念远的情景,她对丈夫怀念之情太深了!次句“望驿台前扑地花”,自然是写元稹。春意阑珊,落红满地。他一人独处驿邸,见落花而念彼如花之人。这一句巧用比喻,富于联想,也很饶诗情。三句“两处春光同日尽”,更是好。“尽”字如利刀割水,效果强烈,它含有春光尽矣、人在天涯的感伤情绪。“春光”不单指春天,而兼有
美好的时光、美好的希望的意思。“春光同日尽”,也就是两人预期的欢聚落空了。这样,就自然导出了“居人思客客思家”。本来,思念决不限此一日,但这一日既是春尽日,这种思念之情便更加重了。一种相思,两处离愁,感情的暗线把千里之外的两颗心紧紧联系起来了。
诗的中心是一个“思”字。全诗紧扣思字,含蓄地、层层深入地展开。首句“当窗柳”,传出闺中绮思,次用“扑地花”,写出驿旅苦思。这两句都通过形象以传情,不言思而思字灼然可见。三句推进一层,写出了三月三十日这个特定时日由希望转入失望的刻骨相思。但仍不直遂,只以“春光尽”三字出之,颇富含蓄之妙。四句更推进一层,含蓄变成了爆发,直点“思”字,而且迭用两个思字,将前三句都绾合起来,点明诗旨,收束得很有力量。此诗诗格与原作一样,采平起仄收式,但又于原诗不同,下笔便用对句,且对仗工稳。不仅具有形式整饬之美,且加强了表达力量。因为,在内容上,这两句是赅举双方,用了对句,则见双方感情同等深挚,相思同样缠绵,形式与内容和谐一致,相得益彰。又由于对起散收,章法于严谨中有变化,也就增加了诗的声情之美。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瑟瑟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但仍写了许多好诗,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着纪念他的白堤。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赠刘禹锡诗云:“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词《杨柳枝》”,可见他曾自度一些新词。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朦胧之美,后世词人如欧阳修、张先、杨慎,都极为赞赏。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永嘉县斋写怀

[明代] 文林

墨绶垂青丝,铜符宠郎秩。
驾言谢班行,出领沧海邑。
脉脉辞亲知,依依去乡国。
浙行共千里,已在东南僻。
地远形势殊,年贫正艰食。
自顾书生愚,畴堪付休戚。
流移已怀惭,征敛况余职。
平生跌宕怀,雅志山水适。
及此东嘉游,清真信灵域。
岂无康乐情,坐有民社责。
敛板事承迎,钩稽困文籍。
拂意不能归,自惭陶彭泽。

送夫四绝句 其三

[明代] 斗娘

寂静闻天籁,愁眠觉夜迟。
遥怜江海别,残月梦君时。

翠蛟亭

[宋代] 新父

断崖捲银涛,拍岸雪相溅。
去住本无心,曾向岷峨见。

海榴花

[宋代] 方九功

春花落尽海榴开,奇种谁分宝地栽。
斜日捲帘深色映,晚风隔座暗香来。
披襟更拟频烧烛,把臂何妨数举杯。
最爱芳时看不去,繁枝折向月中回。

送方复大宣城学录 其二

[宋代] 方回

方氏来南汉闰时,蒸尝所在富孙枝。
歙溪真应仙翁墓,严濑玄英处士祠。
邂逅弟兄元共祖,殷勤子我总能诗。
因风不要花瓜颗,梅老遗篇幸寄之。

句 其二

[宋代] 方士繇

几酌碧筒陪笑咏。

[元代] 方夔

自郑有谋归华氏,舍湘无地托王琳。
尔身不恤无埋地,此耻奚容更戴天。
春盘脆响供雷笋,夜焙芳鲜摘露芽。
蚕老任眠催作茧,燕来新乳贺成家。
画角吹残低戍火,暮鸦横断远烟村。

寿乡守张秘阁 其三

[宋代] 方大琮

老去遇公为地主,剩将恩意煦摧颓。
龟鱼得荫眠偏稳,鸥鹭忘机熟不猜。
方喜玺褒天下最,又闻玉节日边来。
丰年一饱谁之赐,好把禾头祝寿杯。

春日田园杂兴

[宋代] 方子静

东皋雨后土膏肥,夙驾乌犍出短扉。
秧水平畴蛙阁阁,菜花满棱蝶飞飞。
比邻社酒欢犹在,墙壁农书事已非。
独喜桑麻今正长,渊明归去最知几。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