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门引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绿阴啼鸟,阳关未彻早催归。歌珠凄断累累。回首海山何处,千里共襟期。叹高山流水,弦断堪悲。中心怅而。似风雨、落花知。更拟停云君去,细陶诗。见君何日,待琼林、宴罢醉归时。人争看、宝马来思。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晚年韩□(tuo1)胄当政,一度起用,不久病卒。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辞海》1989年版)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送张光禄弟克允还兖州

[明代] 石宝

扁舟来探石城春,一夜埙篪动四邻。
虎踞龙蟠看王气,鸟啼花发助诗神。
灯前白发身俱健,画里青山说未真。
有兴不妨秋更到,年年光禄酒杯新。

咏碧山吟社八景 其七 芙蓉径

[明代] 俞宪

名花夹径栽,秋色翳高台。
台下行吟者,花神莫浪猜。

秋夜偕蕉园送侄崇艺就学兰州二首 其一

[近现代] 黄仁基

深夜街衢电火稀,琵琶亭畔语依依。
江天月色凉如许,想抵金城正授衣。

赋诗亭夜月

[清代] 汤传矩

一水环城注,潭深势渐平。
迥风生绮彀,映月见澄清。
野岸舟横渡,悬崖火半明。
渔沧千古迹,夜坐不胜情。

题亚子分湖旧隐图二首 其一

[近现代] 丁以布

楼台平水水平桥,黎里人归乘短桡。
嫩绿新红遍桃柳,个侬心事付吟瓢。

由羊城夜泊石岐口占

[元代] 杨仲玉

一笛西风急,寒江欲二更。
渡头人影寂,浩月送归程。

琴调相思引

[清代] 梁启勋

寒月森严照大荒。
泠泠清瑟奏伊凉。
寂寥长夜,前事莫思量。
无界山河谁是主,漫将陈迹论行藏。
举头天外,凄断水云乡。

临江仙 怀友

[近现代] 汪玢

又是一年春梦好,江山秀出文旃。
杏花红影琢新篇。
人间弹七调,穹宇列三垣。
东望瀛壶风浪起,可堪海上游仙。
相期重返大罗天。
闲开云母幔,共赏月儿圆。

照胆台

[宋代] 叶味道

一水磨铜镜面寒,人心蔽锢可谁观。
诸君顾影清潭里,私曲分明见肺肝。

辛巳中秋

[近现代] 佟绍弼

中华寇乱几经秋,岁岁中秋月亦愁。
故里初逢惟有恨,冷杯相对不胜幽。
沈灾地赤家何托,流血风腥死未休。
空巷悄然人事绝,苍茫只见雾云浮。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