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芝山 其二

朝代:清代 作者:邵齐焘

茫茫十年别,相思各天涯。
祇谓川路遥,讵期死生乖。
存不游一涂,没不抚尔骸。
修短诚有期,难为故人怀。
况子抱不测,憔悴委穷埃。
严霜一以零,微藿无全荄。
孤魂飘异香,零落重我哀。
念昔少年日,结契在金阶。
达识祛所滞,清言意多谐。
誓同影与形,投分异群侪。
欢娱几何时,逝景不我回。
痛哉山阳笛,已矣令心摧。

(1718~1769),字荀慈,号叔山,江苏常熟人。生于清圣祖康熙57年,卒于高宗乾隆34年,年52岁。幼异敏,读书晓大义。乾隆7年(公元1742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居词馆10年,纂修书局者再。尝献《东巡颂》,时称为班、扬之亚。性夷旷,年未40,即罢官归。自颜其堂曰“道山禄隐。”主讲常州龙城书院,黄景仁、洪亮吉皆从受学。齐焘善为骈体文,意欲矫陈维崧、吴绮、章藻功三家之失,故所作以气格排奡、色泽斑驳为宗。著有《玉芝堂诗文集》9卷,《清史列传》行于世。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次韵裕之见寄二首 其一

[金朝] 赵元

鱼入深渊鹤在阴,飞潜何幸远庖砧。
乾坤万里云无迹,冰雪三冬柏有心。
故国钩留清夜梦,岁华分付白头吟。
莘川拟作桃源隐,共与青山阅古今。

彭城遇宗弟大尹佐

[明代] 王恪

一脉斯文气味长,共君世系出莆阳。
枝柯自信原同本,天地如何使异乡。
唐宋家声曾梓谱,彭城风雨幸连床。
春来傥有池塘梦,莫惜新诗寄远将。

矶石清风

[明代] 甘守正

百折湟川自上头,风生幽壑漱清流。
孤城断岸尘应少,六月登台暑亦收。
频听渔歌时欸乃,相看鸥鸟日沉浮。
于今怀古多惆怅,抗疏功名付钓钩。

西湖舟中同诸子分赋

[明代] 释通岸

扁舟疑入画图中,波面楼台柳外风。
眼底韶华三月尽,天涯朋旧一樽同。
莺声隔岸邀歌扇,花影连湖卧钓翁。
幽赏未停烟树瞑,玉轮飞出海门东。

盖仙山六题 其三 甘泉

[宋代] 王藻

一脉灵源来已长,色浓如醴味甘香。
石龙洞处无尘染,留与仙家作玉浆。

祁门舟中

[清代] 冯询

一脱官衫百体便,卧游虽暂亦缠绵。
树知尘世百年事,花送春人十里船。
白日纵歌宜放鹤,青山埋骨有啼鹃。
不知寒食清明过,只觉韶华在眼前。

李香君小像 其一

[清代] 陆学钦

一腔恨血喷桃花,点染生绡妙笔夸。
为问元规尘十丈,携将此扇可能遮。

清隐山居

[明代] 谢廷柱

笑渠高价住名山,城里幽栖屋几间。
岂有市声闻竹径,不教尘躅闯柴关。
石床书卷苍苔静,草阁炉熏白日閒。
鼓棹相从吾有意,海棠洞口洗尘颜。

秋月饮崔白石宅对圆石

[明代] 林震

风物凄清对倚栏,云根班坐缘醋宽。
留将明月空庭满,摘向骊龙秋水寒。
勾漏不知丹几转,摩尼忽自现团栾。
祥光夜夜凌无极,疑作天南斗气看。

缝衣领诗

[元代] 刘翠翠

一自乡关动战锋,旧愁新恨几重重。
肠虽已断情难断,生不相从死亦从。
长使德言藏破镜,终教子建赋游龙。
绿珠碧玉心中事,今日谁知也到侬。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