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士彦佥宪十绝 其四

朝代:元代 作者:刘鹗

情好虽亲音问疏,秋来眠食近何如?因风敢致平安问,谩折梅花当寄书。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溪岩杂咏 其二

[元代] 清珙

一钁足生涯,居山道者家。
有功惟种竹,无暇莫栽花。
水碓夜春米,竹笼春焙茶。
人间在何处?隐隐见桑麻。

卸甲沟

[清代] 陈德荣

山形如醉翁,佝偻欲颠仆。
云林意蒙密,水石气局蹙。
严霜飞不到,青翠豁人目。
硕果缀余柑,小红亚天竹。
涧底数枝梅,横斜过石屋。
冻蕊参差开,含春媚幽独。
到此坐忘疲,欲往意还复。
乃知草木心,舒荣在岩谷。
我欲结茅庵,餐霞友麋鹿。

阮郎归 海河逭暑

[近现代] 寇梦碧

七分水色二分灯,一分微月明。
橹枝伊轧夜禽惊,风来秋暗生。
听坠露,坐流萤。
幽花眠未醒。
淡云来往月无声,心平潮也平。

缺题

[明代] 孙慎行

桃源只在市城边,锦瑟明妆满画船。
莫怪道人回首处,朝来暮去已年年。

当湖文园闻已填茂草慰外君

[清代] 德隐

遥望残阳落故墟,更传烽火遍州闾。
绿沈渭亩临溪竹,香散文园满架书。
钓艇苍茫浮少伯,琴台寂寞忆相如。
多君腹笥依然在,词赋翩翩好似初。

沈阴

[清代] 程恩泽

沈阴不散地埋忧,冷雨三旬苦未休。
幸不侵陵农事晚,已难消受旅人愁。
芦花湿处哀鸿泣,蕉炬炎时冻雀投。
却诧北风如虎怒,尽吹清泪落南州。

句 其三

[宋代] 王存

二载京岘居,过从不获屡。

宽城困居长春旧名宽城子

[近现代] 罗元贞

漫说寒斋日月长,只今空羡菜根香。
年丰俭食奇难料,谷贱伤农例未防。
此地去皮无寸草,谁人辟谷有良方。
朝朝最是痴儿女,绕膝啼饥不放娘。

华清泉歌

[清代] 唐仲冕

灵湫百丈阴火煮,浸玉跳珠互吞吐。
不寒不热含温和,千人万人涤尘土。
开元天子华清游,海棠睡足鸳鸯浮。
银河七夕泛牛女,金虾蟆化黄长虬。
洗儿初罢赐汤饼,鼎沸还同景阳井。
长缨飞散满梨园,铃雨郎当怀绣岭。
我闻丁夫壬妃为水仙,潏汨扬华作温泉。
飞廉佚女欲大恩,秽行往往遭风颠。
骊山岂信不祥地,何处山川容秘戏。
老姥曾受《阴符经》,阿环况是瑶池侍。
腻涨销沈第二泉,泉底喷嘘冷不然。
万年银海无朝烛,空亭甃石生苔钱。

南歌子 秋海棠

[近现代] 张克家

绿蜡衣裳冷,红丝梦想劳。
女墙阴下女桑交。
经惯凄风苦雨畏阳骄。
归雁亭亭影,惊鸿袅袅腰。
美人香草倩谁描。
浊酒不辞痛饮读离骚。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