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二十四首 其二

朝代:宋代 作者:释守卓

见见须教透顶门,顶门开处宝光分。
照彻古今无比况,犹来佛祖是儿孙。
到头珠有水,未免线因针。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鉴勤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饮沧浪园得红字

[宋代] 龚璛

携酒盈樽烦小童,翩然丘壑试东风。
分畦菜本丰年玉,二月桃花一雨红。
官事閒忙适相半,世人忧乐岂无同。
古来乔木今谁在,濯足沧浪曲未终。

直庐即事

[清代] 陶梁

一室跏趺学坐忘,高槐古井欲生凉。
秋蝉也合伤迟暮,不噪朝阳噪夕阳。

寄方寄巢四丈

[清代] 姚范

鸬鹚旧忆城东宅,萝薜尝深蓟北情。
步屟春风随鸟语,问花秋寺过牛鸣。
诗家眷属何人似,物外仙翁是地行。
为谢长宗矜理窟,碧山深处正闻莺。

鹧鸪天

[清代] 赵庆熹

小字桃根姊妹传,轻舟如叶载团圞。
眉边山色愁双晕,眼底潮痕酒一圈。
风侧侧,月圆圆。
两枝飞桨渡头船。
曲终杨柳红桥路,过尽青溪几个湾。

秋柳四章 其二

[清代] 徐骘民

枝枝摇曳拂寒霜,不似依依春草塘。
赋就枚生留彩笔,诗吟谢女检青箱。
枉从越国怜西子,莫向梁园问孝王。
风景洛阳人已去,月明凄绝永丰坊。

听东乡陈老人弹三弦(名亮山)

[近现代] 曾国才

国初三弦推陆生,王师北下闻其名。
红笺召入跸宫坐,砉然龙虎腾一声。
南人自此重北调,弃掷箫竽椎破筝。
姑苏女儿弄两鸽,金陵公子浮千觥。
老人何处受指法,毕毕剥剥条条鸣。
凄切芦埼夜归雁,嘹呖柳岸春妥莺。
四座无言忽失色,北风卷地黄河倾。
固知漻剽嗣边让,亦何激决如疁城。
老人罢曲为我语,曩时曾作幽燕行。
山东少年善大调,撩捩曲尽弦中情。
醒抱当胸醉倒背,摆脱规矩生神明。
游门如登多宝阁,携得片玉归铿铿。
言讫拳案复嗟叹,似推此客无与衡。
乃知妙会天下有,遇与不遇非关精。
吁嗟乎,遇与不遇非关精,世间岂止弹弦人。

遗直轩诗

[元代] 辛钧

一家兄弟两诗仙,同在蛮邦岂偶然。
今日开轩见遗像,当时美政亦相联。

山行

[元代] 李延兴

山压金台万万重,寻幽尽日少人逢。
况闻水北田庐好,白首躬耕学卧龙。

春日三首 其一

[清代] 那逊兰保

乍暖天教雨住凉,閒来只觉昼偏长。
蜂怜露重迟归户,燕趁风微低度墙。
作画每教衣染墨,折花赢得袖馀香。
一春细较浑无事,且作寻题觅句忙。

句 其四

[宋代] 洪刍

何如唤取陆鸿渐,石鼎风炉来试茶。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