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梅花引 秋闺二解 其一

朝代:清代 作者:樊增祥

锁香房户小帘㰍。
桂堂东。
几相逢。
云际一钩残月挂梧桐。
闲踏苍苔来又去,频徙倚,玉阶前,白露中。
月黄星黡晚妆慵。
口朱融。
鬓蝉松。
近也近也,近重九、愁雨愁风。
半臂吴绵纤手慢裁缝。
刀尺已收临欲睡,还看取,小灯花,缀玉虫。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著有《樊山全集》。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偈十六首 其十五

[宋代] 释士圭

悬泉千尺泻龙湫,一叶萧萧万木秋。
坐看孤云行看月,更无佛法挂心头。

一叶落

[唐代] 李存勖

一叶落,搴朱箔,此时景物正萧索。
画楼月影寒,西风吹罗幕。
吹罗幕,往事思量著。

连理枝 其一

[清代] 吴绮

恨煞兰舟荡,轻许罗衫放。
胆怯空房,愁添满镜,是何离况。
看床儿犹是向时铺,怎今宵难上。
犹记临行样,难把游踪望。
落叶轻狂,残花冷淡,总成抛漾。
只阶前蟋蟀忒多情,到更深相傍。

过襄阳书寄家遁溪丈

[清代] 邓显鹤

终古沧桑几劫灰,行人过此一徘徊。
依然汉水浮天去,不见庞公上冢回。
《荆楚岁时》思续记,《襄阳耆旧》有余哀。
我来欲伴鹿门隐,莽莽平芜但草莱。

虚堂

[清代] 高鼎

虚堂独自掩疏棂,久客天涯醉亦醒。
廿载江湖双眼白,五更风雨一镫青。
艰危已觉尘心淡,魂梦犹惊战血腥。
祇为深恩酬未得,琴书何暇叹飘零。

“八一三”沪战起后作

[近现代] 张鳦生

燕地才惊烽火起,吴门又复逞凶顽。
楼船夜下瓜洲渡,铁骑秋横北固山。
月冷犹看飞羽镞,风凄不见返刀环。
长江流血千秋碧,何必求生入玉关。

次一樵兄见赠韵 其一

[近现代] 汪石青

一生养气浩如云,磅礴惟堪掬与君。
但有骨图燕市售,何能身作越人文。
鸡鸣饭熟春如梦,海阔天空鹤不群。
连日引杯看剑处,剧怜青眼太殷勤。

题高孔华小画和韵

[明代] 陈玺

屋迥野云白,林昏山雨过。
杖藜拄桥北,识面青山多。
古木参天立,閒云入户青。
推篷恣吟眺,夜坐斗牛横。

冬日即事

[清代] 多敏

寒色逼虚幌,深闺暮掩门。
堕来凉月影,写出晚愁痕。
永夜镫疑雪,微烟夕敛昏。
不须嗟缟袂,金鸭手重温。

浪淘沙 湖楼听雨

[清代] 沈善宝

霎霎复萧萧。
梧叶芭蕉。
松风四面卷波涛。
并作秋声成一片,夜雨今宵。
秋思本无聊。
梦又苕苕。
二分凉意透轻绡。
来日湖边新涨碧,拟泛兰桡。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