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其二 初夏,再叠前韵

朝代:清代 作者:樊增祥

细柳黄金蹙。
荔墙阴、薰风暗度,小窗纱目。
砚匣凝尘湘管燥,春蚓斜行断续。
问谁解、养鸡如木。
学道懒将除目看,鹤头书、忘了词科录。
秋水注,再三读。
如人意是屏风曲。
好园林、青梅结子,满庭新绿。
狮子糖兼菱角粽,办与娇儿止哭。
更双燕、伴人幽独。
住亦欣然归亦好,万荷花、香满东溪屋。
还留看,辋川竹。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著有《樊山全集》。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宋代] 辛弃疾

一水奔流叠嶂开,溪头千步响如雷。
扁舟费尽篙师力,咫尺平澜上不来。
山上风吹笙鹤声,山前人望翠云屏。
蓬莱枉觅瑶池路,不道人间有幔亭。
玉女峰前一棹歌,烟鬟雾髻动清波。
游人去后枫林夜,月满空山可奈何。
见说仙人此避秦,爱随流水一溪云。
花开花落无寻处,仿佛吹箫月夜闻。
千丈搀天翠壁高,定谁狡狯插遗樵。
神仙万里乘风去,更度槎丫个样桥。
山头有路接无尘,欲觅王孙试问津。
瞥向苍崖高处见,三三两两看游人。
巨石亭亭缺啮多,悬知千古也消磨。
人间正觅擎天柱,无奈风吹雨打何。
自有山来几许年,千奇万怪只依然。
试从精舍先生问,定在包牺八卦前。
山中有客帝王师,日日吟诗坐钓矶。
费尽烟霞供不足,几时西伯载将归。
行尽桑麻九曲天,更寻佳处可留连。
如今归棹如掤箭,不似来时上水船。

酒香亭

[清代] 向阮贤

汉武好神仙,为觅长生酒。
方朔妙诙谐,早润滑稽口。
至今湖上亭,酒香渺何有。

哥舒歌

[唐代] 西鄙人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秋日湖上

[唐代] 薛莹

落日五湖游,烟波处处愁。
浮沈千古事,谁与问东流?

庆全庵桃花

[宋代] 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湖上

[宋代] 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新凉

[宋代] 徐矶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
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咸阳城东楼

[唐代]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西台哭所思

[宋代] 谢翱

残年哭知已,白日下荒台。
泪落吴江水,随潮到海回。
故衣犹染碧,后土不怜才。
未老山中客,唯应赋八哀。

垓下歌

[两汉]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