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六夜小集,同赖二、兄子幼春作

朝代:清代 作者:林朝崧

草虫吟风长唧唧,中庭桂花香不息。
清秋过半月仍圆,零露渐多夜方寂。
我辈离居亦已久,何意琴樽共今夕!赖兄怀瑾后握瑜,由来声价连城璧。
吾家仲容亦佳士,只我才惭步兵籍。
论心慷慨及时事,执手慇勤叙离隔。
回首兵尘暗乡国,二子穷山我异域。
频年相望阻云海,促膝清谈宁易得!乱离未死复此会,天荒地老三诗客。
流萍踪迹散还聚,离黍河山今异昔。
悠悠身世总如梦,万事不堪回首忆。
高岸为谷谷为陵,七尺虽在非金石。
相看破涕且欢笑,莫遣愁多头早白。

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号痴仙,台湾彰化县雾峰乡人。林朝崧出身于武功之家,其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均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颇有战功的将领。林朝崧作为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湾地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听吕秉建弹三弦

[明代] 朱谏

三弦本是边城乐,谁与流传到南越。
清歌妙手坐绳床,午夜高楼对明月。
初闻环佩鸣,仙子空中行。
綵云吹未散,罗袜香尘生。
忽如猛将驰甲兵,万骑铁马相纵横。
搴旗直出玉关道,瞋目咤叱龙沙亭。
悲来转作戍妇愁,关山月照塞草秋。
雁度潇湘惜孤影,猿啼三峡澄江流。
划然一声震高木,子规啼裂山头竹。
银河倒翻柝木津,天孙似向楼边哭。
山中秋气如水凉,非此何由慰幽独。
君能洗我冰炭肠,邀君且就楼中宿。
弦停月落帘半垂,童子烧茶茶正熟。

游九锁

[宋代] 俞煜

万山低伏天柱起,郁郁琳宫锁幽邃。
泉声泻入松风寒,山光滴破云根翠。
仙人不归白日暮,箬下还丹已千岁。
天高辽鹤不可呼,梦魂夜落青山外。

桃源舟中

[清代] 水卫

万山历尽一江平,天许乘风破浪行。
沅水已过湘水近,滇云遥隔楚云生。
沿溪渔父频回棹,夹岸桃花半落英。
我欲泊舟寻大隐,仙源鸡犬莫相惊。

渡彭蠡湖口望大孤山

[清代] 周仪炜

春风出江城,千里送行迹。
朝辞浔阳郭,晡击湓口楫。
回首眺大孤,危屿立空阔。
中峦静容与,澄晖览日夕。
亭亭何处仙,缥缈迥殊绝。
平湖丽清镜,修容俯深碧。
气与江势趋,神俱旅心积。
断云掩苍莽,残照薄欹仄。
征车重回迈,延伫但今昔。
缅彼百尺峰,嗟此远行客。

芙蓉庵

[明代] 陈国是

关山切上层,萧瑟对金灯。
鹤冷凭空阁,云閒入定僧。
韶弦松响细,溅石涧声增。
一枕芭蕉雨,南华午梦腾。

诸葛洞

[清代] 倪本毅

万山如奔马,到此一水束。
两岸绝壁相对峙,巨石中涌疑虎伏。
雷轰电骇浪花溅,水势争与石势触。
石怒水号两不让,阴云惨淡生觳觫。
楚南估客不敢上,千帆夜泊沅溪曲。
负戴纷纷越山岭,崎岖恍如蚁缘木。
瞿塘滟滪古绝险,轩然大波高于屋。
龙骧万斛日经过,怪此汹涌断往复。
崔巍古庙覆苍苔,居人争伺溪洞开,呜呼诸葛何时来。

夜坐

[清代] 祁德琼

坐久明镫乱,寒风入彩帏。
阑干七十二,何处笛声飞。

句 其一

[宋代] 刘宗孟

万山攒地窄,四气得春偏。
分野侵秦壤,星河共楚天。

浣溪沙 选堂翁三叠忼烈秋兴韵,余亦勉和八章博粲。 其五

[近现代] 张充和

难遣繁忧入酒卮。
关河约略似当时。
懒逢佳节换新衣。
墨淡笔荒馀怅望,意新词涩乍凝思。
闲窗窈窕暮云垂。

为白司寇题画

[明代] 莫骢

万山晴色一囊琴,夹岸长松十里阴。
天上故人归未得,草堂花雨昼沉沉。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