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 亚子寄示摸鱼儿题秣陵悲秋,久未属和。残念风雪,枯坐客窗,填此以杀其悲恕不和之调也

朝代:近现代 作者:沈昌眉

惨西风、旋绕石头城,幽燐绿星星。
算国殇多少,大招未赋,那不悲鸣。
热血流归桃渡,红浪冷凝冰。
愁绝蛾眉影,隔岸峰青。
之子而今已矣,想成仁取义,双目能瞑。
把生前恩怨,一例总消平。
只难堪、感怀今昔,对河山、痛泪洒新亭。
兴亡恨,待传奇手,絮与人听。

沈昌眉(1872~1932年) 字眉若,号长公,芦墟镇人,少年丧父。清宣统二年(1910年),他与兄弟昌直发起建立分湖文社,同年由柳亚子介绍加入南社,在《南社丛刻》上发表诗文。昌眉在黎里小学任教时,与张应春父亲张鼎斋同事。本世纪20年代,昌眉到吴江师范任教。民国17年(1928年),柳亚子营造张应春烈士衣冠冢,昌眉出力甚多。20年,昌眉弟子集资印行《长公吟草》,柳亚子作序,纪念先生60寿诞。日军侵占吴江时,到芦墟杀人放火,沈宅被毁,沈昌眉的生平著作焚毁殆尽。现仅存《南社丛刻》中的部分诗文和《长公吟草》。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化胡歌七首 其三

[隋代] 无名氏

我昔西化时。
登上华狱山。
北向视玄冥。
秦川荡然平。
汉少杂类多。
不信至真言。
吾后千馀年。
白骨如丘山。
尸骸路草野。
流血成洪渊。
不忍见子苦。
故作大秦吟。
哀叹二十颂。
以示通中贤。
见机降时世。
不值苦以辛。

谑柳二首 其二

[清代] 吴妍因

笑倚斜阳岸,依依解送迎。
南都方惜别,北部又生情。

颂古九首 其九

[宋代] 释善悟

因我得礼你,牵牛去饮水。
岸上蹄踏蹄,水中觜对觜。

劝徒铭

[宋代] 释惟照

身心无拘,动寂无知。
如大死人,无倚无依。
无拘者宽,无知者安。
无内无外,无定无观。
无适无莫,无造无作。
无去无来,无好无恶。
一道清虚,万法如如。
愚极成智,智极成愚。
超诸数量,孰云比况。
净尽不留,无法可尚。
识不可识,智不可知。
谁家之子,兀然巍巍。
巍巍不存,根尘颖脱。
如憨如痴,落落魄魄。
不惜口业,为了说破。
笑杀阇梨,山僧罪过。

送景星赴乡试

[明代] 纪坤

不能随我隐,尔亦自有见。
举世尽鸿冥,何日息龙战。
挟策干诸侯,游士吾所贱。
读书二十年,当为明廷献。
世事虽靡常,公道此未变。
果为珊瑚枝,铁网终能罥。
竖儒守一经,讵足拯离乱。
傥可梯青云,或冀理一县。
抚字缓催科,且恤百里患。
杯水沃车薪,终胜助以扇。
黄花取次开,老眼摩挲看。
此愿果否偿,送尔泪如霰。

临江仙

[近现代] 徐震堮

老树不风偏有韵,淡烟浅画成图。
高城斗转入平芜。
长空一鸟下,孤塔乱云扶。
范水模山都著迹,何人得见真吾。
最分明处最模糊。
夕阳如琥珀,写得此诗无。

第六夹山船子颂

[宋代] 释义青

泛舟驾崄三十春,击处竿头活死人。
夹岭桂分千古韵,朗江山翠万重新。

南浦 题林畏庐翁西溪图,兼讯㣼盦溪游

[清代] 郭则沄

摇曳一湾秋,指词仙隐处,溪云迷晓。
西堰旧通潮,荒庵畔、古雪沈沈谁扫。
清游最羡,酒瓢稳载瓜皮小。
弹指楚天愁几许,凭问旧时芳草。
分明图就残山,引归心早是,越莼香了。
凭讯冷红踪,清波路、果否控鸾重到。
梅塍梦渺。
微吟愁对瓶枝悄。
今夜水窗风絮影,白上鬓丝多少。

浪淘沙 舟过东郭废园

[清代] 吴本嵩

一叶下晴川,正夕阳天。
西山拖雨断虹鲜。
不是荷花亲指点,谁说平泉。
歌舞忆当年,肯羡神仙。
繁华如箭忽离弦。
乱甃残垣能几日,取次桑田。

过太平府有感 其二

[明代] 范嵩

笑渠终日利名忙,谁似僧閒不出房。
睡熟白云都不管,寺前松竹自苍苍。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