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伯子中翰惠人面果

朝代:明代 作者:林熙春

古谓人心险,有如面不同。
岂知园困性,宁与世情通。
面匪随时白,心惟一窍红。
君家上苑种,贲我鹿门中。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小轩四围织短篱因成绝句

[宋代] 虞俦

自插笆篱当药栏,旋移花木向中间。
东偏只要疏疏竹,开牖莫教遮却山。

句 其七

[宋代] 徐似道

叶从秋后变,色向晚来红。

清音亭

[宋代] 徐安国

山川无古亦无今,只在游人得趣深。
洗耳屏除筝与笛,来贤几个是知音。

虞美人 其四

[宋代] 黄人杰

蓂飞八叶书云后。
此日孙枝秀。
爱他风味似吾人。
都是笔头能篆、又能文。
青青两鬓年方壮。
儿女俱成长。
要添福寿与荣华。
教取一庭兰玉、共成家。

夜宿交石峡凌晨舟行适遇便风俄顷至小孤山

[宋代] 蔡戡

好风特特送征帆,百里俄惊指顾间。
薄暮暂留交石峡,迟明已到小孤山。
峰峦过目非吾有,鸥鹭无心似我閒。
幸得年丰归去好,长腰玉粒未应悭。

诗一首

[宋代] 何澹

茂洪艰险扶倾厦,安石从容抗怒蛙。
习俗风流犹未改,短辕丝竹璧微瑕。

梦玉人引

[宋代] 陈三聘

别来何处,酒醒后,梦难觅。
晚日溪亭,清晓便挂帆席。
满载离愁,指去程、还作江南行客。
目断层城,数迢迢山驿。
素巾空染,泪痕斑、应是暗中滴。
记得轻分,玉箫犹自凄咽。
昨夜东风,梅柳惊春色。
料伊也、没心情,过却好天良夕。

行香子

[宋代] 韩玉

一剪梅花,一见销魂。
况溪桥、雪里前村。
香传细蕊,春透灵根。
更水清泠,云黯淡,月黄昏。
幽过溪兰。
清胜山矾。
对东风、独立无言。
霜寒塞垒,风静谯门。
听角声悲,笛声怨,恨难论。

[宋代] 欧阳光祖

白发骎骎吾老矣,名场从此欲投簪。

庆余思永冠 其二

[宋代] 游九言

今日□□仲,荣加首服新。
从今弃幼志,当自勉成人。
处事与接物,从兄以事亲。
圣贤有谟训,盍亦谨书绅。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