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感怀呈松学诸友

朝代:元代 作者:陈镒

我昔扁舟泛淮水,万顷琉璃月光里。
夜深复上城南楼,笛声未断箫声起。
燕姬二八比玉花,纤纤潋滟倾流霞。
筵前舞袖影凌乱,青年意气百倍加。
归来岁月如转烛,圆缺阴晴几悲乐。
只今白首叹无成,晚得一官饭不足。
江北江南多乱离,吁嗟赤子无所依。
长松古邑亦遭毁,空馀野草秋萤飞。
乾坤浩荡父老尽,逝水东流徒潣潣。
世间万事何时终,岂若庞公鹿门隐。
人生对酒当尽欢,此宵此月能几看。
杜陵诗老曾有语,无使霜露沾衣寒。

陈镒(?—1456年),字有戒,江苏吴县人,永乐年间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先后任湖广、山东、浙江等地的副使,明英宗时期镇守陕西,用自己的方式解决了陕西的饥荒问题,后看到河南等地流民啸聚,建议派人前往抚恤,英宗同意后,但官员却没有施行,导致后来河南等地的叛乱。陈镒共三次镇守陕西,前后十余年,陕人很爱戴他,敬若父母。每次陈镒回朝廷,老百姓总是挡道拥车而泣。他回来时,则欢迎的人群数百里不绝。他之得军民之心,前后镇守陕西的无人可及。景泰四年(1453年)因病致仕。景泰七年(1456年),陈镒去世,获赠太保,谥僖敏。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严子陵祠

[清代] 吕履恒

霜落秋城木叶丹,客星祠畔肃衣冠。
故人无意骄同卧,天子何能屈一官。
严濑江山空浩渺,原陵松柏自高寒。
东都多少知名士,不及冥鸿一羽翰。

牧牛图

[金朝] 田锡

干戈扰扰遍中州,挽粟车行似水流。
何日承平如画里,短蓑长笛一川秋。

舟中九日

[清代] 方璲

九日多风雨,孤舟倍郁陶。
推篷见山色,扶杖听江涛。
人比黄花瘦,秋随白雁高。
游怀萧瑟甚,木叶下临皋。

题劳玉初学副釜麓归耕图 其一

[清代] 徐坊

吾庐二黉下,南睇釜山顶。
有田不得归,泛泛如萍梗。
去年经丧乱,风尘恣顽犷。
时移人事迁,衰泪下如绠。
披发还故山,去去事幽屏。
空山寂无人,白云在高岭。

台湾吟

[清代] 李钦文

直从澎岛渡台湾,几阅春秋倏忽间。
海国奇观冈号木,天涯胜迹凤名山。
早潮鹿耳游人遍,晚渡安平舟子閒。
知是圣朝恩泽远,遐荒久已辟贤关。

除夕与诸弟饮即席

[清代] 褚荣槐

腊鼓声中饯岁忙,屠苏递饮缓传觞。
贫家行乐仍寒俭,老母加餐便吉祥。
酒气暖融帘外雪,禅心深炷佛前香。
寺钟未动晴云晓,已有春风到草堂。

重九登白云山

[近现代] 潘其璇

九日登高发浩歌,不辞晞发向阳阿。
诗情渐与欢情减,豪气新随秋气多。
作客半生怜骨肉,还乡一计负烟萝。
西风又送边城警,渺渺予怀可奈何。

郭泰

[清代] 刘逢源

博带雍容七尺身,遨游郡国擅人伦。
如何下士相模仿,只爱先生折角巾。

归里偶题

[清代] 查曦

故园芳草独归迟,桃叶成阴柳影垂。
旧燕语兰春已远,新蝉声动夏初宜。
轻纱细葛裁衣日,小市长廊卖扇时。
趁此清和好天气,且投莲社一题诗。

寄弟

[金朝] 张本

离离丘垄田,郁郁霜露思。
相隔二十年,旦暮一何悲。
中途涉万里,天幸复来归。
燕安此怀居,愧彼神与祗。
叔兮孝且友,见义能不疑。
上念先茔孤,亦闵乃兄痴。
护丧营大葬,勤苦我所知。
昨朝尺书来,殷勤咸及兹。
灯下展转读,涕泪沾裳衣。
父祔失临穴,子焉庸我为。
我非羽毛寄,饱食冥然飞。
田居有素怀,行当事畬菑。
与子奉遗祀,没身以为期。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