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分栗与诸子

朝代:明代 作者:释今无

一筐山栗因人惠,数十禅僧论腊归。
剥后更疑滩石嫩,炊来方及暮云肥。
吞津香过云门饼,笑月携过弹子矶。
数载辛勤插桐叶,疏钟鸾影尚依微。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寄题步武嘉祥学署迟月楼

[清代] 王烻

沈沈郁郁天正青,牢牢落落三五星。
荒城早闭寒悄悄,乱山丛矗深冥冥。
苍玉虬蟠成大玦,楼开正对东南缺。
弟子燕息帷自下,先生坐瞑烛不艺。
瞥眼长空生白毫,晶莹澈骨寒侵毛。
常仪按辔蓄气势,并力一涌飞凌霄。
顽云轇轕顿离脱,攒峰赑屃争擎高。
银阙瑶台现突兀,霓旌羽葆来游遨。
神仙好此果非妄,岂有枣脯能相招。
先生永夜常独寤,清辉应为先生驻。
何似明湖桥上酒垆边,醉眸看倚华山树。

采桑子 其一

[唐代] 李煜

辘轳金井梧桐晚,几树惊秋,昼雨如愁,百尺虾须上玉钩。
琼窗春断双蛾皱,回首边头,欲寄鳞游,九曲寒波不溯流。

登燕子矶

[清代] 孙蕙

铁锁沉江王气收,萧骚风色暗江楼。
丹枫远岸戎戎市,绿浦寒烟点点鸥。
秋好金陵桃叶渡,风回玉笛木兰舟。
名山输却空王子,梵刹依然枕碧流。

夜泛桃源

[清代] 冉瑞岱

一棹桃花水,通宵泛未停。
风声帆咽饱,喀梦橹摇醒。
村犬嗥残月,江鱼戏落星。
推篷延晓色,恰对数峰青。

田家春晓

[清代] 周锷

田家无四邻,开门惟有树。
不复辨山翠,苍茫见春雾。
携锄出原坂,牛迹纷满路。
布谷时一声,飞过西溪去。

赋得石钟二首送宋显夫佥事之山南 其一

[元代] 刘闻

云垂苍崖深,月出湖水动。
旅思方眇然,噜吰发空洞。
悠悠湘灵感,殷殷钧天梦。
人在九江船,馀音远相送。

挽张宫傅 其一

[清代] 徐孚远

高秋风雨落荒城,伏枕遥传天柱倾。
报汉未能邀匹雁,系胡空自有长缨。
七年大节凌霄上,千载英灵俟海平。
闻道阖门皆殉难,恰如归去赴蓬瀛。

苏澳从军诗 其五

[清代] 张云锦

楼船穷海泊,唤渡易轻舟。
浪涌如奔马,波回似没鸥。
雨风交洒落,性命听沉浮。
已济看来处,惊人浩浩流。

摸鱼儿 题陈炳权校长万里封侯图

[清代] 杨玉衔

好男儿、峥嵘头角。
何甘窗下枯槁。
横腰三尺青蛇剑,风雨欲来狂啸。
吟未了。
起健者班生,商略从戎好。
长门官道。
是万里初程,一鞭先路,忍恋栈边草。
西陲事,天末狼烽正照。
将军度幕征剿。
燕然麟阁真机会,休负锦旌牙纛。
君莫笑。
王尊驭、俳佪陇坂供凭眺。
沿边荡扫。
须脚踢黄龙,腰悬金印,尚及人年少。

望钟山

[清代] 吴山

天气清无霞,远山益幽霭。
凭楼纵观眺,目与群物会。
清风自南来,竹树生微籁。
歌禽唱金缕,翠筱飘罗带。
时佳景复丽,赏心亦高迈。
延伫望钟陵,眷然怅松桧。
似觉古今短,徒谓乾坤大。
念昔爽鸠氏,川原鲜常在。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