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阴李审言

朝代:清代 作者:郑孝胥

审言与我年相若,我观其书颇惊愕。
清言移人味甚正,读书得间趣尤博。
乾嘉学者各有就,一语举要遗糟粕。
前辈著书政如此,后生或识伏案乐。
近来文士绝嚣张,雅俗未分妄自襮。
范围名义溃欲尽,乱耳使人意绪恶。
速持羯鼓为解秽,弦外馀音不寂寞。
论诗君勿谬见推,此事散原真杰作。
我今心折在四灵,才力自知甘守弱。
篱间垂柳黄可念,澹荡樱桃华已著。
春阴竞日能见过,无益有涯待商略。

郑孝胥,(1860年5月2日——1938年)字苏龛(苏堪),一字太夷,号海藏,尝取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诗意,颜所居曰‘海藏楼’,世称‘郑海藏’。中国福建省闽侯县人。工诗,擅书法,为诗坛“同光体”宣导者之一。著有《海藏楼诗集》。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游仙

[清代] 曹炯

九天天路路迢迢,阆苑奇葩尽吐苞。
忆得看时忘日暮,归来新月挂松梢。
朝来洞口饭青精,晚侍金仙宴玉京。
忆得昨宵松下坐,月明星朗听吹笙。

包山显庆禅寺

[清代] 张諴

山行不知远,丛木忽苍翠。
青岚起层冈,幽幽隐古寺。
初地肇萧梁,嘉名赐唐帝。
复有慈受僧,结庐传宋世。
寺前五株松,落落擎天势。
虬角不可攀,龙鳞时或坠。
山僧颇好名,窃附五柳意。
揖余为余言,此树阅千岁。
其下两石幢,中藏佛舍利。
剔藓试摩挲,其一本无志。
其一会昌年,僧契元书字。
字字空王言,历历时日记。
颇通瘦硬神,亦饶烟云气。
幸藏深山间,勿为椎拓累。
守拙全天真,斯理得罕譬。
少小慕松陵,倡和金兰契。
今来精舍中,曾是结遐企。
栋宇中劫灰,林壑余古致。
我亦烟波徒,翛然愿高寄。

春日杂咏

[清代] 梅磊

云度千峰日渐低,柴门深闭响山西。
东风不识人愁思,水长花开鸟乱啼。

十三山下村落

[金朝] 蔡圭

闾山尽处十三山,溪曲人家画幅间。
何日秋风半篙水,小舟容我一蓑閒。

离合诗

[南北朝] 刘骏

霏云起兮泛滥。
雨霭昏而不消。
意气悄以无乐。
音尘寂而莫交。
守边境以临敌。
寸心厉于戎昭。
阁盈图记。
门满宾僚。
仲秋始戒。
中园初凋。
池育秋莲。
水灭寒漂。
旨归涂以易感。
日月逝而难要。
分中心而谁寄。
人怀念而必谣。

次牧《翁六月七日迎河东君于云间喜而有述》诗 其三

[清代] 林云凤

九山佳处女仙家,路比章台定不赊。
渡口未曾邀鹊驾,门前先已驻羊车。
修眉浣出纤纤月,娇靥匀来淡淡霞。
自此携归琴水曲,分明解语白莲花。

经衡岳下作

[清代] 张礼

九峰天外削崚嶒,振策何当蹑屐登。
玉虎驱雷腾紫盖,苍龙挟雨出朱陵。
神幢昼閟烟霞窟,帝阙晴悬日月镫。
铁笛一声叫奇绝,荡胸云气正层层。

题赵云九大令锡麓归耕图四首 其三

[清代] 金城

九峰山下二泉旁,乌桕霜来映夕阳。
似此山林得归隐,羡君诗酒任徜徉。

赠倪永清

[清代] 方峨

九峰山色高嵯峨,川原平远堆青螺。
刘夏村南泗水镇,片帆我亦曾经过。
此时我年方二十,乍见老成尚羞涩。
客邸惟拈诗与书,日键芸窗足不出。
少年情性好交游,一时怀刺干名流。
卢文子,张洮侯,朝朝约放龙潭舟。
鲈脍莼羹罗满座,玉箫金管吹清秋。
此中有人数诗伯,开言便及虬髯客。
清誉真应千古传,彩笔争夸万人敌。
近来作吏来西昌,寥寥风雅推平章。
即或有人弄笔墨,譬如无腔牧笛横山庄。
永清倪子来日昨,顿使洪都风雅作。
绛帐旋开徐稚亭,赤幢久树滕王阁。
兴酣搦管发大呼,十三大郡都惊愕。
门外频停问字车,云中又见衔书鹤。
骤然相见即相怜,须识神交已有年。
把臂发狂话宿昔,恍若置身黄浦青溪边。
过我讼堂一交接,便觉胸中有冰雪。
太白刘伶共醉醒,许由巢父同高洁。
即席还当赠片言,文中雄长诗中杰。
猗嗟乎!君才磊落非等伦,得君如得金千钧。
他时归遇云间客,道我为官鬓似银。

题桐柏观

[宋代] 元积中

九峰巍绝乱云屯,石室琼台旧址存。
山险密盘之字径,洞深高辟丙方门。
碧桃花烂春溪暖,紫玉箫沉月榭昏。
未觉壶中光景晚,人间归去见来孙。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