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四时歌·春歌

朝代:两汉 作者:无名氏

春风动春心,流目瞩山林。
山林多奇采,阳鸟吐清音。

译文

春风和煦,百花盛开,令人胸中涌起浓浓的春意,流转的目光,凝望着远处色彩绚烂的山林,久久不忍离去。在那色彩绚烂的山林深处,从南方飞回的小鸟,在明媚的阳光下欢快地鸣啭啼叫,清脆,明快,悦耳,悠扬。

注释

①流目,意为转动目光。
②瞩,有“注视”之意。
③采,此处当同“彩”。
④阳鸟,此处泛指阳春三月的鸟。

赏析

这首诗出自于《南北朝乐府民歌》之《子夜四时歌》,属南朝民歌。
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细腻的笔法,为读者描绘了一幅清新明快,缤纷多彩,鸟语花香,充满生机的醉人的春天景象。诗人喜爱春天,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怀,无不流诸笔端,可谓触景生情,借景抒情,于景寓情。
诗人首先从感官入手,从春风起笔,渲染心中令人陶然的情怀;继之从视觉的角度写看到的奇光异彩,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山花烂漫,芳香四溢的神奇的山林;最后又从听觉落笔,描绘了一个蝉噪林静,鸟鸣山幽的佳境,令人不胜追寻与向往。
《春歌》这首小诗,咋读起来似乎觉得很平淡,然而反复读之,便觉其中别有洞天。它能流传至今,不在于词句的华丽,也不在于格律的严整,更不在于艺术手法的高超,而在于它的韵味,在于它的平淡无奇。整首诗读来如行云流水一样,平实,朴素,自然,浑厚而又幽远。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挽朱廷尉可大十六韵

[明代] 胡应麟

冠玉凌云美少年,峥嵘人代撷青钱。
批鳞日惨双龙阙,折角风吹五鹿筵。
劲气千秋横碣石,馀生万死出甘泉。
无论廷尉张罗事,政忆司空解绶年。
石匣苍茫南斗下,盐车沦落太行前。
吹嘘土壤人谁测,物色尘霾尔并贤。
赫烨兰阴回卤簿,殷勤瀫水系楼船。
腾空騄駬庸多让,贯日虹霓岂偶然。
去住未妨鸿羽隔,升沉俄析雁行联。
飞扬大业河山并,突兀雄词海岱悬。
共拟隋珠还汉阙,那知和璧瘗蓝田。
藜空向阁残新序,草没雄亭掩太玄。
强直自知文季遂,贞孤谁并伯喈传。
关心雨露酬前席,极目乾坤倚断弦。
函谷青牛沉紫气,匡庐白鹿吊黄泉。
生刍一寄遥天外,万壑松湫冷暮蝉。

游广福寺

[宋代] 胡志康

兰若幽深与世违,酒阑重觅未斜晖。
篮舆绕入花边路,布衲趋迎竹下扉。
清籁敲风和梵奏,独槐笼榻涨烟霏。
吟栏倚遍诗成处,不觉金莲映月辉。

题汪水云诗卷 其十

[宋代] 胡斗南

螺子江头酒一壶,玚花香处赋归欤。
西湖他日笙歌里,还忆山中人姓胡。

题乃易之还京诗后

[明代] 胡深

忆陪仙仗入关时,玉帐星联紫翠围。
今日读君天上曲,依然环佩月中归。

轩旁小柏

[宋代] 胡清

栽傍岩隈未足看,为言斤斧莫无端。
它时直入抡材手,不独青青保岁寒。

句 其二

[宋代] 胡澹翁

鲑鱼还抵店,虾蟹不论钱。

枫桥

[宋代] 胡珵

朝辞海涌千人石,暮宿枫桥半夜钟。
明日馆娃宫里去,洞庭呼起一帆风。

睢阳五老图

[宋代] 胡瑗

始同优烈晚同闲,五福俱全戴角冠。
典午山河遵大道,调元宗社对穹桓。
羌夷谁敢窥中夏,朝士猜疑畏岁寒。
肱股赓歌遗韵在,惟吾后进祇膺看。

当车以驾行

[明代] 胡直

上有蓍草,下有灵龟。
下有茯苓,上有兔丝。
同声相应,同气相资。
流水高山,岂无子期。
火出阳燧,水出方诸。
铜山未崩,钟声四施。
龙兴云自蒸,虎啸风自驰。
生当逢尧与舜,死不为商受鬼。
为我为彼,仲尼之子,何用苦栖栖。
圣人御天,时几在兹。
龙马出河,凤鸟载下。
敢告仆夫,星言夙驾。

古意

[明代] 胡粹中

四时既平分,二气亦均施。
草木悦春晖,霜露亦凋瘁。
舒惨贵适宜,好恶初不计。
恩多易生怨,威亵忘敬畏。
治世以大德,小惠所不贵。
贤哉诸葛公,斯言深有味。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