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王氏槐阴轩

朝代:明代 作者:杨士奇

结宇临长衢,开轩面嘉树。
灵根沃鲜泽,由来深且固。
柯叶浮青冥,垂云羃囱户。
纷华避春节,孤芳弄秋素。
王生屏世营,端居多暇豫。
潜玩圣贤言,常怀往古务。
荫止谐夙心,还因动遐慕。
仰惟先人德,封培昔已屡。
敬承乃汲汲,时存荒逸惧。
穷达知有命,非缘高爵故。
因歌寄幽轩,为子写中愫。

杨士奇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杂句 其九

[唐代] 庞蕴

正中正,心王如如六根瑩。
六尘空,六识净,六六三十六,同归大圆镜。

归山作

[唐代] 护国

諠静各有路,偶随心所安。
纵然在朝市,终不忘林峦。
四皓将拂衣,二疏能挂冠。
窗前隐逸传,每日三时看。
靳尚那可论,屈原亦可叹。
至今黄泉下,名及青云端。
松牖见初月,花间礼古坛。
何处论心怀,世上空漫漫。

送友人之上都

[唐代] 法振

玉帛徵贤楚客稀,猿啼相送武陵归。
湖头望入桃花去,一片春帆带雨飞。

春游司直城西鸬鹚溪别业

[唐代] 清江

别墅军城下,闲諠未可齐。
春深花蝶梦,晓隔柳烟鞞。
韶景浮寒水,疏杨映绿堤。
沿洄看竹色,来往听莺啼。
久慢持生术,多亲种药畦。
家贫知素行,心苦见清溪。
越客初投分,南枝得寄栖。
禅机空寂寞,雅趣赖招携。
本寺重江外,游方二室西。
裴回恋知己,日夕草萋萋。

送清散游太白山

[唐代] 无可

卷经归太白,蹑藓别萝龛。
若履浮云上,须看积翠南。
倚身松入汉,瞑目月离潭。
此境堪长往,尘中事可谙。

荅卢邺

[唐代] 良乂

风泉秪向梦中闻,身外无馀可寄君。
当户一轮惟晓月,挂檐数片是秋云。

山居八咏 其四

[唐代] 常达

西来真祖意,祗在见闻中。
寒雁一声过,疏林几叶空。
心闲怜水石,身老怯霜风。
为报参玄者,山山月色同。

[唐代] 神颖

手边云起何时雨,笔下波生不待风。

闻诵法华经歌

[唐代] 修雅

山色沈沈,松烟羃羃。
空林之下,盘陀之石。
石上有僧,结跏横膝。
诵白莲经,从旦至夕。
左之右之,虎迹狼迹。
十片五片,异花狼籍。
偶然相见,未深相识。
知是古之人,今之人?是昙彦,是昙翼?我闻此经有深旨,觉帝称之有妙义。
合目冥心子细听,醍醐滴入焦肠里。
佛之意兮祖之髓,我之心兮经之旨。
可怜弹指及举手,不达目前今正是。
大矣哉!甚奇特。
空王要使群生得,光辉一万八千土。
土土皆作黄金色,四生六道一光中。
狂夫犹自问弥勒,我亦当年学空寂。
一得无心便休息,今日亲闻诵此经。
始觉驴乘匪端的,我亦当年不出户。
不欲红尘沾步武,今日亲闻诵此经。
始觉行行皆宝所,我亦当年爱吟咏。
将谓冥搜乱神定,今日亲闻诵此经。
何妨笔砚资真性,我亦当年狎儿戏。
将谓光阴半虚弃,今日亲闻诵此经。
始觉聚沙非小事,我昔曾游山与水。
将谓他山非故里,今日亲闻诵此经。
始觉山河无寸地,我昔心猿未调伏。
常将金锁虚拘束,今日亲闻诵此经。
始觉无物为拳拲,师诵此经经一字。
字字烂嚼醍醐味,醍醐之味珍且美。
不在唇,不在齿,只在劳生方寸里。
师诵此经经一句,句句白牛亲动步,白牛之步疾如风。
不在西,不在东,只在浮生日用中,日用不知一何苦。
酒之肠,饭之腑,长者扬声唤不回。
何异聋,何异瞽,世人之耳非不聪,耳聪特向经中聋。
世人之目非不明,目明特向经中盲。
合聪不聪,合明不明。
辘轳上下,浪死虚生。
世人纵识师之音,谁人能识师之心。
世人纵识师之形,谁人能识师之名。
师名医王行佛令,来与众生治心病。
能使迷者醒,狂者定,垢者净,邪者正,凡者圣,如是则非但天恭敬。
人恭敬,亦合龙赞咏。
鬼赞咏,佛赞咏,岂得背觉合尘之徒,不稽首而归命。

赠村公

[唐代] 尚颜

紬衣木突此乡尊,白尽须眉眼未昏。
醉舞神筵随鼓笛,闲歌圣代和儿孙。
黍苗一顷垂秋日,茅栋三间映古原。
也笑长安名利处,红尘半是马蹄翻。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