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夜一首效子建

朝代:明代 作者:文徵明

中宵闻零雨,抚枕起躇踟。
昏釭栖素壁,流焰照重帏。
感此寂无语,戚然兴我思。
我思何郁伊,欲举棼如丝。
少壮不待老,功名须及时。
男儿不仗剑,亦须建云旗。
三十尚随人,奚以操笔为。
文章可腴道,曾不疗寒饥。
仰屋愧浮尘,俯睐影依依。
人生良有命,何独令心悲。
心悲发为白,失脚令身危。
欲为绝世行,道远恐不支。
世情忌检饬,敛目俟其疲。
谁能七尺身,受此千变机。
役役亦徒尔,多忧得无痴。
惟应慎厥躬,古人以为期。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次韵行中龙图游后浦六首 其四

[宋代] 郭祥正

巨镇还须济世才,要宾览古笑谈开。
蜀山迥出千螺秀,肥水长萦一带回。
犹有金城藏后浦,不唯铜雀起高台。
异时争战归何处,秋雁年年去复来。

句 其三

[宋代] 董乂

使宇高连徐邈洞,人家都食武昌鱼。

元章好古过人书画惊世起余作歌

[宋代] 刘泾

天下爱奇人没量,奇不谀人奇解相。
奇人奇物方合璧,乞与世间人物样。
六朝唐盛始兼得,访古知名已萧爽。
人亡物丧付衰梦,注想后来逢好尚。
元章心自鉴秋月,一路仍行九霄上。
家时菜色无斗粟,书画奇奇世人望。
譬如大海沈百宝,尔辈乘风得之浪。
二王褚陆已天作,老顾如来更天匠。
其馀缇袭凡几重,但见光明烂垂象。
珍犀瑞锦扶兰茝,龙跃鸾惊诃魍魉。
金仙讵敢触以手,雪子玉人聊置掌。
余家僻素最沈著,退舍还师觉难傍。
世人往往力能干,未免目虾终惚恍。
缄机伪谬各臣妾,未睹堂堂笔中王。
袖间涩缩气如线,净几明窗谩瞻仰。
从来所有万钱价,不即臭帤当火葬。
倾心妙绝岂求胜,妄意临摹须杀谤。
端居自号书一品,好事如封绘三藏。
诸郎青出即护持,未肯充饥谬为驵。
余衰二物拟高阁,子可专之世无两。
书来诗往但悠悠,尘土欺人正惆怅。

句 其五

[宋代] 葛胜仲

身尝静退缘知足,心不倾邪畏好还。

题大姚山图三首 其二

[宋代] 米友仁

老年尚喜管城子,更爱好山江上青。
武林秋高晓欲雨,正若此画云冥冥。

临江仙

[宋代] 曾纡

后院短墙临绿水,春风急管繁弦。
问谁亲按小婵娟。
玉堂真学士,琳馆地行仙。
安得此身来此处,依稀一梦梨园。
江南刺史谩垂涎。
据鞍肠已断,何况到尊前。

[宋代] 秦湛

大胜商山老,同居一木奴。
杌■危中垒,高耸垛中雏。

与府庠诸坐巡夜

[宋代] 范周

自古轻儒孰若秦,山河社稷付他人。
而今重士如周室,忍使书生作夜巡。

归自河西泛舟东下示坰

[宋代] 吴则礼

露湿船篷今夜凉,秋风端已洒衣裳。
渐炊大甑长腰米,共说平生细肋羊。
试问锦貂看射虎,何如乌几听鸣桹。
真须快捉蟹螯去,处处休吟古战场。

少年游 别韩叔夏

[宋代] 向子諲

去年同醉,酴醾花下,健笔赋新词。
今年君去,酴醾欲破,谁与醉为期。
旧曲重歌倾别酒,风露泣花枝。
章水能长湘水远,流不尽、两相思。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