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庐山图

朝代:明代 作者:文徵明

壮哉庐山天下奇,瀑流千丈江瀰瀰。
何人巨笔写奇秀,欧公昔赠刘君词。
蒐玄抉怪轹万象,万古直与山争驰。
莆田先生山泽姿,壮节五老同崔嵬。
名通仕版偶服吏,癖在泉石终难医。
高堂束绢风披披,令我扫笔为嵚崎。
飞桥细路缘翠壁,偃松绝壑临苍坻。
已拟先生谢幼舆,故著逸士泉之湄。
就中有理未可说,却被石翁加品题。
惟翁自有王维笔,谓我解画欧公诗。
由来绝倡不可和,况此粉墨那容追。
秪应披雾见突兀,庶此峻拔如吾师。
吾师真是刘凝之,我视六一无能为。
凝之不作六一远,此诗此画谁当知。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题王生卷

[明代] 李昌祺

王生事众艺,厥艺非庸常。
字格既超俗,医名将擅场。
挥翰缙绅前,悬壶阛阓傍。
时时拂华笺,流丽两三行。
劲健束筋骨,端圆敛锋铓。
砚池墨波翻,药阑杏阴凉。
家藏总秘帖,囊贮皆奇方。
勉力当师承,蜚英期颉颃。
诚心见焚劵,清致归文房。
八法右军最,诸科思邈良。
笼鹅与伏虎,万古同垂芳。

次韵陈莼涘同人招饮鉴远楼

[清代] 庄肇奎

一发中原夕照斜,青山何处是吾家。
倚楼有客吹羌笛,杨柳边声怨落花。

峡山寺 其三

[清代] 朱次琦

栖湾古凝碧,题句不能终。
照眼此杯水,曾窥苏长公。
蛟鼍寒不睡,松桥远生风。
欲语无生法,收心息梵宫。

浮沤篇同宗室塞晓亭阁学赋

[清代] 刘纶

铜虬咽清昼,骤雨鸣溅溅。
揽衣循广墀,寂照生寒烟。
乍疑玉女箭,当窗逞骈阗。
旋讶鲛妾珠,入掌争蝉联。
因风倏变现,幻影相夤缘。
我闻香海潮回一弹指,三山浮动惊顽仙。
以无明故作水观,画空得界成中边。
本来无受讵有触,物间之物圆间圆。
针锋粟颗绝思议,印可未得知闻悬。
妙手烦公碎虚白,覆杯涤尽坳堂砖。
晶帘高轴玉壶净,照座但有真如篇。

题东溪

[明代] 黄钥

依稀出自武陵源,曲水流过隐者村。
晓色倒翻红日影,春光晴荡绿苔痕。
鹭鸥惯向閒中狎,车马宜从闹处喧。
歌罢濯缨心迹远,栖迟别是一乾坤。

和高丽许澹宕韵

[清代] 陶澍

夙闻东海士,磊落多英姿。
尚友溯殷遗,矧兹生同时。
往晤洪与权,其人绵翘奇。
款款语情愫,敦朴无浇漓。
今子矢来游,复此能相随。
发声叩金石,谊古无近思。
所愿义无渝,相见谁云迟。

题利柱石淞沪抗敌图三首 其三

[清代] 陈融

淮西欲勒纪功石,题卷还多称妙词。
老我犹惭王溪笔,为君一续读韩碑。

游丝

[明代] 邓善

一发风吹何处依,溶溶曳曳舞轻微。
桑间向晓新蚕吐,池上先秋断藕飞。
系柳缕萦江客棹,牵花影落玉人机。
更看几处残丝细,飘泊东西游子衣。

拔蒲 其一

[隋代] 无名氏

青蒲衔紫茸,长叶复从风。
与君同舟去,拔蒲五湖中。

谑柳二首 其二

[清代] 吴妍因

笑倚斜阳岸,依依解送迎。
南都方惜别,北部又生情。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