缭丝灯次李西涯杨邃庵二先生韵二首 其一

朝代:明代 作者:归有光

圣朝威德务怀柔,万里滇南比内州。
邛竹多年通市易,宝灯今日盛传流。
僰人技巧新曾见,织女功庸久未酬。
却忆当年李学士,玉堂诗酒坐淹留。

归有光
归有光(1506~1571)明代官员、散文家。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汉族,江苏昆山人。嘉靖十九年举人。会试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60岁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与修《世宗实录》,卒于南京。归有光与唐顺之、王慎中两人均崇尚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由于归有光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极深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吴水利录》等。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大风泊朱泾书以遣闷

[清代] 张预

昨夜月轮晕如磨,破晓颠风断帆路。
平时软媚浅泾流,得势轩然能作怒。
篙师系缆纵复横,断桥仆柳相支撑。
忽闻急响堕船尾,惊禽跕跕冲波倾。
我闻禽言行不得,去路关河莽难极。
却怪长年利客行,盼断前头市烟直。
日斜潮上云垂天,夕沽百钱醉且眠。
来朝风色更谁料,不如挝鼓牵归船。

题莫状元祠

[明代] 李信

判开混沌觉斯人,万古龙门上苑春。
踪迹当年虽已往,一番桃浪今犹新。

女郎庙

[清代] 周长发

才逾子午谷,又过女郎祠。
水折萦蚕尾,山深叫画眉。
无情云去远,有恨月来迟。
谁奏迎神曲,灵风满桂旗。

恭读理斋常太翁先生爱吟草殉节录赋赠 其一

[清代] 段瑄

杰人将震世,岂止见闻多。
德拟金陶鍊,行如玉琢磨。
辞坛雄一帜,文阵破三科。
想是调羹手,盐梅藉以和。

寄张贶

[宋代] 傅求

利锁名缰脱者希,钟鸣漏尽尚忘归。
独全至乐能齐物,未达高年遂拂衣。
明月数声仙鹤唳,秋风一尺鲙鲈肥。
赏心乐事知多少,只恐蒲轮到钓矶。

寻碧山吟社遗址怀兴复诸先生

[清代] 邵燮

胜朝遗大雅,今代溯休风。
吟社谅匪异,斯人迥不同。
布衣执牛耳,轩冕追芳踪。
缅怀往哲规,来寻古华峰。
断碑卧残藓,老树号悲风。
花落梵宫寂,池荒春草封。
流馨余破瓦,绍脩剩寒丛。
逸响寄空谷,达观付苍穹。
昔贤讵知我,嗣者亦慨侬。
湖山有谁主,坛坫为谁宗。

中妇织流黄

[南北朝] 卢询祖

别人心已怨,愁空日复斜。
然香望韩寿,磨镜待秦嘉。
残丝愁绩烂,馀织恐缣赊。
支机一片石,缓转独轮车。
下帘还忆月,挑灯更惜花。
似天河上景,春时织女家。

赋得朗朗如玉山行

[清代] 赖世贞

别具光明景,风流实契予。
玉山行朗若,妙品恰温如。
采药来仙路,寻师访道庐。
此间无俗客,胜地不樵渔。
石室烹经久,云衢蹑足初。
其人堪比美,杂佩有琼琚。

过开山

[清代] 李师中

济南南去路,岭壑几千盘。
一水来回过,乱山前后看。
角声孤戍迥,人影夕阳宽。
何处闻鸡犬,孤村树色寒。

依韵酬高大伯敦兼简许六仙屏 其三

[清代] 吴坤修

吾爱许夫子,传家守一经。
虚心师绿竹,健翮振苍冥。
车笠盟如水,干戈鬓欲星。
故乡尚烽火,何忍向南溟。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