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混一后赋

朝代:元代 作者:刘秉忠

望乾坤浩荡,曾际会,好风云。想汉鼎初成,唐基始建,生物如春。东风吹遍原野,但无言、红绿自纷纷。花月流连醉客,江山憔悴醒人。龙蛇一屈一还伸。未信丧斯文。复上古淳风,先王大典,不贵经纶。天君几时挥手,倒银河、直下洗嚣尘。鼓舞五华**,讴歌一角麒麟。

刘秉忠
刘秉忠(1216-1274年),初名刘侃,字仲晦,号藏春散人,邢州(今河北邢台市)人。因信佛教改名子聪,任官后而名刘秉忠。元朝杰出政治家、文学家。刘秉忠是元初政坛一位很具特色的政治人物,对于元代政治体制、典章制度的奠定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又是一位诗文词曲兼擅的文学家。至元十一年,逝世。元世祖赠太傅,封赵国公,谥号文贞。元成宗时,追赠太师,改谥文正。元仁宗时,追封常山王。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七夕大雨 其一

[清代] 龚静照

天也怜人负此辰,雨沈河影浸云茵。
双星两地分南北,乌鹊填桥恐未真。

暑雨晚凉

[清代] 薛幼芸

飞花簌簌叶冥冥,沿壁莓苔渐渐青。
避雨倒栖双蛱蝶,迎风直立一蜻蜓。
细薰艾蒳垂帘护,新种芭蕉倚枕听。
六尺桃笙凉似水,翻愁清梦易惊醒。

悲莱阳 是年因加赋暴动邑绅曲诗文出为请命致遭拿办县官亦操之过急大府遂派兵三百前往查办又有吕绅出为调停反被枪毙于是大动公愤立集万人孙抚宝琦当令登莱道痛剿乱民六月六日约计死千馀人生掳百馀人此次剿虔之苦闻系由莱绅王侍郎?密电所致缘王与曲有隙故也六月廿六日恭读痛斥孙抚谕旨为感而悲之

[近现代] 苏继祖

悲哉莱之阳,十室九空何徨徨。
官逼民变死相望,连年麦未实仓箱,今年麦又死于霜。
租税何由出,奔命走爷娘。
乃复事搜括,尽簸秕及糠。
一有不应百辱戕,再一疾视违宪章,痛加剿灭如屠羊。
吁嗟乎,官以护民反为殃,民生早已鲜盖藏。
政以新民反为伥,苛求猛于虎豹狼。
况当翊辅有贤王,我民爱戴如圣皇。
使宰牧者皆龚黄,毁家纾难容何?。
矧为立宪之经常,身非化外焉强梁。
昨者县前旗鼓张,政为民困恤不遑,政为民食饱贪囊。
冤哉曲诗文,首难当巨创。
丧心王侍郎,私怨借公偿。
尺一书宵至,十万师昼行。
庐舍举烧杀,牺牲尽夺攘。
不闻野哭声,但见尸穰穰。
谁非蚩蚩圣上氓,遽忍偏栝罹锋铓,使我惄焉增惨怆。
昨闻谕旨下,洋洋痛斥腐败之官场。
事先不豫为解防,事后一纸蒙庙堂。
典刑何在朕方将,民气或者稍可扬。
然已无补于死亡,然亦何止一莱阳。

拟郭景纯游仙诗 其三

[清代] 许式金

青鸾集珠树,合鸣清且幽。
紫藤绕古柏,夭娇如蟠虬。
岩栖有高士,濯足临清流。
偶然发长啸,万壑松风秋。
白鹤来云中,招我阆苑游。
褰衣揖黄石,挹袖从浮邱。
沧桑无今古,日月常悠悠。

东林寺

[清代] 郑熊佳

匡庐山下接东林,曲径萧萧草木森。
青翠万峰环五老,玲珑高塔耸千寻。
由来胜迹凋零易,自古名流祸患深。
一撤皋比清议散,空留党籍未销沈。

章江晚泊效梅圣俞五侧体

[清代] 李茹旻

薄暮系小艇,水际纵远目。
落照夕掩映,潋滟散绮縠。
素练界浦树,雾杪一线绿。
顷刻月已上,夜色浸瓦屋。
画阁掠笑语,捍拨杂竹肉。
重露湿裋褐,凛凛朔气肃。

咏兰诗

[南北朝] 萧察

折茎聊可佩,入室自成芳。
开花不竞节,含秀委微霜。

关山月

[清代] 毛蕃

紫塞秋风劲,黄榆玉露寒。
可怜今夜月,还在异乡看。
画角声偏惨,刀环梦已阑。
城头回首望,衰草白漫漫。

春寒曲

[清代] 朱蔚

莺声流入锁窗里,唤醒香魂慵未起。
几度东风作峭寒,梨花如雪春如水。
屏山曲曲昼愔愔,冷淡韶光转不禁。
杨柳万条披弱絮,海棠一树罥轻阴。
炉烟袅字垂珠箔,美人旧住三层阁。
晓妆试罢著春衫,犹怯银泥裁太薄。
经年远别隔天涯,离愁如影常相随。
不堪榾柮煨残夜,浅梦重帘织雨丝。

读心史

[清代] 李宗祎

匣铁沦精锈碧苔,黑阴天遣出尘来。
毫端兰气含秋烈,梦里梅花冒劫开。
卷土心灰悲北狩,礼魂声惨接西台。
洪荒十点孤臣泪,莫误遗山野史才。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