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诗 其三

朝代:清代 作者:魏源

老松生空山,一物无可恃。
得天惟云液,得地惟石髓。
母石而父云,化亿万龙子。
有似石纽圣,剖腹能生启。
禀兹坚劲性,怪怪奇奇起。
势不欲上天,横行云海里。
性石不性木,肯共云生死。
但知极松变,那顾失松体。
一峰踞一龙,万峰万龙倚。
空山风雨来,精灵互神鬼。
苍叟夜叩扃,闭门君勿理。

魏源
(1794~1857)晚清思想家。原名远达,字默深,一字墨生,又字汉士。湖南邵阳县隆回人。晚年信佛教,法名承贯。嘉道之时,清朝已入衰世,魏源以天下为己任,讲求经世之学,力图以此谋求国富民强,从而成为晚清学术的开风气者。他由习王守仁心学而改从今文经学,论学以“通经致用”为宗旨。对于充斥朝野的考据学风和理学的性理空谈,皆加贬斥,提出了“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道光初年,魏源曾先后任江苏布政使、巡抚幕僚,主持《皇朝经世文编》纂辑事宜,对海运、水利诸政多所建言。鸦片战争爆发,魏源一度应钦差大臣裕谦聘,入浙江参赞军务。兵败,感愤时事,撰成《圣武记》14卷。又遵友人林则徐嘱,据林所主持译编的《四洲志》,参以历代史志及两人记录,辑为《海国图志》50卷,后续增至100卷。《海国图志》率先介绍西方各国历史地理状况,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是中国近代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先行者之一。道光二十五年,魏源得中进士。之后,曾任知县等职,官至高邮州知州。咸丰七年(1857)三月,在杭州僧舍病故。有经学、史学、文学、佛学著作多种存世,1976年,中华书局集魏源诗文杂著合为《魏源集》刊行。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春情 其二

[清代] 罗大佑

晓风紫陌嫩晴天,杏子衫轻乍换绵。
似向石家楼畔醉,绿珠花底试秋千。

金洲晚渡

[明代] 陆宣

扁舟一叶似仙槎,来往清津要浦涯。
潮漾木兰过绝岛,江吞红日映残霞。
青山两岸人临水,绿树孤村客到家。
向夜白蘋洲渚静,短篷和月宿芦花。

送云扶妹归扬州 其二

[清代] 袁机

此去蘋蘩慎所司,西湖花鸟莫相思。
同怀姊妹怜卿小,珍重初离膝下时。

二月

[金朝] 张公药

二月芳事何等好,南陌东城饶物华。
春风无意管杨柳,晴日有心烘杏花。
故山随分可娱老,宦游到处聊为家。
梦归草堂捲疏箔,几点白鸥眠浅沙。

湖上送春 其一

[清代] 朱锡绶

微雨新晴三月天,白堤垂柳欲飞绵。
流莺啼杀春无语,宝马香车又一年。

送复上人游吴

[元代] 熊太古

二月钟陵花满烟,袈裟东上木兰船。
地浮彭蠡江声转,山入姑苏海气连。
千里从师应未晚,五湖为客谩多年。
遥知后夜相思处,坐看中天好月圆。

同尘异大师作金声兄春日登丹霞对现台

[明代] 释古电

无事共跻攀,春台坐不还。
风驱江濑涌,苔蚀石纹斑。
出岫云藏寺,临流花绕山。
钟声催落日,凭眺更乘閒。

广州十二月书怀

[清代] 惠士奇

风物娱游子,孤怀强自宽。
鹧鸪知岁暮,鹦鹉诉冬寒。
山上飞鸣好,樊中饮啄安。
可怜珠树鸟,无地避金丸。

舟次天津

[清代] 曹鉴平

春月辞家出,津门入夏过。
从知燕市近,还见海云多。
万堞临高阜,千帆荡浊河。
几回哀雁度,乡思更如何。

曹用笔

[清代] 吴萃恩

君家誉重建安文,余技中书又策勋。
留画丹青引中马,风流长忆故将军。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