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诗和苏韵十首 其八

朝代:明代 作者:唐顺之

初看朝采扬金鸦,倏见玄云隐日车。
恰似幻师能作雾,却惊翳眼骤生花。
缃编暂借檐前影,银阁常思梦里家。
笑道非盐亦非白,禅机一指为君叉。

唐顺之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  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望江南 其一 高雨阁

[清代] 吴绮

溪南好,水阁对斜曛。
滩响声流三伏雪,画栏闲倚一秋云。
客到可论文。

过襄阳书寄家遁溪丈

[清代] 邓显鹤

终古沧桑几劫灰,行人过此一徘徊。
依然汉水浮天去,不见庞公上冢回。
《荆楚岁时》思续记,《襄阳耆旧》有余哀。
我来欲伴鹿门隐,莽莽平芜但草莱。

虚堂

[清代] 高鼎

虚堂独自掩疏棂,久客天涯醉亦醒。
廿载江湖双眼白,五更风雨一镫青。
艰危已觉尘心淡,魂梦犹惊战血腥。
祇为深恩酬未得,琴书何暇叹飘零。

“八一三”沪战起后作

[近现代] 张鳦生

燕地才惊烽火起,吴门又复逞凶顽。
楼船夜下瓜洲渡,铁骑秋横北固山。
月冷犹看飞羽镞,风凄不见返刀环。
长江流血千秋碧,何必求生入玉关。

次一樵兄见赠韵 其一

[近现代] 汪石青

一生养气浩如云,磅礴惟堪掬与君。
但有骨图燕市售,何能身作越人文。
鸡鸣饭熟春如梦,海阔天空鹤不群。
连日引杯看剑处,剧怜青眼太殷勤。

题高孔华小画和韵

[明代] 陈玺

屋迥野云白,林昏山雨过。
杖藜拄桥北,识面青山多。
古木参天立,閒云入户青。
推篷恣吟眺,夜坐斗牛横。

冬日即事

[清代] 多敏

寒色逼虚幌,深闺暮掩门。
堕来凉月影,写出晚愁痕。
永夜镫疑雪,微烟夕敛昏。
不须嗟缟袂,金鸭手重温。

浪淘沙 湖楼听雨

[清代] 沈善宝

霎霎复萧萧。
梧叶芭蕉。
松风四面卷波涛。
并作秋声成一片,夜雨今宵。
秋思本无聊。
梦又苕苕。
二分凉意透轻绡。
来日湖边新涨碧,拟泛兰桡。

渔 其二

[清代] 李天季

一叶随鸥鸟,江天著此身。
却怜弹铗客,徒作羡鱼人。
曲岸沽村酒,回塘展钓纶。
桃源随处是,浩荡武陵春。

高阳台 秋柳。三叠前韵

[清代] 屈蕙纕

脉脉含秋,依依锁梦,春游记拂兰船。
只解牵愁,何曾绾得华年。
关山笛里西风冷,便纤腰、瘦尽谁怜。
袅情丝,亭短亭长,一抹荒烟。
天涯凝望斜阳远,但平芜接影,淡霭笼川。
纤手攀条,旧痕犹认堤边。
栖鸦流水添萧瑟,唤柔魂、欲起还眠。
更能消,几度春归,几度听鹃。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