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

朝代:宋代 作者:刘敞

洞庭七百里,浩荡敌溟渤。
云梦开其胸,巴陵束喉舌。
东流汇群川,盛涨五六月。
飘飖浮乾坤,倚盖低兀臲。
吾行寰海间,未见此水阔。
峡流下衣带,岛屿尽毫末。
高秋卷氛翳,两涯浴日月。
何得径寸珠,晦明互出没。
苍茫蛟龙宅,溷杂鱼鳖窟。
太古到于今,沈潜孰分别。
风帆引北极,波浪限百越。
国绝南顾忧,献琛各通达。
山川非一险,此实辅明哲。
俯笑三苗愚,竟为独夫灭。
远游世俗隘,偶此耳目豁。
淅沥临清风,滂沱濯炎热。
萧萧霜林暮,蔼蔼芳草歇。
壮观激我怀,当歌意复咽。
寂寥轩辕乐,万古逸响绝。
惨淡虞帝魂,九疑莽嵽嵲。
况闻屈贾辈,各赐楚汉玦。
至德无复还,后王寝衰缺。
滔滔更南征,郁郁抱忉怛。
太湖虽云深,未救怀古渴。

刘敞
刘敞(一○一九——一○六八),字原父,或作原甫,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皇祐三年(一○五一),迁太子中允、直集贤院。至和元年(一○五四),迁右正言、知制诰。二年,奉使契丹。三年,出知扬州。岁馀,迁起居舍人徒知郓州、兼京东西路安抚使。旋召还纠察在京刑狱。嘉祐四年(一○五九),知贡举。五年,以翰林侍读学士充水兴军路安抚使、兼知永兴军府事。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改集贤院学士、判南京留守司御史台。神宗熙宋元年卒於官,年五十(《欧杨文忠公集》卷三五《集贤院学士刘公墓读铭》)。有《公是集》七十五卷,已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成五十四卷,其中诗二十七卷。《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刘敞诗,以清武英殿聚珍版《公是集》(福建本)为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宋名贤小集》所收六卷本(简称名贤本)、《宋百家诗存》所收一卷本(简称诗存本)、不分卷明抄本(简称明抄本)、清乾隆十五年刘氏刊四卷本(简称刘本)。并酌采清鲍廷博校记(简称鲍校)、近人傅增湘校记(简称傅校)。清光绪二十五年广雅书局刻本(简称广雅本),与底本同一系统,偶有异文,亦予出校。新辑得的集外诗编为第二八卷。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入城过鳌峰就珍午閒话

[清代] 陈宝琛

俦中可语本无多,移坐倾襟奈瞑何。
馀暑转从秋令剧,夕风犹送市声过。
七旬不见诗连牍,一昨相望月在波。
穷薄说来还自哂,年年花后赏残荷。

搏云吟 其三

[明代] 申佳允

月影瞿瞿鹤影疏,雨帘清閟净名书。
虎狼喝夜蛟螭舞,十丈酸风不怖余。

海屋添筹二首寿尹金峰侍御太翁 其一

[明代] 赵完璧

凉飙西下吹洪涛,秋空怒捲云山高。
紫霞绿雾从游遨,金银台畔追仙曹。
醉指三山看海屋,此中筹算原于穆。

姚米山太守翀以卢观察望吴山八峰诗属和家君因率弟妹限韵分咏玉笋峰

[清代] 韩鸾仪

㟏岈卓立自然渐,不逐龙孙冒雨添。
解箨无心完太璞,笑他玉版断新尖。

寄答慎上人 其二

[清代] 李锴

水石萧然外,孤茅亚雪深。
物方随荡涤,我亦乐销沈。
羁绁未终谢,梦魂时一寻。
坐看梅子意,已了即非心。

读黄亨夫万玉山房稿赋赠

[明代] 佘翔

曾谏长杨猎,翻为泽畔吟。
幽兰搴作佩,流水咽鸣琴。
天地飞扬态,山林偃蹇心。
若非同调者,白雪几知音。

秋日怀钱同野

[明代] 卢楠

象魏独怜秋气清,苦垂冤颈且长缨。
背巢寒鸟经年别,出塞风云尽日横。
鲍叔衣冠频怅望,襧衡词赋已吞声。
沧洲忆汝伤心极,坐啸惊看白发生。

读西史有感三十七首 其十四

[近现代] 连横

队队长征试马蹄,昆崙山势界天西。
前狼后虎猖狂甚,一棒当头喝睡狮。

石梁

[清代] 钱大昕

突兀虚空两翠屏,长虹接引入青冥。
一条银汉杯中泻,九奏钧天槛外听。
珠落玉盘皆照乘,龙归金洞挟奔霆。
应真飞锡重来到,不见昙花旧日亭。

和孟景章秋雨见寄

[元代] 成廷圭

十日空斋风雨阴,闭门唯计作诗淫。
屋茅新补一重厚,池水又添三尺深。
爨下家童耽熟睡,灯前山鬼听哀吟。
知君剪烛方酣饮,肯信幽人独苦心。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