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秋感

朝代:清代 作者:王夫之

檐帽风轻收早稻。
半捲黄云,半拥绿烟岛。
雪鲫如银膏满脑。
爪肪切玉铺霜早。
袅袅长竿争打枣。
靺鞨珠圆,颗颗香甜饱。
受用苍天今已老。
掀髯一笑邯郸道。

王夫之
(1619--1692)明清之际思想家。字而农,号薑斋。衡阳(今属湖南)人。晚年居衡阳之石船山,学者称船山先生。明亡,在衡山举兵起义,阻击清军南下,战败退肇庆,任南明桂王政府行人司行人,以反对王化澄,几陷大狱。至桂林依瞿式耜,桂林陷没,式耜殉难,乃决心隐遁。辗转湘西以及郴、永、涟、邵间,窜身瑶洞,伏处深山,刻苦研究,勤恳著述,垂四十年,始终未訏发。学问渊博,对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学等均有研究,尤精于经学、史学、文学。哲学上总结并发展中国传统的唯物主义。认为“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读四书大全说》卷十),以为“气”是物质实体,而“理”则为客观规律。又以“絪蕴生化”来说明“气”变化日新的辩证性质,认为“阴阳各成其象,则相为对,刚柔、寒温、生杀,必相反而相为仇”。强调“天下惟器而已矣”,“无其器则无其道”(《周易外传》卷五)。由“道器”关系建立其历史进化论,反对保守退化思想。又认为“习成而性与成”,人性随环境习俗而变化,所以“未成可成,已成可革”,而教育要“养其习于蒙童”。在知行关系上,强调行是知的基础,反对陆王“以知为行”及禅学家“知有是事便休”观点。政治上反对豪强大地主,认为“大贾富民”是“国之司命”,农工商业都能生产财富。文学方面,善诗文,工词曲。所作《诗绎》、《夕堂永日绪论》,论诗多独到见解。所著经后人编为《船山遗书》。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送李献吉饷军宁夏 其二

[明代] 杭淮

触人秋暑何瀰瀰,游子驱车涉千里。
悠悠旌拂华山云,萧萧马度泾川水。

山中听风

[宋代] 林一龙

空山号朔风,烟火深夜寒。
门掩忽自开,划然动双镮。
倚崖数竿竹,戛击摧琅玕。
落叶捲地起,高枝如人攀。
谡谡听已远,复在窗户间。

和洪教菊

[宋代] 林之奇

陶令遗世情,尚馀爱菊念。
菊亦有可爱,爱之苦不厌。
我观傲霜枝,真金赴烈焰。
道韵轻园绮,孤标敌针奄。
配以靖节名,万古不为忝。
况兹中央色,独许此君占。
凝然端正姿,不受红紫艳。
草木吾味同,世情那得染。
璀璨归来辞,斯言了无玷。
偶亦爱此花,秋来朝暮餍。
富贵两浮云,天地一旅店。
是中论饥饱,本自无赢欠。
便拟学渊明,奈此才不赡。
菊资三径荒,酒须十分滟。
待读悠然句,乃无雍彻僭。
但论广文诗,疟愈不须砭。

舍弟客临平

[宋代] 林亦之

凭谁为问鹡鸰原,灯火三更殒泪痕。
天远未知萍梗迹,书来说在藕花村。
年华似汝宁为未,场屋如吾已懒言。
壁水故人今北去,短长门户好同论。

浯溪

[宋代] 林伯成

读时方喜能戡乱,责备犹疑过颂功。
归美纵来臣子事,谁歌宋德乃心同。

枕流轩

[宋代] 林伯材

谁在红莲阵里行,泠泠飞玉抱山清。
几番人世兴亡梦,千古云涯黯淡声。
春暖藓花随雨到,夜深寒月落溪明。
倦怀一枕清凉地,斗薮尘埃羽翼生。

再次杏冈韵

[明代] 林俊

辟谷山中自养神,九还曾信后天身。
山人尚少乾坤债,野性还于水石邻。
访落诏书劳用旧,继离天子重更新。
金貂玉马连云第,东海如今是几尘。

客窗夜雨

[宋代] 林元卿

万里辞家春复秋,异乡何日梦刀头。
业如献豕从渠笑,艺学屠龙只自羞。
香尽一炉闻夜雨,灯残半壁数更筹。
断肠不柰梧桐上,滴碎乡心点点愁。

代陈季若上张帅 其二

[宋代] 林光朝

峨峨双阙昼烟横,玉箓金箱记姓名。
况有曲江家旧渚,小虹桥外柳花轻。

嘲张乂

[宋代] 林叔弓

中分爻两段,风使十横斜。
文上元无分,人前强出些。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