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杂体卦名

朝代:清代 作者:王夫之

豫子殉其道,井生贵所希。
坎流邈殊涂,既济愉同归。
比肩通异理,蒙袂轻调饥。
蹇余纫秋兰,升高搴野薇。
剥芧充晨餐,畜荷资霜衣。
离离劈椒房,鼎鼎闭松扉。
履石探晴云,临崖款夕晖。
益知荣公乐,渐看卜子肥。
颐生喻明窗,观物避炎威。
随兹寒暑谢,遁迹冀无违。

王夫之
(1619--1692)明清之际思想家。字而农,号薑斋。衡阳(今属湖南)人。晚年居衡阳之石船山,学者称船山先生。明亡,在衡山举兵起义,阻击清军南下,战败退肇庆,任南明桂王政府行人司行人,以反对王化澄,几陷大狱。至桂林依瞿式耜,桂林陷没,式耜殉难,乃决心隐遁。辗转湘西以及郴、永、涟、邵间,窜身瑶洞,伏处深山,刻苦研究,勤恳著述,垂四十年,始终未訏发。学问渊博,对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学等均有研究,尤精于经学、史学、文学。哲学上总结并发展中国传统的唯物主义。认为“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读四书大全说》卷十),以为“气”是物质实体,而“理”则为客观规律。又以“絪蕴生化”来说明“气”变化日新的辩证性质,认为“阴阳各成其象,则相为对,刚柔、寒温、生杀,必相反而相为仇”。强调“天下惟器而已矣”,“无其器则无其道”(《周易外传》卷五)。由“道器”关系建立其历史进化论,反对保守退化思想。又认为“习成而性与成”,人性随环境习俗而变化,所以“未成可成,已成可革”,而教育要“养其习于蒙童”。在知行关系上,强调行是知的基础,反对陆王“以知为行”及禅学家“知有是事便休”观点。政治上反对豪强大地主,认为“大贾富民”是“国之司命”,农工商业都能生产财富。文学方面,善诗文,工词曲。所作《诗绎》、《夕堂永日绪论》,论诗多独到见解。所著经后人编为《船山遗书》。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午日端州即事 其二

[明代] 区怀瑞

大堤日日捍江波,泛宅无心听棹歌。
纵有女郎闲采拾,汨罗江上怨情多。

西城道中

[金朝] 周昂

草路幽香不动尘,细蝉初向叶间闻。
溟濛小雨来无际,云与青山淡不分。

汴城晚望

[清代] 费锡璜

落木萧萧汴水清,云沙何处雁飞声。
河蟠雍豫千支合,地拓中原万里平。
累代废兴难屈指,百年禾黍独关情。
《梦华》空有遗民记,不是宣和旧帝京。

浮邱社怀赵太史

[明代] 黄鏊

仙客青牛早度关,回车即入侍天颜。
登龙尚忆闻三昧,窥豹空惭见一斑。
云锁傅岩看雨作,春留葛井有丹还。
江湖万里频翘首,山斗应从梦里攀。

次韵李公度

[金朝] 刘从益

瓶有储粮鬓有丝,蹉跎岁晚坐书痴。
辋川画隐王摩诘,锦里诗穷杜拾遗。
应举尚陪新进士,主文半是旧相知。
春闱看决鱼龙阵,未必尖锥胜钝锥。

游宜山北岭 其一

[明代] 叶祯

一度登临一惘然,古祠荒树暗蛮烟。
欲将手挽银河水,静洗炎方看碧天。

己亥中秋偕社中诸子登元魁塔会被饮文昌阁笙歌备奏群英咸集赋以纪之 其四

[明代] 李士淳

山穷绝顶已崔嵬,更向峰头七级开。
乍见彩云浮塔去,忽闻清磬送音来。
樽中有酒英辞醉,座上行歌能几回。
今夕月明须共赏,休贪睡梦负灵胎。

仲冬念一日寓东桥梦先姊宛然如生感而有作

[明代] 唐璧

幽明一别无由见,梦里相逢宛似真。
孤弱更谁怜汝弟,劬劳何独负双亲。
傍篱听诵怀初岁,煮粥焚须愧昔人。
野店鸡鸣残月落,觉来清涕尽沾巾。

送澄上人南游

[元代] 徐贲

云水三千里,江湖二十年。
春风投海国,落日上吴船。
木钵家家饭,蒲团处处禅。
石桥元有路,只在暮钟边。

芙蓉草在南京 其三

[近现代] 宋词

梅程荀尚一身兼,更得瑶卿技艺传。
仍似芙蓉新出水,盛妆又唱《雁门关》。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