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阮步兵咏怀二十四首 其十六

朝代:清代 作者:王夫之

湘水千里来,东下巴邱湖。
迢递连广野,青山閟幽墟。
云气浮远白,西南接苍梧。
落日登迥冈,飞鸟去巳孤。
暝色没高树,墟烟下平芜。
俯仰求寸心,不知意所俱。
姣女多情向,烈士无旁趋。
皎日照此怀,行歌一欷歔。

王夫之
(1619--1692)明清之际思想家。字而农,号薑斋。衡阳(今属湖南)人。晚年居衡阳之石船山,学者称船山先生。明亡,在衡山举兵起义,阻击清军南下,战败退肇庆,任南明桂王政府行人司行人,以反对王化澄,几陷大狱。至桂林依瞿式耜,桂林陷没,式耜殉难,乃决心隐遁。辗转湘西以及郴、永、涟、邵间,窜身瑶洞,伏处深山,刻苦研究,勤恳著述,垂四十年,始终未訏发。学问渊博,对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学等均有研究,尤精于经学、史学、文学。哲学上总结并发展中国传统的唯物主义。认为“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读四书大全说》卷十),以为“气”是物质实体,而“理”则为客观规律。又以“絪蕴生化”来说明“气”变化日新的辩证性质,认为“阴阳各成其象,则相为对,刚柔、寒温、生杀,必相反而相为仇”。强调“天下惟器而已矣”,“无其器则无其道”(《周易外传》卷五)。由“道器”关系建立其历史进化论,反对保守退化思想。又认为“习成而性与成”,人性随环境习俗而变化,所以“未成可成,已成可革”,而教育要“养其习于蒙童”。在知行关系上,强调行是知的基础,反对陆王“以知为行”及禅学家“知有是事便休”观点。政治上反对豪强大地主,认为“大贾富民”是“国之司命”,农工商业都能生产财富。文学方面,善诗文,工词曲。所作《诗绎》、《夕堂永日绪论》,论诗多独到见解。所著经后人编为《船山遗书》。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恻恻吟 其十六

[明代] 彭日贞

绣衿香暖怕分离,乔倩情痴百岁期。
岂为泥莲移不得,穷泉应恨福娘诗。

浣溪沙 题周颖南翁北游集

[近现代] 夏承焘

琼岛清阴日正长。
一樽语笑共端阳。
田田翠叶水风凉。
华夏北游怀故国,星洲南去有侨乡。
何时重见醉千觞。

送邹石生之广州 其二

[清代] 李宗瀛

试说天南郡,迢迢北户开。
昌华非故苑,越秀有高台。
草木嵇含状,江山赵尉才。
龙岩兼虎嶂,锁钥亦雄哉。

送吴光应聘新加城东方哲学研究所

[近现代] 孙家遂

柳绿钱塘春意酣,别君竟夕逞高谈。
抟风万里云程远,日丽狮城吾道南。

乐平道中

[宋代] 权邦彦

稻米流脂姜紫芽,芋魁肥白蔗糖沙。
村村沽酒唤客吃,并舍有溪鱼可叉。
枹鼓不鸣盗贼少,鸡豚里舍语声哗。
赛神还了今年愿,又整明年龙骨车。

陶公归来图诗和黄陶庵

[近现代] 黄锡朋

江山寂寥历穷秋,凤为钦鸠兰为莸。
天予吾骨不可柔,直者耻随曲者侯。
陶公本非石隐俦,自述先德泪欲流。
日薄虞渊抱殷忧,翩然解绶藉督邮。
归来归来恋故丘,羲皇以上恣所游。
尘视轩冕复何求,慨焉伤怀醉便休。
今古陆沉此神州,茫茫百端同一愁。
林深风高暮飕飗,余亦荷刍凰山头。

极相思

[近现代] 陈逸云

无情偏惹情丝。
此意有谁知。
相思两字,娟娟明月,能不传伊。
愁绪却为花絮乱,揾啼痕、又恐人疑。
欲抛愁去,强将泪咽,怎奈情痴。

新柳

[近现代] 赵增瑀

翠云一抹带晴曦,疑有疑无淡欲迷。
一霎凝眸频想像,原来新柳半黄时。

武陵春 湖上观荷

[清代] 俞庆曾

细雨迎寒秋已近,双桨泛轻舠。
人醉花边十二桥,暮暮更朝朝。
月晓风清情脉脉,珠露透冰绡。
红藕香中碧玉箫,歌一曲、助花娇。

临江仙

[清代] 顾贞立

梧叶飘香时别去,重来又早阳春。
韶华惊见一番新。
梅心檀正吐,柳眼绿才匀。
锦帐香车安足羡,幽姿恰合长贫。
灌畦聊且寄城闉。
一池新涨水,好洗耳边狺。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