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傅瞿公式耜

朝代:清代 作者:王夫之

公死天下知,不借青史字。
携手江陵公,同归钟山侍。
从来乱贼臣,未必安篡弑。
迟回须臾间,俄顷千尺坠。
追惟别公时,砌草承履綦。
白镝已飞攒,辕门犹鼓吹。
不复问苍天,微闻责偾师。
冬雷层云裂,丹血飞霰沥。
天恕自愤盈,公心如游戏。
玉镜映练江,东皋荇藻地。
清欢卜良夜,寸心托玄寄。
后死非鄙心,全归夫何惴。
孰知西台客,半响犬豕媚。
道广固不谋,任物自醒醉。
俯念奔行阙,孤洒忧天泪。
声影不相即,荐剡已先至。
遽上拂衣章,非敢为嫌避。
去就容孤欹,欢好益曲遂。
脉脉有幽期,清苦函莲薏。
矢之以盖棺,犹恐深怍愧。
白日虞山心,悬光照薜荔。

王夫之
(1619--1692)明清之际思想家。字而农,号薑斋。衡阳(今属湖南)人。晚年居衡阳之石船山,学者称船山先生。明亡,在衡山举兵起义,阻击清军南下,战败退肇庆,任南明桂王政府行人司行人,以反对王化澄,几陷大狱。至桂林依瞿式耜,桂林陷没,式耜殉难,乃决心隐遁。辗转湘西以及郴、永、涟、邵间,窜身瑶洞,伏处深山,刻苦研究,勤恳著述,垂四十年,始终未訏发。学问渊博,对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学等均有研究,尤精于经学、史学、文学。哲学上总结并发展中国传统的唯物主义。认为“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读四书大全说》卷十),以为“气”是物质实体,而“理”则为客观规律。又以“絪蕴生化”来说明“气”变化日新的辩证性质,认为“阴阳各成其象,则相为对,刚柔、寒温、生杀,必相反而相为仇”。强调“天下惟器而已矣”,“无其器则无其道”(《周易外传》卷五)。由“道器”关系建立其历史进化论,反对保守退化思想。又认为“习成而性与成”,人性随环境习俗而变化,所以“未成可成,已成可革”,而教育要“养其习于蒙童”。在知行关系上,强调行是知的基础,反对陆王“以知为行”及禅学家“知有是事便休”观点。政治上反对豪强大地主,认为“大贾富民”是“国之司命”,农工商业都能生产财富。文学方面,善诗文,工词曲。所作《诗绎》、《夕堂永日绪论》,论诗多独到见解。所著经后人编为《船山遗书》。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本事诗十首 其七

[清代] 苏曼殊

桃腮檀口坐吹笙,春水难量旧恨盈。
华严瀑布高千尺,未及卿卿爱我情!

阮郎归 县试得捷,用欧阳修韵

[清代] 陈步墀

骅骝骄到踏香时。
乘风天外嘶。
一头首出喜扬眉。
还家人似飞。
轻烟上,软尘低。
堤杨青眼垂。
长途不惜雨沾衣。
锦标赢得归。

秋胡行 其九

[清代] 邝露

弦高无懦曲,风急岂留英。
松柏植暗室,甘与秋草并。
绫锦冒泥汭,难升障与屏。
含埃蚀贞镜,含蚋点瑶琼。
白茅珍我帨,聊濯耳与缨。

游善权寺

[明代] 邵璨

玉带桥边辍榻来,桧香松暖寺门开。
饥猿隔涧窥红果,老鹤沿阶啄紫苔。
豪客漫夸诗胜偈,高僧自说镜非台。
軞车历遍黄金界,九斗坛前趁月回。

小梅花 其二 秋夜对酒放歌

[清代] 王策

马中兔。
人中布。
世间馀子何堪数。
菊花秋。
酒新篘。
身无俗骨,餔歠亦风流。
银河浪阔公无渡。
服药轻身真大误。
李青莲。
王子安。
才鬼聪明,毕竟胜顽仙。
西园市。
列金紫。
龌龊谁甘尔。
调清平。
琴广陵。
千秋月旦,知己在旗亭。
仙人掌下真州道。
柳七还邀红粉吊。
发酒悲。
亦奚为。
月下风前,且自去填词。

望匡庐

[明代] 梁元最

飞瀑挂晴空,归帆荡晓风。
人烟千里外,古寺万山中。
地接荆吴杳,江连湘沅通。
临流发长啸,心与远公同。

宿双石寺 其一

[明代] 陈圭

古寺幽深一径通,落花流水小桥东。
松巢老鹤三千丈,云绕仙坛十二重。
我欲息机聊同榻,僧归无语但闻钟。
从今识得桃源洞,暇日还来觅旧踪。

十一月五日雪夜寒甚寄剑秋

[清代] 费丹旭

雪压窗虚布被轻,梦回无那易愁生。
漏声不尽自断续,镫影欲残时暗明。
客馆早寒嗟岁晚,薄田迟税累秋成。
不知此日门前路,一笑何人访戴行。

咏古

[清代] 潘素心

一曲琴声两意投,当垆贳酒不知愁。
相如空有《长门赋》,却使文君叹《白头》。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