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秋三十首 其三十

朝代:清代 作者:王夫之

玉液统此微霄函,俯仰不知灵与凡。
旭雾平收兜罗捲,阴彩夕涌牟尼嵌。
肉翅欲愁千里倦,韵目难厌一晌馋。
苍螺半点点霜色,谪仙何情强欲芟。

王夫之
(1619--1692)明清之际思想家。字而农,号薑斋。衡阳(今属湖南)人。晚年居衡阳之石船山,学者称船山先生。明亡,在衡山举兵起义,阻击清军南下,战败退肇庆,任南明桂王政府行人司行人,以反对王化澄,几陷大狱。至桂林依瞿式耜,桂林陷没,式耜殉难,乃决心隐遁。辗转湘西以及郴、永、涟、邵间,窜身瑶洞,伏处深山,刻苦研究,勤恳著述,垂四十年,始终未訏发。学问渊博,对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学等均有研究,尤精于经学、史学、文学。哲学上总结并发展中国传统的唯物主义。认为“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读四书大全说》卷十),以为“气”是物质实体,而“理”则为客观规律。又以“絪蕴生化”来说明“气”变化日新的辩证性质,认为“阴阳各成其象,则相为对,刚柔、寒温、生杀,必相反而相为仇”。强调“天下惟器而已矣”,“无其器则无其道”(《周易外传》卷五)。由“道器”关系建立其历史进化论,反对保守退化思想。又认为“习成而性与成”,人性随环境习俗而变化,所以“未成可成,已成可革”,而教育要“养其习于蒙童”。在知行关系上,强调行是知的基础,反对陆王“以知为行”及禅学家“知有是事便休”观点。政治上反对豪强大地主,认为“大贾富民”是“国之司命”,农工商业都能生产财富。文学方面,善诗文,工词曲。所作《诗绎》、《夕堂永日绪论》,论诗多独到见解。所著经后人编为《船山遗书》。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木兰花慢 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宋代] 辛弃疾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
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
飞镜无根谁系。嫦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
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
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
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寄安素高处士

[宋代] 范仲淹

吏隐南阳味日新,幕中文雅尽嘉宾。
满轩明月满谭夜,共忆诗书万卷人。

梦得前所酬

[唐代] 白居易

炼尽少年成白首,忆初相识到今朝。
昔饶春桂长先折,今伴寒松取后凋。
[昔登科第,梦得多居先。今同暮年,洛下为老伴。]
生事纵贫犹可过,风情虽老未全销。
声华宠命人皆得,若个如君历七朝。
[梦得贞元中及今,凡仕七朝也。]

长门怨

[唐代] 李白

天回北斗挂西楼,金屋无人萤火流。
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
桂殿长愁不记春,黄金四屋起秋尘。
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

宿石门驿闻马嘶

[明代] 戚继光

伏轼长嘶动石门,时艰满目几消魂。
非干冀北空群久,羁靮年来苦渐繁。

开东园路北至山脚因治路傍隙地杂植花草

[宋代] 陆游

沟水细无声,窗扉晚更明。
帘开燕双入,人静鹊群行。
青李求初至,黄醅酿已成。
出门无奈嬾,不是傲公卿。

次杨乐道韵六首其二——御沟

[宋代] 王安石

渺渺金河涨欲平,数支分绿报清明。
常萦辇路漂花去,更引流杯送酒行。
静见金舆穿树影,清含玉漏过墙声。
衰颜一照自多感,回首江南春水生。

齐州送祖三

[唐代] 王维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
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送端言

[宋代] 范成大

东君留恋一分春,蜂蝶阑珊燕子新。
桃李无情空绿径,市桥杨柳送行人。

品画

[清代] 袁枚

品画先神韵,论诗重性情。
蛟龙生气尽,不若鼠横行。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