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法相寺

朝代:清代 作者:黄宗羲

不到名蓝数十年,重来风景觉萧然。
山中幸喜存长历,劫冷能留不坏烟。

黄宗羲
(1610--1695)明清之际思想家、史学家。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父尊素为“东林”名士,被魏忠贤陷害,他受遗命问学于刘宗周。十九岁入都讼冤,以铁锥毙伤仇人。领导复社成员坚持反宦官权贵之斗争,几遭残杀。清兵南下,召募义兵,成立“世忠营”,进行武装抵抗,被鲁王任为左副都御史。明亡后隐居著述,屡拒清廷徵召。与孙奇逢、李骻并称三大儒。学问广博,对天文、算术、乐律、经史百家以及释道之书,无不研究。史学成就尤大,撰有中国第一部学术史《明儒学案》,开浙东史学研究之风气。哲学上反对宋儒“理在气先”之说,认为“理”非实体,只是““气”中的条理和秩序。以为“致良知”之“致”字即是“行”字,反对“测度想象,求见本体,只在知识上立家当,以为良知”(《明儒学案》卷十)。反对君主以一人私天下,作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的大胆结论,认为“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明夷待访录·原臣》)。又主张改革土地、赋税制度,反对传统的重农轻工商观点,强调工商皆为本。其政治历史观,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文学方面,强调诗文必须反映现实,表达真情实感,不满明七子摹拟剽窃之风,强调“性情”,认为“凡情之至者,其文未有不至者也”(《明文案序》上)。所著有《宋元学案》、《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南雷文案》等。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和赵晋臣送糟蟹

[宋代] 辛弃疾

人间缓急正须才,郭索能令酒禁开。
一水一山十五日,从来能事不相催。

次韵和刘夔判官对雪

[宋代] 范仲淹

蔌蔌楼台外,新辉溢四遐。
云中凋玉叶,星际落榆花。
岳色参差露,松声彷佛加。
风流裁赋苑,清苦读书家。
霜女惭轻格,蟾娥让素华。
孤鸿迷鸟道,万马忆龙沙。
净拂王恭氅,香滋陆羽茶。
载歌劳郢谢,一奏待种牙。
几处和梅赏,何人为鬓嗟。
含毫看不足,诗社好生涯。

送友人下蜀

[唐代] 李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督兵过潮州渡

[明代] 戚继光

汗血炎方七见春,又随残月渡江津。
行藏莫遣沙鸥识,一片浮云是此身。

无题

[宋代] 陆游

忽觉意稍佳,呼童扶下堂。
寒云覆江干,惨惨雪欲作。
篱根犬迎吠,碓下鸡俯啄。
徐行过傍舍,醉笑盛酬酢。

北山三咏其一——宝公塔

[宋代] 王安石

道林真骨葬青霄,窣堵千秋未寂寥。
宝势旁连大江起,尊形独受众山朝。
云泉别寺分三径,香山幽人止一瓢。
我亦鹫峰同听法,岁时歌员岂辞遥。

得船难

[宋代] 文天祥

经营十日苦无舟,惨惨椎心泪血流。
渔父疑为神物遣,相逢扬子大江头。

丙午新正书怀十首

[宋代] 范成大

炭熟香浓石鼎煨,人言小合是春台。
蕉心翠展一冬在,梅藟粉融连夜开。
肃肃九冰妨发育,温温三火护恢台。
养生此外无遗说,梨枣元须趁暖栽。

雁湖(在观猎山之巅,群雁所栖集也)

[唐代] 王翰

雁去湖空野水深,秋风吹客上遥岑。
丹枫尽逐孤臣泪,黄菊空怜处士心。
雨后诸峰浮夕霭,霜前一叶送寒阴。
停车欲问当年事,尺素何由到上林。

谢太傅杜相公宠示嘉篇

[宋代] 欧阳修

凛凛节奇霜涧◇,昭昭心莹玉壶冰。
正身尚可清风俗,当暑何须厌郁蒸。
麈柄屡挥容请益,龙门虽峻忝先登。
立朝行己师资久,宁止篇章此服膺。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