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十三日复与汪大上天桥饮醉歌

朝代:清代 作者:洪亮吉

著书不为千年计,直借陈编压奇气。
出门不逐万古愁,聊上高阁开吟眸。
天桥楼前一杯酒,昨日苦思今在手。
我能饮,君能留,三十莫抱二十忧。
识君二十年尚少,屈指十年君未老。
眉痕鬓影未减青,一色绿衫同似草。
盈楼饮客我独眠,未饮满掷青铜钱。
座中谁识两少年,江南江北无一田。
尊深酒熟莫更催,头上一云红覆杯。
休嫌饮尽众宾散,伴客时有春禽来。
城门楼上春阳满,一鸟啭春声缓缓。
城西山色影接天,极视惟愁目光短。
今日白昼饮,复胜清宵吟,百壶虽尽意不尽。
两客所喜皆同心,醉颜时红亦时白。
一市围观不相识,颇说近来无此客。

洪亮吉
1746~1809清代文学家。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自幼丧父而刻苦读书﹐与同里黄景仁﹑孙星衍友善﹐并得袁枚﹑蒋士铨的赏识。乾隆五十五年(1790)考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充国史馆编纂官。后督贵州学政。嘉庆元年回京供职﹐以越职言事获罪﹐充军伊犁。五年赦还﹐从此家居撰述至终。洪亮吉精于史地和声韵﹑训诂之学﹐善写诗及骈体文。洪亮吉的《北江诗话》﹐论诗强调"性情"﹑"气格"﹐认为诗要"另具手眼﹐自写性情"﹐赞赏杜牧的诗文能于韩﹑柳﹑元﹑白四家之外"别成一家"的独创精神﹔批评沈德潜诗学古人﹐"全师其貌﹐而先已遗神"(《北江诗话》卷四)﹔非议翁方纲诗"如博士解经﹐苦无心得"(同前卷一)。这些都是可取的。此外评论古代及当时诗人﹐亦多精到语。洪亮吉一生好游名山大川﹐足迹遍及吴﹑越﹑楚﹑黔﹑秦﹑晋﹑齐﹑豫等地﹐所以他的山水诗特多﹐有不少佳构。谪戍伊犁期间写的《安西道中》﹑《天山歌》﹑《行至头台雪益甚》﹑《伊犁记事诗四十二首》等﹐写塞外风光﹐尤具特色。诗笔于质直明畅中有奇峭之致。他的骈体文高古遒迈﹐"每一篇出﹐世争传之"(袁枚《卷施阁文乙集序》)﹐如《出关与毕侍郎笺》﹑《游天台山记》﹑《戒子书》等都较著名。洪亮吉著作﹐有《卷施阁诗文集》﹑《附鲒轩诗集》﹑《更生斋诗文集》﹑《北江诗话》及《春秋左传诂》。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三叠台江杂咏 其六

[清代] 范咸

甑爨人人备百工,生男赘妇不知翁。
束肠约肚足争捷,缉苧编茆手自缝。
宿树隐藏狐兔窟,惊沙奔及马牛风。
髑髅高奉群相寿,野伏长鈚恃竹弓。

寄题梁伯遐溪山真隐

[明代] 陈堂

缓步青藜杖,行吟白雪歌。
开轩烟树渺,入座暮云多。
煮石频看鼎,贪棋欲烂柯。
桃源如可问,吾且一相过。

紫骝马

[南北朝] 苏子卿

候骑指楼兰,长城迥路难。
嘶从风处断,骨住水中寒。
飞尘暗金勒,落泪洒银鞍。
抽鞭上关路,谁念客衣单。

归乡道中

[近现代] 李寿铨

得遂还乡愿,扬州又卜居。
园林经几易,风月近何如。
难觅微时剑,重温旧日书。
不须华屋住,天地一蘧庐。

题画 其三 敬德钓鱼

[清代] 张玉纶

莫向奇功震海滨,藏弓烹狗事频频。
试看江上垂纶者,曾是沙场惯战人。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 其七十四

[明代] 郭辅畿

鸳鸯树上岁华深,散作空庭一夕阴。
离恨天高谁补得,且敲娲石制秋砧。

咏死牛诗

[隋代] 柳䛒

一朝辞绀幰,千里别黄河。
对衣徒下泣,扣角讵闻歌。

怀仙志

[明代] 李士悦

一朝闻信息,尽日念成痴。
世有不平事,花无长艳时。
昏沉人鬼路,凄断死生期。
瘗玉谁同恨,怜才心独悲。

句 其四

[宋代] 张仲节

一朝骠骍先论功,封侯佩印授齐钺。

寄呈新竹王松友竹词长

[清代] 蔡国琳

愧未交游四海宽,奇才瀛岛似君难。
借筹他日隆前席,定有新猷策治安。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