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内书情献裴侍中留守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功成频献乞身章,摆落襄阳镇洛阳。万乘旌旗分一半,
八方风雨会中央。兵符今奉黄公略,书殿曾随翠凤翔。
心寄华亭一双鹤,日陪高步绕池塘。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为匈奴族后裔。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他和柳宗元一同参预那唐朝永贞年间短命的政治改革,结果一同贬谪远郡,顽强地生活下来,晚年回到洛阳,仍有“马思边草拳毛动”的豪气。他的诗精炼含蓄,往往能以清新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人生或历史的深刻理解,因而被白居易推崇备至,誉为“诗豪”。他在远谪湖南、四川时,接触到少数民族的生活,并受到当地民歌的一些影响,创作出《竹枝》、《浪淘沙》诸词,给后世留下“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的民俗画面。至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更是地道的民歌风味了。他在和白居易的《春词》时,曾注明“依《忆江南》曲拍为句”,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依曲填词的最早记录。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疏影 春露

[清代] 孙鼎臣

海棠庭榭,看黄昏月上,凉玉微泻。
夺得燕支,獭髓和匀,风容十倍轻冶。
画栏不觉罗裙涴,只怪道、寒添今夜。
滑盈盈、一道苍苔,银砌等闲休下。
瓶窦井华新汲,起来对宝镜,蛾绿新写。
小朵斜簪,秾艳未干,便觉鬟云低亚。
洛妃无语凌波远,见说弄、明珠盈把。
但凭伊、散入花间,莫上相思鲛帕。

送同年缪尚质行人归吴

[明代] 王㒜

忆从联旆上京华,已羡承恩两过家。
祖席杯深浮竹叶,故园春早见梅花。
马头驿路冲飞雪,鸟影江天送落霞。
直欲因君寄乡信,来年我亦泛仙槎。

登独秀峰

[明代] 释今辩

翠微孤耸隐重城,临桂登临倍动情。
千载藩屏归洞壑,万家烟火似升平。
南薰想像亭犹在,北极空濛日自明。
谁道沧桑多变易,秋山如画晚江晴。

佳雪应时呈司封使君三首 其一

[宋代] 朱长文

苏台风雨久如期,太守精诚不待祈。
万廪更为来岁计,六花故就腊晨飞。
静装松桂仙枝老,深壅芝兰土脉肥。
衡泌栖迟墙仞远,为公何日赋缁衣。

赠三茅朱先生

[宋代] 张方平

郁仪结邻太霄道,金铛玉佩虚皇冠。
炉中火候烟霞煖,坛上磬声星斗寒。
紫节晨游从玉女,绿軿夜降接灵官。
愿持璧纽充盟信,乞取胎精九化丹。

芦台四景 其三 盘古沟壑

[明代] 马政

水满平渠草满丘,土人知祀不知由。
闲将帝纪从头数,原在庖牺最上头。

句 其十四

[宋代] 陈轩

南安岩近南斗傍,乾坤缔结雷电守。
云寒木老洞穴古,巨鳖露脊鲸牙口。

自遣

[清代] 蒋莼

一市惟书卷,萧然伴此生。
交情云共淡,诗思水同清。
池涨知鱼乐,林深爱鸟鸣。
人生须适意,何事日营营。

君山

[清代] 范仕义

一帆天上落,山色扑须眉。
斑竹湘妃墓,丹枫柳毅祠。
风涛环岸涌,钟磬出云迟。
到此襟怀阔,长吟远望时。

新雁

[清代] 悟霈

征鸿天外到,云路独悠悠。
露白江南夜,霜清蓟北秋。
平沙琴弄月,古塞笛横楼。
谋食何须切,菰蒲正满洲。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