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辞·采菱行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白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锦彩鸾翔。荡舟游女满中央,
采菱不顾马上郎。争多逐胜纷相向,时转兰桡破轻浪。
长鬟弱袂动参差,钗影钏文浮荡漾。笑语哇咬顾晚晖,
蓼花绿岸扣舷归。归来共到市桥步,野蔓系船萍满衣。
家家竹楼临广陌,下有连樯多估客。携觞荐芰夜经过,
醉踏大堤相应歌。屈平祠下沅江水,月照寒波白烟起。
一曲南音此地闻,长安北望三千里。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为匈奴族后裔。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他和柳宗元一同参预那唐朝永贞年间短命的政治改革,结果一同贬谪远郡,顽强地生活下来,晚年回到洛阳,仍有“马思边草拳毛动”的豪气。他的诗精炼含蓄,往往能以清新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人生或历史的深刻理解,因而被白居易推崇备至,誉为“诗豪”。他在远谪湖南、四川时,接触到少数民族的生活,并受到当地民歌的一些影响,创作出《竹枝》、《浪淘沙》诸词,给后世留下“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的民俗画面。至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更是地道的民歌风味了。他在和白居易的《春词》时,曾注明“依《忆江南》曲拍为句”,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依曲填词的最早记录。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西湖寓楼听雨

[近现代] 秦敦世

青绿翻成水墨图,眼前烟景数西湖。
湖楼日日风和雨,坐对孤山兴不孤。

游仙诗二十首选五(中年作) 其三

[近现代] 周凤翔

岷江一堑万流枯,辟谷何妨且啖珠。
驱策五丁牛气力,繁田辟作大西湖。

咏蝉

[清代] 朱受新

抱叶隐深林,乘时嘒嘒吟。
如何忘远举,饮露已清心。

青县道中同于明府忧旱

[明代] 许言诗

千门望雨雨微茫,百丈飞埃接帝乡。
惆怅马兰当径萎,摧残杨柳对人苍。
太行日落孤云散,朔漠风光五月凉。
幸有同官于定国,时艰欲济话联床。

渔歌子

[明代] 吴兖

千顷蒹葭一钓翁,家居南浦小桥东。
桃花水,鲤鱼风,短笛横吹细雨中。

六巡使见示长句却寄 其一

[清代] 觉罗雅尔哈善

愧非磊落青云士,快读缠绵白雪歌。
遥想登楼吟眺处,乡心应较月明多。

法会三日上之临幸十三日天雨娑罗树子近臣得之以奏献焉十四日诏皇太子诸王同观法会赋迎驾

[明代] 夷简

千骑东华玉辇来,钟山浑胜妙高台。
旌旗宝树重重入,楼阁香云一一开。
仙仗斋从三日幸,春官诏许五王陪。
近臣共说天颜喜,收得婆罗树子回。

参陪使骑祗谒真祠偶成小诗拜呈知府屯田

[宋代] 于巽

千骑骖驔出禁城,真祠款谒罄虔诚。
裤襦载路歌仁政,箫鼓喧天乐太平。
残雪未消山下路,和风先飏马前旌。
为民祈祷多灵应,来岁丰穰定有成。

删丹晚行

[清代] 裴景福

峰头落日一尺景,平地行人一丈影。
登高试望石觜山,缺月已悬大佛顶。
红柳不青白草黄,西风雁唳凉州凉。
今宵删丹郭外宿,客路更比长城长。

和李海初殿撰田家小饮韵 其一

[清代] 赵继馨

曲曲池连屋,中藏太古民。
尘原无处著,俗是本来淳。
秋色无今古,深情孰主宾。
家贫具樽酒,还胜旧醅醇。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