荅马敬臣 其一

朝代:明代 作者:杨慎

北阙承恩谴,南荒作旅人。
可堪同瘴疠,犹自隔音尘。
鹤岭霏烟外,螳川积水滨。
三年不相见,两地各伤神。

杨慎
1488~1559明代文学家。字用修﹐号升庵。新都(今属四川)人。少年时聪颖﹐11岁能诗﹐12岁拟作《古战场文》﹑《过秦论》﹐人皆惊叹不已。入京作《黄叶》诗﹐为李东阳所赞赏。正德六年(1511)﹐殿试第一﹐授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禀性刚直﹐每事必直书。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众臣因"议大礼"﹐违背世宗意愿受廷杖﹐杨慎谪戍云南永昌卫﹐居云南30余年﹐死于戍地。杨慎存诗约2300首﹐所写的内容极为广泛。因他居滇30余年﹐所以"思乡"﹑"怀归"之诗﹐所占比重很大。他在被谪滇时﹐妻子黄娥伴送到江陵话别﹐所作的《江陵别内》表现别情思绪﹐深挚凄婉。《宿金沙江》描写往返川滇途中的感慨:"岂意飘零瘴海头﹐嘉陵回首转悠悠﹐江声月色那堪说﹐肠断金沙万里楼。"以今昔行旅思情相对﹐衬出离愁的痛苦。他临终前所作《六月十四日病中感怀》诗:"七十余生已白头﹐明明律例许归休。归休已作巴江叟﹐重到翻为滇海囚。"叙述自己因病归蜀﹐途中却被追回的憾恨﹐深为感人。他也有一些诗作表现了对人民疾苦的关怀。《海口行》及《后海口行》揭露豪绅地主勾结地方官吏﹐藉疏海口占田肥私。他在诗中指出﹐"疏浚海口银十万﹐委官欢喜海夫怨"﹐并呼吁"安得仁人罢此宴﹐亿兆歌舞如更生"。他在《观刈稻纪谚》中托老农之语﹐说"乐土宁无咏﹐丰年亦有歌。惟愁军饷急﹐松茂正干戈"。表现了农民遇丰年﹐却因军饷赋敛沉重而仍然不得温饱的贫苦生活。其它如《宝井篇》﹑《滇池涸》等﹐也是此类作品。杨慎的写景诗也不少。他叙写云南风光﹐描绘祖国山河﹐颇有特色。《海风行》写了下关的风:"苍山峡束沧江口﹐天梁中断晴雷吼。中有不断之长风﹐冲破动林沙石走。咫尺颠崖迥不分﹐征马长嘶客低首。"气势雄伟﹐有雷霆万钧之力。而《龙关歌》:"双洱烟波似五津﹐渔灯点点水粼粼。月中对影遥传酒﹐树里闻歌不见人。"写洱海夜色﹐渔舟灯火﹐月映水波﹐细腻清新。此外﹐杨慎又有描述﹑歌颂历史英雄﹑忠臣义士以至耕夫樵叟的诗﹐其中也不乏佳作。杨慎在前七子倡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复古风气较为流行的时候﹐能别张垒壁。他广泛吸收六朝﹑初唐诗歌的一些长处﹐形成他"浓丽婉至"的诗歌风格。如《滇海曲》12首﹑三峡《竹枝词》9首﹐描绘山川风情﹐颇得乐府遗韵。他的《垂柳篇》﹐深具初唐风范。《于役江乡归经板桥》:"千里长征不惮遥﹐解鞍明日问归桡﹐真如谢朓宣城路﹐南浦新林过板桥。"抒发行役倦苦的情怀﹐情致绵细﹐别出新境。杨慎又广为采揽"桑间濮上"的民歌的长处﹐以丰富自己诗作。如《送余学官归罗江》﹐全用绵州民歌﹐后缀四句送行语﹐构思新颖﹐别致清新。杨慎对文﹑词﹑赋﹑散曲﹑杂剧﹑弹词﹐都有涉猎。他的词和散曲﹐写得清新绮丽。如〔浪淘沙〕"春梦似杨花"一首﹐描写细润﹐言辞华美流畅。散曲〔驻马听〕《和王舜卿舟行之咏》﹐写月下舟行幽景﹐江天一色﹐月光如水﹐并畅想驶入长空银河﹐意境优美﹐记叙细微。他的长篇弹唱叙史之作《二十一史弹词》﹐叙三代至元及明季历史﹐文笔畅达﹑语词流利﹐广为传诵。他的散文古朴高逸﹐笔力奔放。《汉杂事秘辛》事皆淫艳而言辞端雅﹐不见鄙秽。他早年的疏奏《丁丑封事》﹐规劝正德皇帝"偏听生奸﹐独任成乱"﹐以"古之圣人必谋于众"相谏诫﹐情挚意切﹐时婉时激。他的《新都县八阵图记》﹑《碧峣精舍记》等也是记叙散文的佳品。另外他还着有《宴清都洞天玄记》﹑《太和记》﹑《割肉遗细君》等杂剧。杨慎考论经史﹑诗文﹑书画﹐以及研究训诂﹑文学﹑音韵﹑名物的杂着﹐数量很多﹐涉及面极广。如《丹铅总录》﹑《谭苑醍醐》﹑《艺林伐山》﹑《升庵诗话》﹑《词品》﹑《书品》﹑《画品》﹑《大书索引》﹑《金石古文》﹑《风雅逸篇》﹑《古今风谣》﹑《奇字韵》﹑《希姓录》﹑《石鼓文音释》等等﹐还有《全蜀艺文志》﹑《云南山川志》﹑《滇载记》等地方志及史料。这些著述往往有独到之见﹐或可补史阙﹐或提供线索﹐有相当学术价值。然而﹐因他久居云南﹐寻书核对不易﹐有时只凭记忆写作﹐所以也有一些误引﹑臆测不实之处。杨慎的著作很多。据《明史》记载﹐明代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为第一。除诗文外﹐杂着多至100余种。四川省图书馆所编《杨升庵著述目录》达298种。他的主要作品收入《升庵集》(81卷﹐又称《升庵全集》)。此集万历间四川巡抚张士佩所编订﹐取杨慎《丹铅录》等书﹐删除重复﹐分类编次﹐附于诗文之后。包括赋及杂文11卷﹐诗29卷﹐杂着41卷。其杂着合集另有明焦竑辑的《升庵外集》100卷﹐明杨金吾辑的《升庵遗集》26卷。词﹑散曲﹑弹词另辑有《升庵长短句》3卷﹐《陶情乐府》4卷﹐《二十一史弹词》12卷等。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雨晴率张生及诸弟到建福僧居

[宋代] 刘敞

沈阴天气昏,忽霁景物好。
墙阴且残雪,池岸已芳草。
愁怀无端涯,强出慰枯槁。
白日当青天,所至豁如埽。
山僧一饭毕,钟鼓不复考。
庭宇若无人,窗轩照丹藻。
徒行不知远,适兴惬所祷。
如觉逍遥游,颇堪谢烦恼。
诸子吾宗秀,张生一经老。
相顾能不言,欢然屡绝倒。

和气致祥诗

[宋代] 裴湘

君德奉天道,冲融协太和。
卿云呈瑞早,膏泽应时多。
煦集连枝木,嘉扶异颖禾。
五星还聚井,丹凤更巢阿。
薮泽无遗士,边防久息戈。
黔黎逢至化,稽首载赓歌。

山中琴兴

[宋代] 俞紫芝

野客调琴玉一枝,薰风滋味自家知。
夜深断送鹤先睡,弹到山空月落时。

尘埃

[宋代] 郑獬

袖里金锤白氎袍,尘埃自古出英豪。
胸中愤气蟠不得,一夜虹蜺万丈高。

送盛君方

[宋代] 强至

秋风木叶飞边徼,日暮铜台别杯釂。
燕姬一曲声未终,交臂方携忽南棹。
相公镇魏从辟书,玉帐三年奉谈笑。
密谋直道裨主人,饱食庸儿或阴诮。
君殊不顾但自若,烱烱诚心复谁照。
相公还朝数论荐,援手无人在廊庙。
荐章未报人事改,魏国门前客相吊。
圣贤尚觊后世知,万事那能目前料。
方今擢才不待次,道路纷纷走严召。
朝廷必欲收真才,岂有如君使常调。
读书适用非苟知,脱略空言直趋要。
有馀利刃未一施,可惜青萍反居鞘。
谁能出力终提携,会看惊人露芒耀。
君如弗偶好言命,予亦徐当卜耕钓。

乙巳岁除日收周茂叔虞曹武昌惠书知已赴官零陵丙午正月内成十诗奉寄 其十

[宋代] 蒲宗孟

诗社久零落,所传毛郑馀。
先生守章句,后辈老虫鱼。
大义谁窥觑,微言尚阔疏。
烦君来就索,但恨未成书。

众乐亭 其一

[宋代] 陈汝羲

闻说湖亭又一新,不徒行乐乐斯民。
水光剩占鸥鹇地,人意常同桃李春。
试展画图清俗眼,况专閒席傲天真。
使君已陟螭头贵,应为烟云入梦频。

送宋大卿归淝上

[宋代] 范纯仁

眉寿康宁位九卿,人间五福最难并。
丹心报国冰霜洁,白首还家里社荣。
化日尽输高世乐,野云应似出门情。
淮淝美事传千载,何止孤风激后生。

[宋代] 徐积

百尺楼头凤一群,声如韶濩羽如云。
开口一鸣天路白,六龙驰上海之濆。

句 其十

[宋代] 王安国

江田百顷春风种,山果千株夜雨涵。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