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刘岷川母寿词

朝代:明代 作者:杨慎

王母西来青鸟迎。
瑶池翠水浅还清。
何如萱草庭前茂,又见猗兰砌下生。
罗甸国,锦官城。
望云就日两关情。
锦江化作长春酒,笑对东风北斗倾。

杨慎
1488~1559明代文学家。字用修﹐号升庵。新都(今属四川)人。少年时聪颖﹐11岁能诗﹐12岁拟作《古战场文》﹑《过秦论》﹐人皆惊叹不已。入京作《黄叶》诗﹐为李东阳所赞赏。正德六年(1511)﹐殿试第一﹐授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禀性刚直﹐每事必直书。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众臣因"议大礼"﹐违背世宗意愿受廷杖﹐杨慎谪戍云南永昌卫﹐居云南30余年﹐死于戍地。杨慎存诗约2300首﹐所写的内容极为广泛。因他居滇30余年﹐所以"思乡"﹑"怀归"之诗﹐所占比重很大。他在被谪滇时﹐妻子黄娥伴送到江陵话别﹐所作的《江陵别内》表现别情思绪﹐深挚凄婉。《宿金沙江》描写往返川滇途中的感慨:"岂意飘零瘴海头﹐嘉陵回首转悠悠﹐江声月色那堪说﹐肠断金沙万里楼。"以今昔行旅思情相对﹐衬出离愁的痛苦。他临终前所作《六月十四日病中感怀》诗:"七十余生已白头﹐明明律例许归休。归休已作巴江叟﹐重到翻为滇海囚。"叙述自己因病归蜀﹐途中却被追回的憾恨﹐深为感人。他也有一些诗作表现了对人民疾苦的关怀。《海口行》及《后海口行》揭露豪绅地主勾结地方官吏﹐藉疏海口占田肥私。他在诗中指出﹐"疏浚海口银十万﹐委官欢喜海夫怨"﹐并呼吁"安得仁人罢此宴﹐亿兆歌舞如更生"。他在《观刈稻纪谚》中托老农之语﹐说"乐土宁无咏﹐丰年亦有歌。惟愁军饷急﹐松茂正干戈"。表现了农民遇丰年﹐却因军饷赋敛沉重而仍然不得温饱的贫苦生活。其它如《宝井篇》﹑《滇池涸》等﹐也是此类作品。杨慎的写景诗也不少。他叙写云南风光﹐描绘祖国山河﹐颇有特色。《海风行》写了下关的风:"苍山峡束沧江口﹐天梁中断晴雷吼。中有不断之长风﹐冲破动林沙石走。咫尺颠崖迥不分﹐征马长嘶客低首。"气势雄伟﹐有雷霆万钧之力。而《龙关歌》:"双洱烟波似五津﹐渔灯点点水粼粼。月中对影遥传酒﹐树里闻歌不见人。"写洱海夜色﹐渔舟灯火﹐月映水波﹐细腻清新。此外﹐杨慎又有描述﹑歌颂历史英雄﹑忠臣义士以至耕夫樵叟的诗﹐其中也不乏佳作。杨慎在前七子倡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复古风气较为流行的时候﹐能别张垒壁。他广泛吸收六朝﹑初唐诗歌的一些长处﹐形成他"浓丽婉至"的诗歌风格。如《滇海曲》12首﹑三峡《竹枝词》9首﹐描绘山川风情﹐颇得乐府遗韵。他的《垂柳篇》﹐深具初唐风范。《于役江乡归经板桥》:"千里长征不惮遥﹐解鞍明日问归桡﹐真如谢朓宣城路﹐南浦新林过板桥。"抒发行役倦苦的情怀﹐情致绵细﹐别出新境。杨慎又广为采揽"桑间濮上"的民歌的长处﹐以丰富自己诗作。如《送余学官归罗江》﹐全用绵州民歌﹐后缀四句送行语﹐构思新颖﹐别致清新。杨慎对文﹑词﹑赋﹑散曲﹑杂剧﹑弹词﹐都有涉猎。他的词和散曲﹐写得清新绮丽。如〔浪淘沙〕"春梦似杨花"一首﹐描写细润﹐言辞华美流畅。散曲〔驻马听〕《和王舜卿舟行之咏》﹐写月下舟行幽景﹐江天一色﹐月光如水﹐并畅想驶入长空银河﹐意境优美﹐记叙细微。他的长篇弹唱叙史之作《二十一史弹词》﹐叙三代至元及明季历史﹐文笔畅达﹑语词流利﹐广为传诵。他的散文古朴高逸﹐笔力奔放。《汉杂事秘辛》事皆淫艳而言辞端雅﹐不见鄙秽。他早年的疏奏《丁丑封事》﹐规劝正德皇帝"偏听生奸﹐独任成乱"﹐以"古之圣人必谋于众"相谏诫﹐情挚意切﹐时婉时激。他的《新都县八阵图记》﹑《碧峣精舍记》等也是记叙散文的佳品。另外他还着有《宴清都洞天玄记》﹑《太和记》﹑《割肉遗细君》等杂剧。杨慎考论经史﹑诗文﹑书画﹐以及研究训诂﹑文学﹑音韵﹑名物的杂着﹐数量很多﹐涉及面极广。如《丹铅总录》﹑《谭苑醍醐》﹑《艺林伐山》﹑《升庵诗话》﹑《词品》﹑《书品》﹑《画品》﹑《大书索引》﹑《金石古文》﹑《风雅逸篇》﹑《古今风谣》﹑《奇字韵》﹑《希姓录》﹑《石鼓文音释》等等﹐还有《全蜀艺文志》﹑《云南山川志》﹑《滇载记》等地方志及史料。这些著述往往有独到之见﹐或可补史阙﹐或提供线索﹐有相当学术价值。然而﹐因他久居云南﹐寻书核对不易﹐有时只凭记忆写作﹐所以也有一些误引﹑臆测不实之处。杨慎的著作很多。据《明史》记载﹐明代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为第一。除诗文外﹐杂着多至100余种。四川省图书馆所编《杨升庵著述目录》达298种。他的主要作品收入《升庵集》(81卷﹐又称《升庵全集》)。此集万历间四川巡抚张士佩所编订﹐取杨慎《丹铅录》等书﹐删除重复﹐分类编次﹐附于诗文之后。包括赋及杂文11卷﹐诗29卷﹐杂着41卷。其杂着合集另有明焦竑辑的《升庵外集》100卷﹐明杨金吾辑的《升庵遗集》26卷。词﹑散曲﹑弹词另辑有《升庵长短句》3卷﹐《陶情乐府》4卷﹐《二十一史弹词》12卷等。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游侠篇

[南北朝] 王褒

京洛出名讴,豪侠竞交游。
河南期四姓,关西谒五侯。
斗鸡横大道,走马出长楸。
桑阴徙将夕,槐路转淹留。

四色咏

[南北朝] 王融

赤如城霞起,青如松雾澈。
黑如幽都云,白如瑶池雪。

至牛渚忆魏少英诗

[南北朝] 王僧孺

枫林暧似画,沙岸净如扫。
空笼望悬石,回斜见危岛。
绿草闲游蜂,青葭集轻鸨。
徘徊洞初月,浸淫溃春潦。
非愿岁物华,徒用风光好。

咏水中楼影诗

[南北朝] 王台卿

飘飘似云度,亭亭如盖浮。
熟看波不动,还是映高楼。

楚朝曲

[南北朝] 吴迈远

白云萦蔼荆山阿。
洞庭纵横日生波。
幽芳远客悲如何。
绣被掩口越人歌。
壮年流瞻襄成和。
清贞空情感电过。
初同末异忧愁多。
穷巷恻怆沈汨罗。
延思万里挂长河。
翻惊汉阴动湘娥。

和司徒铠曹阳辟疆秋晚诗

[南北朝] 萧悫

叶疏知树落,香尽觉荷衰。
山薮良多思,田园聊复归。

直石头诗

[南北朝] 萧衍

率土皆王士,安知全高尚。
东垄弃黍稷,西游入卿相。
属逢利建始,投分参末将。
尺寸功未施,河山赏已谅。
摄官因时暇,曳裾聊起望。
郁盘地势远,参差百雉壮。
翠壁绛霄际,丹楼青霞上。
夕池出濠渚,朝云生叠嶂。
笼鸟易为恩,屠羊无饰让。
泰阶端且平,海水本无浪。
小臣何日归,顿辔从閒放。

怀园引

[南北朝] 谢庄

鸿飞从万里。
飞飞河岱起。
辛勤越霜雾。
联翩溯江汜。
去旧国。
违旧乡。
旧山旧海悠且长。
回首瞻东路。
延翮向秋方。
登楚都。
入楚关。
楚地萧瑟楚山寒。
岁去冰未已。
春来雁不还。
风肃幌兮露濡庭。
汉水初绿柳叶青。
朱光蔼蔼云英英。
新禽喈喈又晨鸣。
菊有秀兮松有蕤。
忧来年去容发衰。
流阴逝景不可追。
临堂危坐怅欲悲。
轩凫池鹤恋阶墀。
岂忘河渚捐江湄。
试托意兮向芳荪。
心绵绵兮属荒樊。
想绿苹兮既冒沼。
念幽兰兮已盈园。
夭桃晨暮发。
春莺旦夕喧。
青苔芜石路。
宿草尘蓬门。
邅吾游夫鄢郢。
路修远以萦纡。
羌故园之在目。
江与汉之不可逾。
目还流而附音。
候归烟而托书。
还流兮潺湲。
归烟容裔去不旋。
念卫风于河广。
怀邶诗于毖泉。
汉女悲而歌飞鹄。
楚客伤而奏南弦。
或巢阳而望越。
亦依阴而慕燕。
咏零雨而卒岁。
吟秋风以永年。

甘露颂

[南北朝] 邢邵

休徵屡动,感极回天。
流甘委素,玉润冰鲜。
密房下结,珠琲上悬。
布濩林野,洒散旌旃。

骢马驱

[南北朝] 徐陵

白马号龙驹,雕鞍名镂渠。
诸兄二千石,小妇字罗敷。
倚端轻扫史,召募击休屠。
塞外多风雪,城中绝诏书。
空忆长楸下,连蹀复连?。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