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怀刘念庵兵宪时执所纪梧岗二太守

朝代:明代 作者:谢榛

群才相识北游时,上苑千花春雨垂。
帝里荣名同昼锦,宦途愁鬓各秋丝。
归休日远桑麻计,登眺云深猿鹤期。
月下飞觞聊遣兴,倚楼谁复叹盈亏。

1495~1575明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一号脱屣山人。临清(今属山东)人。他年轻时刻意为歌诗﹐渐渐闻名于当世。入京后就与李攀龙﹑王世贞等人建立诗社﹐谢榛为长。但随着李攀龙的名声大﹐再加上他论诗与李攀龙的意见有所不合﹐于是李攀龙与他绝交﹐王世贞等人袒护李攀龙而排挤谢榛。但谢榛诗名已着﹐从此他遍游诸藩王之间﹐先秦﹑晋﹐后燕﹑赵。他从布衣终其身﹐死在游历途中的大名。谢榛论诗的主张主要表现在《四溟诗话》里。他的基本态度是与李攀龙﹑王世贞一致的﹐也是极力主张模拟盛唐﹐鄙视宋人﹐并且认为:"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岂有不法前贤而法同时者﹖"但与李攀龙等人稍有不同的是他取径较宽﹐认为初盛唐14家"咸可为法"﹐并且看到这些大家风格各有不同:"有雄浑如大海奔涛﹐秀拔如孤峰峭壁﹐壮丽如层楼迭阁﹐古雅如瑶瑟朱弦﹐老健如朔漠横雕﹐清逸如九皋鸣鹤﹐明净如乱山积雪﹐高远如长空片云﹐芳润如露熏春兰﹐奇绝如鲸波蜃气。"他强调﹐对这14家应"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得此三要﹐则造乎浑沦﹐不必塑谪仙而画少陵也"。谢榛较重视诗歌创作中各有所得的"天机"和"超悟"。由此出发﹐他强调情真﹐不要摹拟太甚:"今之学子美者﹐处富有而言穷愁﹐遇承平而言干戈。不老曰老﹐无病曰病﹐此摹拟太甚﹐殊非性情之真也。"并且还强调"人不敢道﹐我则道之﹔人不肯为﹐我则为之"的独创性。这些看法显然比李攀龙诗论开通和高明。但是﹐谢榛尽管提倡"超悟"﹐提倡道他人所未道﹐其目的主要还在追求诗篇中的"警句"。他认为:"凡作诗先得警句﹐以为发兴之端﹐全章之主。格由主定﹐意从客生。"而且认为这类"超悟"式的独特的警句﹐既可以通过"静室隐几﹐冥搜邈然"的办法﹐也可以通过"阅书醒心﹐忽然有得"的办法﹐这些都是脱离生活的错误门径。他的诗歌创作有时仅得佳句而难见完篇﹐这种现象正是他创作指导思想所带来的必然结果。谢榛的诗歌创作有两方面较为突出。一是因他长期转徙于公卿﹑藩王之间﹐过着类似乞讨的生活﹐所以其诗经常发抒他飘游中的凄苦情怀。如《夜坐感怀寄徐文山》等篇﹐苦情愁绪﹐溢于言表。他描写旅途的困顿也颇为真切精细:"凉雨何冥冥﹐黑云复浩浩。山行夜不休﹐破屋临古道。数口远相投﹐芜秽不及扫。园荒无主人﹐马散啮秋草。"(《雨中宿榆林店》)诗人也时常升腾起"他年学耕稼"(《春夜即事》)和"亦有逃禅意"(《暮秋夜柬宗上人》)的愿望。但实际上他仍然是到处奔波。二是由于他长期游历秦﹑晋﹑燕﹑赵﹐所以塞外风光常常出于笔端。象《塞上曲四首》﹑《胡笳曲》﹑《九月雪》﹑《冬夜闻笛》等诗﹐较为生动地描绘出"吹落梅花雪满山"﹑"菊花含冻不成秋"的景色﹐也表现塞外人们的风貌和情怀:"弯弧仰射双鵰下﹐日晚穹庐带雪归"﹐"野烧连山胡马绝﹐何人月下唱凉州﹖"有些诗歌还吐露出他期望良将守边的想法。他在《送许参军还都下兼寄严冢宰敏卿》里就大声疾呼:"三关父老且挥涕﹐当代应多卫霍俦﹗"谢榛善长近体﹐五律更优。如《暮秋同冯直卿﹑秦廷献﹑李士美迎黄花山》:"深入黄花谷﹐高临玉女台。迎人千嶂出﹐随意一樽开。寒露垂瑶草﹐秋风扫石苔。子长耽胜绝﹐猿鸟莫相猜。"句烹字炼﹐表现出他风度端凝的艺术功力。此外﹐他的一些七绝也能节制精严﹑神采焕发﹐如《怨歌行》等﹐抒发情怀﹐颇为蕴藉。着有《四溟集》24卷。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摸鱼儿 金山留云亭饯仲复抚部,酒半闻江上笛声起于乱烟衰柳间,感音而作,不自觉其辞之掩抑也。

[清代] 郑文焯

渺吴天觅愁无地,江山如此谁醒。
乱云空逐惊涛去,人共一亭幽静。
斜月耿,怕重见,青尊中有沧桑影。
吟魂自警,对潮打孤城,烟生坏塔,笛语夜凄哽。
招提境,还作东门帐饮,中流同是漂梗。
当年击楫英雄老,输与过江鱼艇。
愁暗省,换满目,胡沙蛮气连天迥。
苔茵坐冷,任怪石能言,荒波变酒,莫更赋离景。

读史二十首 其二十

[清代] 王国维

东海人奴盖世雄,卷舒八道势如风。
碧蹄倘得擒渠反,大壑何由起蜇龙。

寄邵文明大尹

[明代] 贺钦

乡书曾得共推贤,金榜题名子更先。
大尹有才还解组,琐闱无补早归田。
利名风浪都无与,泉石膏肓两不偏。
同在故园不相见,闾山辽水思悽然。

社日

[清代] 彭孙贻

竹里山堂午后开,樱桃酒热客频来。
社中人少宜添燕,春半花多总让梅。
昼静棋声连竹响,香残云缕绕床回。
尘缘已绝闲无事,抱瓮疏畦手自栽。

出塞曲

[明代] 沈鍊

边塞苦杀伤,将军多怯懦。
天骄迅电驰,宛马流星过。
借问食肉徒,何人贻此祸。
翩翩游侠子,仗剑出闾里。
忠贞白日悬,机关当时起。
挽弓不在强,骑马不在良。
所贵寸心白,烈烈如秋霜。
我生知有死,生死皆前定。
何用苦低徊,从人学邪佞。

次韵初秋雨夜有所思

[明代] 庞尚鹏

凉入郊原思万重,山家砧杵乱云中。
雨馀曲巷添新藓,夜午商风拂素桐。
千里谁家吹玉笛,一缄何处觅飞鸿。
松堂笔砚封尘久,欲赋閒居愧未工。

阻风洞庭登君山纪事感怀得三十八韵并寄都门诸友

[清代] 杨彝珍

狐兔纵横里,龙蛇战斗中。
勋名诸将显,事业腐儒空。
横草功难就,穿杨技未工。
无能夸汗马,只解悟雕虫。
不免文惊众,难辞谤集躬。
高冠峨自异,奇服指从同。
甘作支离叟,凭嘲潦倒翁。
茫茫存老眼,郁郁抱微衷。
戌卷归旗白,林销夕燧红。
芳情驰泽国,茧足倦烟丛。
欲向水云老,将随渔钓终。
生涯凭舴艋,锋镝避艨艟。
浩荡如浮梗,飘飖若断蓬。
矶方迎白马,浦早过青枫。
舟滞君山雨,帆禁石女风。
杖藜寻古寺,导径得奚童。
匝树惊禽噪,蹲岩异兽雄。
书疑藏委宛,仙拟遇崆峒。
为采斑斓竹,欲縆摧折桐。
余凄含帝子,轶事说龙公。
苔藓侵残座,鼪鼯窜旧宫。
遗珠抛的砾,怪石拾玲珑。
乌影千群集,鸥波四面通。
微飔生拂持,落景惜匆匆。
忆昨黄巾乱,沿湖赤羽充。
岸排旌旆直,渚爇菼葭丰。
指授文儒略,飞腾上将功。
军声摧箨陨,士气饮醪融。
伟伐中兴烈,殊庸常武隆。
拟投湘浦甲,欲挂楚人弓。
忽渍沾巾泪,徒传刺臂忠。
将星宵顿陨,蚩雾书犹蒙。
笳鼓喧江介,戈鋋接海东。
守关无虎豹,捕虏少罴熊。
未见清和理,惟虞反侧讧。
且忧螟害稚,兼虑莽兴戎。
台阁多鹓鹭,郊原尽雁鸿。
能令有环堵,不惜杜陵穷。

陆华父山人将游岭南赋此为别

[明代] 陈履

五岭吾乡土,怜君赋远游。
吟囊饶楚佩,行色动吴钩。
不尽还家梦,仍添送客愁。
临歧空怅望,天际白云流。

送王主事世英还朝次翰林诸公饯别联句韵

[明代] 黄仲昭

万里东瓯驾使骖,春风归路过闽南。
囊中不着新增物,箧里惟存旧赐衫。
十载论心情最剧,半生忧国意犹酣。
还朝若问经行俗,为道流殍泽未覃。

偈二首 其一

[宋代] 释慧琳

有漏笊漓,无漏木杓。
庭白牡丹,槛红芍药。
因思九年面壁人,到头不识这一著。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