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彭钦之太学

朝代:明代 作者:王世贞

看君经笥腹便便,入洛何妨强仕年。
旧有华亭豪士赋,新成兰史辟雍篇。
桥门细雨巾从角,帝里高山瑟渐弦。
师傅安昌应不乏,阿谁虚席待彭宣。

王世贞
1526~1590明代文学家。字符美﹐号凤州﹐弇州山人。太仓(今属江苏)人。自幼有才华。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初任刑部主事﹐与李攀龙﹑谢榛﹑宗臣﹑梁有誉﹑吴国伦﹑徐中行等相唱和﹐继承并鼓吹前七子复古理论﹐史称"后七子"。屡迁员外郎﹑郎中。为官正直﹐不附权贵。杨继盛下狱﹐时进汤药﹐又代杨妻写申疏﹐杨死又备棺殓尸﹐严嵩对此十分嫉恨。吏部两拟提学﹐皆不用﹐出为山东副使。其父王以泺河失事﹐被严嵩构陷下狱。王世贞与其弟世懋日伏严嵩门外求宽免﹐而王终被处死。兄弟号泣扶柩归。隆庆初﹐兄弟伏阙讼父冤。其后官至刑部尚书﹐病逝乡里。其始﹐王世贞与李攀龙同为文坛盟主。李死后﹐又为文坛领袖20年﹐"一时士大夫及山人﹑词客﹑衲子﹑羽流﹐莫不奔走门下。片言褒赏﹐声价骤起"(《明史?王世贞传》)。有所谓"前五子"﹑"后五子"﹑"广五子"﹑"续五子"﹑"末五子"等等名目﹐可见其影响甚大。王世贞的文学观主要表现在《艺苑卮言》里。虽然他并未脱离前七子的影响﹐仍然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但其学问淹博﹐持论并不似李攀龙那样偏激﹐故时露卓见。他虽然十分强调以格调为中心﹐但也认识到:"才生思﹐思生调﹐调生格﹔思即才之用﹐调即思之境﹐格即调之界。"(《艺苑卮言》卷一)这就将创作者的才思与作品的格调密切联系起来﹐看到了才思生格调﹑格调因人而异的必然性﹐实为李梦阳﹑李攀龙所未发。王世贞虽然也主张从学古入手﹐但他特别注意"捃拾宜博"﹐强调"渐渍汪洋"﹐最终要求"一师心匠"。并且认为﹐唯有这样﹐创作方法才能"由工入微﹐不犯痕迹"﹐达到"气从意畅﹑神与境合"的地步。这显然与一味主张模古范型者有别。到了晚年﹐他的文学思想更有一些显著变化。他自悔40岁前所作的《艺苑卮言》﹐并悟出"代不能废人﹐人不能废篇﹐篇不能废句"(《守诗选序》)的道理﹐有取于宋元之诗﹐还称赏归有光的散文"不事雕饰而自有风味"(《归太仆赞》)。王世贞作为后七子的首领﹐他也觉察到复古的流弊﹐标志着统治明代中期100余年的复古思潮已濒临绝境。从王世贞《乐府变》的序言来看﹐他主张创作要继承《国风》批判现实精神﹐他要求诗歌要不避禁纲﹐批评时事﹐以成一代"信史"﹐实属难能可贵。所以他的诗歌有不少感时伤世的政治诗﹐现实感较为强烈。《钧州变》无情地揭露了贵族藩王的荒淫残暴﹐《袁江流铃山岗当庐江小吏行》在浓墨铺叙了严嵩父子横行不法﹐造成"不复问诏书﹐但取相公旨"的局面之后﹐谴责了他们"负国"的累累罪行﹐义正辞严﹐气势磅礡。《太保歌》以鲜明的对比手法描写了陆炳生前"一言忤太保﹐中堂生荆棘"的嚣张气焰和死后金宝尽流离﹐妻子尽逐故郡﹐兄弟作长流等的凄凉景象﹐其中寄寓了诗人无限感概﹐王世贞不仅对封建统治阶级里的腐朽势力有所抨击﹐还对君王进行了旁敲侧击的嘲讽。如《正德宫词》之四﹐对沉湎酒色的武宗有所讽谕﹔又如《西城宫词》之六﹐对听信道士胡言﹐选少女炼丹铅的世宗也极尽揶揄。此外﹐王世贞的咏史诗﹐通过对"固始祠中"的许忠节公犹有"父老椎牲考钟鼓"的赞叹﹐通过对"丈夫变名难变心﹐此心在宋不在身"的文天祥的崇敬﹐也流露了诗人的政治理想。王世贞诗歌取材赡博﹐纵心触象﹐都能化为诗料﹐形诸歌咏。除了一部分仿真痕迹较为严重的作品外﹐诸体诗中都有一些颇见艺术匠心的佳作。他的某些乐府诗不刻意范古﹐甚见诗人才思﹐如《将军行》铺叙丰腴﹐中带古劲﹐纵横开阖﹐很有气势。他的有些律诗既有高华宏丽的气象﹐又能注意错综变化﹐迥旋自然﹐有相当功力。王世贞七绝最有特色﹐在其诗歌创作中较少模拟痕迹﹐能够意到调成﹐自然宛转。如"新传牌子赐昭容﹐第一仙班雨露浓。袋里相公书疏在﹐莫教香汗湿泥封"(《西城宫词》之二)﹐在舒缓的调子里﹐暗藏讽刺﹐弥有风趣。王世贞的"涵星砚"王世贞亦能词﹐如〔浣溪沙〕"窗外闲丝自在游"在抒写清愁淡怨时﹐善于藉助景物渲染﹐烘托其凄凉情绪。又如〔忆江南〕"歌起处"以"斜日半江红﹐柔绿篙添梅子雨"﹐勾勒江南景色﹐颇能传神。但他的词因受传统束缚较大﹐内容狭窄﹐题材单调。此外﹐王世贞对戏曲也有研究。他的曲论见于《艺苑卮言》的附录﹐即《弇州山人四部稿》卷一百五十二。后人摘出单刻行世﹐题曰《曲藻》。王世贞已较深刻地认识到戏曲艺术的美学特点﹐"不唯其琢句之工﹐使事之美"﹐而关键在于"体贴人情﹐委曲必尽﹔描写物态﹐仿佛如生﹔问答之际﹐了不见扭造﹐所以佳耳。至于腔调微有未谐﹐譬如见钟﹑王迹﹐不得其合处﹐当精思以求诣﹐不当执末以议本也。"由此出发﹐他认为戏曲成功与否首先在于是否"动人"。他称赏《荆钗记》﹐因为它"近俗而时动人"﹔他批评《香囊记》﹐因为它"近雅而不动人"。这是他戏曲观的精华处。《曲藻》在引述前人曲论时﹐或赞成﹐或驳难﹐都颇精当。又传奇戏曲《鸣凤记》﹐一说为王世贞所作﹐也有人疑此剧是王的门生所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戏曲及时地表现当时重大的政治事件﹐自《鸣凤记》始。贯串全剧的矛盾冲突是震动朝野的严嵩集团与反严嵩集团的政治斗争。作者揭露了严嵩父子专权纳贿﹑祸国殃民﹐手下的狐群狗党趋炎附势﹑凶残横暴。《严嵩庆寿》﹑《端阳游赏》﹑《文华祭海》等出﹐都有生动刻画。同时﹐作者又着意渲染杨继盛等人不畏权奸﹑不惧牺牲的精神。《灯前修本》﹑《夫妇死节》等出﹐不仅塑造了刚烈忠臣杨继盛﹐而且还表现了深明大义的杨夫人。为作品内容所决定﹐此剧在艺术上突破了以生旦悲欢离合贯串全剧的惯套。但剧作将矛盾的解决寄托给嘉靖皇帝﹐亦表现了一定的局限。剧作结构有些松散﹐人物纷繁﹐且多数缺乏性格特征﹐是其弱点。王世贞十分熟悉明代典故﹑史事。他的《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记述盛事奇事﹑首相传略﹑朝野轶闻﹐均是有史料价值的著作。其中有一些颇涉谈谐﹑文笔清新的小品散文。着有《弇州山人四部稿》174卷﹐《续稿》207卷﹐《弇山堂别集》100卷﹐《嘉靖以来首辅传》8卷﹐《觚不觚录》1卷﹐《读书后》8卷﹔还编纂《画苑》10卷﹐《王氏书苑》10卷。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拖车

[元代] 王祯

早同农具破烟来,暮带樵薪载月回。
不比看花南陌上,雕轮绣毂殷春雷。

舌镜塔

[明代] 吴仕训

独往神安托,相怜舌尚存。
个中身毒镜,永夜照孤村。

延平祠怀古

[清代] 陈凤昌

群龙涸死鳄鱼生,瀛海波涛日夜鸣。
两岛提封同黑痣,廿年正朔奉朱明。
勤王独奋争天力,事父终羞干蛊名。
试问奇男元库库,何如当日郑延平。
据浙都闽迹渺然,中兴事业委荒烟。
沉沙欲折周郎戟,断水难投战士鞭。
北向称兵天不共,东来辟国地孤悬。
孝陵风雨生秋草,未许遗臣荐豆笾。

秋燕次钱芝门阁读韵

[清代] 张文虎

一襟凉雨睇重门,半晌呢喃语尚温。
北里苔荒迷舞影,西风帘卷失巢痕。
相逢华屋都如客,只剩空楼亦感恩。
红杏枝头春易转,星星香梦细寻论。

台阳笔记题词用陶韵又成一首

[清代] 胡泉

一见即心契,关心只在诗。
我却寡所谐,惟君独任之。
台阳十四策,海外写雄思。
雄思何所寄,经济趁清时。
天地逆旅耳,此编传在兹。
鸡林走商贾,声价不人欺。

示初公颂 其二

[宋代] 李昌孺

一见师来契此心,更于何处问知音。
要寻达磨当年事,只是如今旧少林。

题画诗五首 其二 兰花

[近现代] 邓拓

天涯何必订同心,一卷离骚到处吟。
行看江南春草绿,莫愁空谷少知音。

送春

[清代] 沈受宏

客舍长安十丈尘,闭门终日苦吟身。
一花一草何曾见,却道今朝是送春。

金缕曲

[清代] 赵英瑗

一览伤心稿。
认年时、青绫帐里,班才薛貌。
忍把兰台悲秋语,谱出断肠声调。
尽一例、冷吟秋吊。
只觉天风环佩响。
拍红牙、声欲穿云表。
脂粉习,一齐扫。
玉台人本工烦恼。
更何堪、鲲弦弹断,玉箫声杳。
自古清才妨浓福,毕竟聪明误了。
有多少、泪珠盈抱。
盥罢蔷薇窗下读,瓣香拈、敬为南丰祷。
名媛集,似君少。

晋永嘉砖砚歌

[清代] 金衍宗

玉马出地苍鹅飞,侍中碧血溅龙衣。
豆田天子更何在,铜驼荆棘埋烟霏。
永嘉略比唐天祐,无主犹承正朔旧。
中原鼎沸神州沈,一角菁山为谁守。
居民晓起争汲泉,辘轳井眉双瓶悬。
银床金干杳莫问,昆明劫灰余此砖。
铜雀砚材世所艳,字体钟王况不欠。
赏奇须待博物才,临平石鼓丰城剑。
董郎贻我径尺琼,墨海聊作良田耕。
断纹似具鸲鹆眼,新亭涕泪含晶莹。
君不见排墙下有王夷甫,运甓陶公亦徒苦。
笑渠消受石三灾,何如化作刘伶坟上土。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