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别 其九

朝代:明代 作者:李攀龙

河汉何皎皎,众星错其间。
揽衣立前庭,明月照苦颜。
悲风中夜起,萧萧有馀寒。
涕泪应声零,四顾惨无欢。
往路信可怀,为乐及盛年。
游子不自爱,故乡岂难旋。

李攀龙
1514~1570明代文学家。字于鳞﹐号沧溟。历城(今山东济南)人。9岁丧父﹐家境贫寒﹐无力延师﹐但刻苦好学。稍长嗜好诗歌。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初授刑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在京期间﹐先后与谢榛﹑王世贞﹑宗臣﹑徐中行﹑梁有誉﹑吴国伦结诗社﹐"诸人多少年﹐才高气锐﹐互相标榜﹐视当世无人﹐七才子之名播天下"(《明史?李攀龙传》)。嘉靖三十二年(1553)﹐出守顺德﹐饶有政绩﹐3年后擢为陕西提学副使﹐不久以病归里。自建一楼于华山﹑鲍山之间﹐取名"白雪楼"﹐读书﹑吟哦于其中。为人孤傲﹐对于不合者﹐辄戒门人不接纳。隆庆改元(1567)﹐荐起浙江副使﹐两年后迁为参政﹐后擢河南按察使。因母亡故﹐持丧还家﹐哀伤过度﹐不久去世。李攀龙是"后七子"的首领之一。他持论比谢榛﹑王世贞还要褊狭﹐强调"文自西京﹑诗自天宝而下﹐俱无足观﹐于本朝独推李梦阳"。他认为﹐先秦古文已有成法﹐"其成言班如也﹐法则森如也"﹐创作只要"摭其华而裁其衷﹐琢字成辞﹐属辞成篇﹐以求当于古之作者而已"(王世贞《李于鳞先生传》)。甚至鼓吹"视古修辞﹐宁失诸理"(《送王元美序》)。他推崇汉魏古诗﹑盛唐近体﹐"论古则判唐﹑选为鸿沟﹐言今则别中﹑盛如河汉"(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以至对盛唐古诗也加以鄙视﹐他编选历代诗歌而成的《古今诗删》﹐唐后即直接明代﹐宋元诗一首未选﹐以示其论诗宗旨。由于他的文学主张过于片面﹐所以对他自己的诗文创作有着不良影响。比如他的乐府诗﹐自视甚高﹐实则剽窃仿真十分严重﹐"止规字句而遗其神明"(朱彝尊《静志居诗话》)。王世贞也承认﹐李攀龙的乐府诗"不堪与古乐府并看﹐看则似临摹帖耳"(《艺苑卮言》)。又如他的散文"无一语作汉以后﹐亦无一字不出汉以前"﹐时常有意诘屈其词﹑涂饰其字﹐读之赘牙戟口﹐也无甚佳作。但李攀龙头脑比较清醒﹐"资地本高"﹑"才力富健"。当他稍能面对现实﹑抒写内心真切感情时﹐也能创作出一些较好的诗章。他有时也要感时伤世﹑懮念旱灾:"地胜纡王事﹐年饥损吏才。难将懮旱意﹐涕泣向蒿莱"(《广阳山道中》)﹐有时则面对潦水感慨万端:"潦水阴相积﹐萧葭晚自寒。大夫方跋涉﹐天步属艰难"(《赵州道中》)。他有时还要抒发自己宦海浮沉的哀怨和牢骚﹐同时表现向往隐居的闲情逸志。如《冬日登楼》﹑《九日登楼》﹑《和余德甫江上杂咏》等﹐这些诗虽然取材也还嫌狭隘﹐但的确有一定真情实感。在李攀龙的各体诗中﹐以七律和七绝较优。其七律声调清亮﹑词采俊爽。他以"金牛忽见湖中影﹐铁骑初回海上潮"(《与子与游保俶塔同赋》)来勾勒保俶塔下的西湖﹐以"浮沤并结金龛丽﹐飞窦双衔石瓮圆"(《酬张转运龙洞山之作》)来形容龙洞山的金龛和石瓮情况﹐虽嫌体物呆滞﹐但也还能传神。他以"明时抱病风尘下﹐短褐论交天地间"(《初春元美席上赠谢茂秦得关字》)来表现南北奔波的布衣诗人谢榛﹐以"自昔风尘驱傲吏﹐还能伏枕向清秋"(《寄元美》)来刻画好友王世贞﹐也较形像。但其构思﹑用词多见雷同。他的某些七绝﹐也还写得自然﹐还能注意顿挫变化﹐如《和聂仪部明妃曲》:"天山雪后北风寒﹐抱得琵琶马上弹。曲罢不知青海月﹐徘徊犹作汉宫看。"意味隽永﹐静韵深长。沈德潜品评此诗说:"不着议论﹐而一切着议论者皆在其下。"着有《沧溟集》30卷。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咏雁诗

[南北朝] 王褒

伺潮闻曙响,妒垄有春翚。
岂若云中雁,秋时塞外归。
河长犹可涉,海阔故难飞。
霜多声转急,风疏行屡稀。
园池若可至,不复怯虞机。

四色咏

[南北朝] 王融

赤如城霞起,青如松雾澈。
黑如幽都云,白如瑶池雪。

至牛渚忆魏少英诗

[南北朝] 王僧孺

枫林暧似画,沙岸净如扫。
空笼望悬石,回斜见危岛。
绿草闲游蜂,青葭集轻鸨。
徘徊洞初月,浸淫溃春潦。
非愿岁物华,徒用风光好。

咏水中楼影诗

[南北朝] 王台卿

飘飘似云度,亭亭如盖浮。
熟看波不动,还是映高楼。

楚朝曲

[南北朝] 吴迈远

白云萦蔼荆山阿。
洞庭纵横日生波。
幽芳远客悲如何。
绣被掩口越人歌。
壮年流瞻襄成和。
清贞空情感电过。
初同末异忧愁多。
穷巷恻怆沈汨罗。
延思万里挂长河。
翻惊汉阴动湘娥。

和司徒铠曹阳辟疆秋晚诗

[南北朝] 萧悫

叶疏知树落,香尽觉荷衰。
山薮良多思,田园聊复归。

直石头诗

[南北朝] 萧衍

率土皆王士,安知全高尚。
东垄弃黍稷,西游入卿相。
属逢利建始,投分参末将。
尺寸功未施,河山赏已谅。
摄官因时暇,曳裾聊起望。
郁盘地势远,参差百雉壮。
翠壁绛霄际,丹楼青霞上。
夕池出濠渚,朝云生叠嶂。
笼鸟易为恩,屠羊无饰让。
泰阶端且平,海水本无浪。
小臣何日归,顿辔从閒放。

怀园引

[南北朝] 谢庄

鸿飞从万里。
飞飞河岱起。
辛勤越霜雾。
联翩溯江汜。
去旧国。
违旧乡。
旧山旧海悠且长。
回首瞻东路。
延翮向秋方。
登楚都。
入楚关。
楚地萧瑟楚山寒。
岁去冰未已。
春来雁不还。
风肃幌兮露濡庭。
汉水初绿柳叶青。
朱光蔼蔼云英英。
新禽喈喈又晨鸣。
菊有秀兮松有蕤。
忧来年去容发衰。
流阴逝景不可追。
临堂危坐怅欲悲。
轩凫池鹤恋阶墀。
岂忘河渚捐江湄。
试托意兮向芳荪。
心绵绵兮属荒樊。
想绿苹兮既冒沼。
念幽兰兮已盈园。
夭桃晨暮发。
春莺旦夕喧。
青苔芜石路。
宿草尘蓬门。
邅吾游夫鄢郢。
路修远以萦纡。
羌故园之在目。
江与汉之不可逾。
目还流而附音。
候归烟而托书。
还流兮潺湲。
归烟容裔去不旋。
念卫风于河广。
怀邶诗于毖泉。
汉女悲而歌飞鹄。
楚客伤而奏南弦。
或巢阳而望越。
亦依阴而慕燕。
咏零雨而卒岁。
吟秋风以永年。

甘露颂

[南北朝] 邢邵

休徵屡动,感极回天。
流甘委素,玉润冰鲜。
密房下结,珠琲上悬。
布濩林野,洒散旌旃。

骢马驱

[南北朝] 徐陵

白马号龙驹,雕鞍名镂渠。
诸兄二千石,小妇字罗敷。
倚端轻扫史,召募击休屠。
塞外多风雪,城中绝诏书。
空忆长楸下,连蹀复连?。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