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别 其十

朝代:明代 作者:李攀龙

黄鹄难为群,游子常苦辛。
念当从此别,中怀日以新。
清光皎明月,远望不可亲。
高楼正萧条,徘徊四无人。
上有千里云,其下起飙尘。
各言还故乡,握手道何因。

李攀龙
1514~1570明代文学家。字于鳞﹐号沧溟。历城(今山东济南)人。9岁丧父﹐家境贫寒﹐无力延师﹐但刻苦好学。稍长嗜好诗歌。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初授刑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在京期间﹐先后与谢榛﹑王世贞﹑宗臣﹑徐中行﹑梁有誉﹑吴国伦结诗社﹐"诸人多少年﹐才高气锐﹐互相标榜﹐视当世无人﹐七才子之名播天下"(《明史?李攀龙传》)。嘉靖三十二年(1553)﹐出守顺德﹐饶有政绩﹐3年后擢为陕西提学副使﹐不久以病归里。自建一楼于华山﹑鲍山之间﹐取名"白雪楼"﹐读书﹑吟哦于其中。为人孤傲﹐对于不合者﹐辄戒门人不接纳。隆庆改元(1567)﹐荐起浙江副使﹐两年后迁为参政﹐后擢河南按察使。因母亡故﹐持丧还家﹐哀伤过度﹐不久去世。李攀龙是"后七子"的首领之一。他持论比谢榛﹑王世贞还要褊狭﹐强调"文自西京﹑诗自天宝而下﹐俱无足观﹐于本朝独推李梦阳"。他认为﹐先秦古文已有成法﹐"其成言班如也﹐法则森如也"﹐创作只要"摭其华而裁其衷﹐琢字成辞﹐属辞成篇﹐以求当于古之作者而已"(王世贞《李于鳞先生传》)。甚至鼓吹"视古修辞﹐宁失诸理"(《送王元美序》)。他推崇汉魏古诗﹑盛唐近体﹐"论古则判唐﹑选为鸿沟﹐言今则别中﹑盛如河汉"(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以至对盛唐古诗也加以鄙视﹐他编选历代诗歌而成的《古今诗删》﹐唐后即直接明代﹐宋元诗一首未选﹐以示其论诗宗旨。由于他的文学主张过于片面﹐所以对他自己的诗文创作有着不良影响。比如他的乐府诗﹐自视甚高﹐实则剽窃仿真十分严重﹐"止规字句而遗其神明"(朱彝尊《静志居诗话》)。王世贞也承认﹐李攀龙的乐府诗"不堪与古乐府并看﹐看则似临摹帖耳"(《艺苑卮言》)。又如他的散文"无一语作汉以后﹐亦无一字不出汉以前"﹐时常有意诘屈其词﹑涂饰其字﹐读之赘牙戟口﹐也无甚佳作。但李攀龙头脑比较清醒﹐"资地本高"﹑"才力富健"。当他稍能面对现实﹑抒写内心真切感情时﹐也能创作出一些较好的诗章。他有时也要感时伤世﹑懮念旱灾:"地胜纡王事﹐年饥损吏才。难将懮旱意﹐涕泣向蒿莱"(《广阳山道中》)﹐有时则面对潦水感慨万端:"潦水阴相积﹐萧葭晚自寒。大夫方跋涉﹐天步属艰难"(《赵州道中》)。他有时还要抒发自己宦海浮沉的哀怨和牢骚﹐同时表现向往隐居的闲情逸志。如《冬日登楼》﹑《九日登楼》﹑《和余德甫江上杂咏》等﹐这些诗虽然取材也还嫌狭隘﹐但的确有一定真情实感。在李攀龙的各体诗中﹐以七律和七绝较优。其七律声调清亮﹑词采俊爽。他以"金牛忽见湖中影﹐铁骑初回海上潮"(《与子与游保俶塔同赋》)来勾勒保俶塔下的西湖﹐以"浮沤并结金龛丽﹐飞窦双衔石瓮圆"(《酬张转运龙洞山之作》)来形容龙洞山的金龛和石瓮情况﹐虽嫌体物呆滞﹐但也还能传神。他以"明时抱病风尘下﹐短褐论交天地间"(《初春元美席上赠谢茂秦得关字》)来表现南北奔波的布衣诗人谢榛﹐以"自昔风尘驱傲吏﹐还能伏枕向清秋"(《寄元美》)来刻画好友王世贞﹐也较形像。但其构思﹑用词多见雷同。他的某些七绝﹐也还写得自然﹐还能注意顿挫变化﹐如《和聂仪部明妃曲》:"天山雪后北风寒﹐抱得琵琶马上弹。曲罢不知青海月﹐徘徊犹作汉宫看。"意味隽永﹐静韵深长。沈德潜品评此诗说:"不着议论﹐而一切着议论者皆在其下。"着有《沧溟集》30卷。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宫词百首 其三十九

[唐代] 和凝

锦褥花明满殿铺,宫娥分坐学樗蒲。
欲教官马冲关过,咒愿纤纤早掷卢。

西堰

[清代] 徐枋

风景百年归胜地,淹留一向到花源。
桥连浦港蒹葭水,山入田原烟雨村。
亦有疏钟来翠霭,看孤月动黄昏。
此时身世双愁绝,且共渔樵尽酒尊。

次临封八景韵 其五 西山晴雪

[明代] 蒙尧佐

五岭地炎蚤解冰,西山积雪看消零。
几多柳眼悬珠泪,无数花纹点画屏。
瓦屋渐镕檐溜白,琼瑶才散山容青。
杜门正学袁生卧,泛艇谁来访草亭。

登西山秋余十日矣

[近现代] 萧劳

四时景不同,秋以肃为功。
风冷吹山瘦,霞残让叶红。
钟声寂寞后,雁影有无中。
重访前朝寺,凭高望远空。

虞山三凤赠陈原习

[明代] 毛伯温

三凤生非偶,苞文众所惊。
远从丹穴出,一向阿巢鸣。
日月回毛羽,云霄列弟兄。
虞山高嵽嵲,不朽太丘名。

送陈握卿秋闱

[清代] 薛邦扬

三凤联飞出海东,劈开云路直摩空。
纷披五采文章烂,横扫千军气势雄。
玉笋班名驰北阙,金花帖字捷南宫。
程途此去浑无限,买得轻帆扇好风。

贺吴上花表弟举子

[清代] 丁宝濂

是真天上玉麒麟,来与延陵作替人。
摩顶早知非俗器,试声当可并儒珍。
一枝丹桂经秋茁,五色明珠入掌新。
岳降有灵应未已,他年生甫更生申。

钓台

[明代] 何荆玉

附凤攀龙俱壮哉,羊裘甘着隐尘埃。
烟霞不放声名出,雨露谁将物色来。
九鼎欲教高士重,一丝须系客星回。
茫茫今古乾坤里,弗见云台见钓台。

忆旧 其三

[清代] 陈斌

安坐且勿行,良会不可轻。
促瑟弹余曲,种种陈故情。
谓余忖度之,勿为悲平生。
白石见水裔,北风见高城。
明月三五缺,又见三五盈。

寄呈岳阳诸友

[元代] 房皞

禀性太褊率,不受尘事触。
自小远市廛,僻居在岩谷。
人间嗜好心,舍书百不欲。
一饱更奚求,箪瓢随分足。
失脚堕世路,缠纠若徽纆。
人以官为荣,我以官为辱。
平生喜高洁,为官近卑俗。
平生喜旷达,为官窘边幅。
平生喜疏散,为官贵圆熟。
平生喜忠鲠,为官多谄曲。
浇漓当此时,古道那可复。
鹪鹩巢一木,偃鼠饮满腹。
谁能朱门中?区区丐粱肉。
折腰趋下风,不厌解印速。
青山唤我归,早晚谢羁束。
一尊石上酒,浩歌对松菊。

关于夏天的诗